15岁小女孩不远千里来兴平 写给霍去病将军的这封信,火了! (微视兴平公众号 映像槐里 )

红色篆刻

<h3>近日</h3></br><p data-pm-slice="0 0 []">广西一位15岁女孩不远千里</h3></br><h3>来到兴平茂陵博物馆霍去病墓前</h3></br><h3>献上她给霍去病将军写的一封长信</h3></br><h3>长信文采斐然 </h3></br><h3>写尽了少年崇拜</h3></br><h3>满满的家国情怀</h3></br><h3>让无数的网友心生感慨</h3></br><h3> <h3>长信全文如下:</h3></br><h3>骠骑将军麾下敬启:</h3></br><h3>展信舒颜。</h3></br><h3>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两千多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不知您在那边是否安好?可曾一览祖国的大好河山?</h3></br><h3>每逢翻阅史书,仿佛穿越千年,回到那战火纷飞,铁骑踏破长空的时代。耳边时常回荡着您的铮铮誓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然,匈奴未灭,无以家为。您18岁时,率800铁骑深入大漠,功贯全军,封冠军侯,如一颗划破大汉长空的流星,好似上天赐予汉武帝刘彻打击匈奴的礼物。银鞍白马,飒踏流星。两年后,您再次率军出击,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封骠骑将军,孩童时的纯真梦想成为了现实,您也成为了打击匈奴的一把利刃。后来,您出击匈奴左贤王,封狼居胥,登临瀚海,祭告天地,这是汉人的铁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踏在匈奴人的草原上,从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而封狼居胥,也成为了历代武将所追寻的最高荣誉。</h3></br><h3>君以弱冠之年率闪电之骑,踏碎阴山风雪,凿穿河西走廊,直如天兵骤降于瀚海黄沙之间。然天妒英才,将军年方廿四,功业正隆之际,竟溘然长逝,如同彗星划过,虽然短暂,却留下了秋千万代不可磨灭的浓墨重彩。</h3></br><h3>后生实属有幸,能将此信置于将军墓前。此信虽不能寄于泉下,然拳拳之意,溢于言表,惟愿将军英灵长存,护佑这曾以热血浇灌的锦绣山河,后生定当承将军之志,以青春之热血,护土开疆,为我泱泱华夏更添一抹光彩。</h3></br><h3>将军放心,如今家国无忧,天下太平,这盛世,如您所愿。</h3></br><h3>后世一学子</h3></br><h3>谨拜</h3></br><h3>2025年8月8日</h3></br><h3> 网友赞叹,这位作者只有15岁,才上初三,就有如此的家国情怀,文采和知识同样让人折服,这才是中国少年该有的模样。 <p data-pm-slice="0 0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前117年),西汉著名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他17岁从军,六次出击匈奴,驰骋万里疆场,收复河西走廊。</h3></br> 公元前117年,二十四岁的霍去病去世。汉武帝为其举行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景桓”,令他陪葬于茂陵,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兴平市,霍去病墓仿照祁连山的形状,墓前的“马踏匈奴“的石像,是西汉造型艺术的特有风格,象征着他为国家立下的不朽功勋。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 <p data-pm-slice="0 0 []">司马迁在《史记》中总结霍去病的功绩,“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历史学家陈梧桐则在《西汉军事史》中评价霍去病,是一名有勇有谋的战将,具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h3></br><p data-pm-slice="3 3 []">他留下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展现了他优先国事、不计个人私利的家国情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h3></br> 霍去病墓就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茂陵博物馆内,如果您也想感受大汉的雄风,英雄的气概,欢迎来兴平观光旅游!来源:府志君pr 丁可进化论 茂陵博物馆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JTTq2N_3K1oCjWRf9DjtN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