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大草原游(一)首站哈尔滨一日游,2025.7.20~7.21

武大姐姐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0日,开启了我们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行程。我们一行四人选择了从哈尔滨中转海拉尔,从海拉尔进入呼伦贝尔大草原景区畅游。</p> <p class="ql-block">乘飞机从贵阳出发,经停银川机场后再飞往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飞往哈尔滨途中遇上高空中的日落。好美的夕阳晚霞,映照着机下飘浮的朵朵白云,比起陆地上看到的日落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火红的夕阳进入云层间,云朵披上耀眼的金边,好似穿上镶有金边的衣服。</p> <p class="ql-block">日落后的高空飘浮着朵朵白云,感受飞翔在空中的惬意,好爽!</p> <p class="ql-block">经过六小时飞行到达哈尔滨机场。</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司机兼导游来机场接到我们,驱车约40公里送我们来到下榻的希尔顿惠庭酒店。</p><p class="ql-block">车拍哈尔滨夜景</p> <p class="ql-block">来到哈尔滨希尔顿惠庭酒店,收到了携程旅行社送给我们的鲜花,祝我们此次行程顺利平安愉快。</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大堂同行好友们合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酒店,步行来到距我们住地不远的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观赏夜景。</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教堂,坐落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索菲亚广场。这座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始建于1907年,历史悠久。 </p><p class="ql-block">教堂最初是为沙俄东西伯利亚第四步兵师修建中东铁路时所建的一座随军教堂。1911年,教堂的木墙外部加了一层砖墙,形成了独特的砖木结构。</p><p class="ql-block">1923年9月27日,圣索菲亚教堂开始了第二次重建,历时9年,终于在1932年11月25日落成。这次重建使其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教堂由俄国建筑师科亚西科夫设计,外观富丽堂皇,典雅超俗,宏伟壮观。其建筑平面呈希腊十字方式布置,既受拜占庭建筑风格影响,主穹顶钟楼又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造型。</p><p class="ql-block">1996年,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教堂内部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使用,向公众展示着这座历史悠久的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透笼街88号,占地721平方米是哈尔滨市著名的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教堂属拜占庭式建筑风格,是哈尔滨近代欧式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建筑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2007年,圣·索菲亚教堂景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16年,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自拍一张纪念</p> <p class="ql-block">夜色中的圣索菲亚教堂。</p> <p class="ql-block">不同角度的圣索非亚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有很多夜间来公主旅拍的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夜景</p> <p class="ql-block">7月21日上午,开始我们行程的第二日游。今天哈尔滨一日游,先去太阳岛公园,然后去圣索菲亚教堂,再去中央大街、防洪胜利纪念塔、斯大林公园和松花江边等。</p> <p class="ql-block">昨晚入住的希尔顿惠庭酒店。</p> <p class="ql-block">车览哈尔滨街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街景</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车览松花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进入太阳岛景区。</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市太阳岛景区,又称哈尔滨市太阳岛公园。是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境内的旅游景区。太阳岛风景区总面积88平方千米,其中风景名胜区规划面积38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平方千米。太阳岛文化风情景区即传统意义上的太阳岛,包括太阳岛东、中、西三区,总面积7.05平方千米。</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太阳岛公园。</p> <p class="ql-block">初步了解哈尔滨的太阳岛,是源于1981年由演员郑绪岚为纪录片《哈尔滨的夏天》演唱的《太阳岛上》这一主题歌而知晓。当时《太阳岛上》在全国流唱广泛。这是一首以哈尔滨太阳岛为背景的抒情歌曲,通过描绘夏日岛上的自然风光和青年人的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劳动创造幸福的价值认同。 ‌</p><p class="ql-block">我曾在1986年陪同母亲回老家齐齐哈尔探亲,返回时路过哈尔滨,那一年因为洪水淹了太阳岛而未能登岛,只去了防洪纪念塔拍照,留下珍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太阳岛公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畔</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风景</p> <p class="ql-block">太阳岛坐龙广场</p> <p class="ql-block">太阳岛坐龙广场</p> <p class="ql-block">好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坐龙广场</p> <p class="ql-block">小吃街观赏栖凤台</p> <p class="ql-block">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栖凤台</p> <p class="ql-block">太阳岛石碑前好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遇见哈尔滨</p> <p class="ql-block">位于太阳岛公园内的百年小镇--俄罗斯风情小镇。</p> <p class="ql-block">这幢小楼是缆车码头,过江的游客可以从这乘坐缆车到对面的松花江边,在空中欣赏松花江风景。</p> <p class="ql-block">松花江边远处的中俄铁路大桥。</p> <p class="ql-block">回到太阳岛公园的大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太阳岛公园后来到地铁口,准备去哈尔滨最红的打卡地,哈尔滨极地公园匠心雕琢的蓝色梦幻之城。这是我们在车上才从视频号里发现的,一定要去看看。</p><p class="ql-block">哈尔滨极地公园的“蓝色梦幻之城”是2025年5月新开放的特色景观,以1:1比例复刻摩洛哥舍夫沙万小镇的梦幻蓝调风格,成为哈尔滨市新晋网红打卡地。 ‌</p> <p class="ql-block">来到哈尔滨蓝色梦幻广场。位于地铁出口的极地公园一隅,可以看到中国的"舍夫沙万"。</p><p class="ql-block">哈尔滨极地公园近期推出的‌摩洛哥蓝色小镇‌(舍夫沙万主题)已成为热门打卡地,吸引了大量游客和网红打卡。该区域以1:1比例复刻了摩洛哥经典建筑风格,包括深浅渐变的蓝色墙面、手绘壁画、彩色陶罐等元素,营造出浓郁的地中海风情。 ‌‌</p><p class="ql-block">沉浸式体验‌:游客可漫步狭窄阶梯、拱门回廊,感受北非小镇的浪漫氛围,随手拍摄即可获得大片效果。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界蓝色梦幻之城‌指摩洛哥西北部的山城舍夫沙万,其以全城蓝色建筑景观闻名,被誉为“蓝珍珠”或“蓝色钻石”。</p><p class="ql-block">舍夫沙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2010年),并获评“全球十大最美城市”之一(2019年)。‌‌</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的蓝色梦幻小城。</p> <p class="ql-block">打卡纪念</p> <p class="ql-block">离开蓝色梦幻小城后,来到小锅烀饼东北菜饭店,品尝一下具有东北风味的特色菜。</p> <p class="ql-block">锅出溜</p> <p class="ql-block">东北大拉皮</p> <p class="ql-block">锅包肉(我们叫酥肉)。</p> <p class="ql-block">粘豆包</p> <p class="ql-block">筋头巴脑牛肚铁锅炖</p> <p class="ql-block">品尝完东北菜后,继续我们的哈尔滨之旅。</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白天的圣索菲亚教堂。教堂未开放对内参观,只能在教室外广场上拍几张照片留个纪念。</p> <p class="ql-block">合影</p> <p class="ql-block">教堂广场外观</p> <p class="ql-block">百年马迭尔冰棍店</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冰棍亦是哈尔滨的一大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马迭尔冰棍‌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中华老字号冷饮品牌,创立于1906年,以“甜而不腻,冰中带香”为特色,是中国最早的冰棍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自然也品尝了这名气颇大的冰棍。</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圣索菲亚教堂后,来到了人头攒动的著名的哈尔滨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1898年,全长1450米,作为亚洲最长、中国最早的步行街之一,凭借其独特的欧式建筑群和百年文化积淀,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与第三批“全国示范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其全长1450米,宽21.34米,人行道面积12741平方米,总面积1854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始建于1898年,旧称“中国大街”,主要为外国人经营商店的街道。</p><p class="ql-block">在1925年中国政府收回哈尔滨的市政政权后,中国大街于1928年改称中央大街,又于1968年改为防修大街,之后于1973年改回中央大街。</p><p class="ql-block">1986年,中央大街被确定为保护街路。</p><p class="ql-block">1996年8月,政府开始改造整治中央大街,并于1997年6月将其改造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6年,中央大街被评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p><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p><p class="ql-block">主要景点有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防洪纪念塔,南至经纬街,建有欧式及仿欧式建筑71栋,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中主义以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市级保护建筑13栋。主要景点有防洪胜利纪念塔、马迭尔宾馆等。</p> <p class="ql-block">此外,中央大街还拥有西餐节、老街音乐汇等旅游文化活动。多个影片也曾在此地进行过拍摄、取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面包石‌是1924年铺设的花岗岩路面石材,因形似俄式面包得名,每块石材长约20厘米、宽10厘米、厚18-20厘米,采用产自中国哈尔滨市阿城区的花岗岩精制而成,现存87万余块构成中央大街独特的步行路面。‌‌</p> <p class="ql-block">街道由87万块花岗岩“面包石”铺就,独特构造历经百年仍光洁如新,漫步其间可感受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氛围。‌‌</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中央商城</p> <p class="ql-block">俄国工程师科姆特拉·肖克在1924年设计铺设,其灵感源于俄式方面包的形状,通过将长方体花岗岩顶部打磨成圆弧形,既解决传统方石易积水的缺陷,又形成独特的视觉符号。‌‌</p><p class="ql-block">‌石材选自阿城区的花岗岩,质地坚硬且耐磨损,单块石材造价相当于当时普通市民一个月生活费(1块哈大洋),整条街道铺设耗资约870万哈大洋。‌‌</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央商城门前一组套娃。</p><p class="ql-block">拍照纪念</p> <p class="ql-block">"我在哈尔滨这旮瘩贼想你"。</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西餐厅</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马迭尔由俄籍犹太人约瑟·开斯普于1906年创建,最初为远东最豪华的涉外宾馆,后衍生出著名的马迭尔冰棍,成为哈尔滨百年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宾馆</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宾馆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p> <p class="ql-block">秋林.里道斯</p> <p class="ql-block">秋林里道斯门前大街中央铜马车雕塑。</p> <p class="ql-block">马迭尔附属剧场旧址</p> <p class="ql-block">已有百年历史的万国洋行(1922)。</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万国洋行是这条百年老街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万国洋行旧址位于中央大街132号,建于1922年,采用凹进式院落设计,底层设落地窗,屋顶为法式方座穹顶,外墙线条简洁流畅,属于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p><p class="ql-block">‌最初作为综合性商场,汇集了洋货店、饭馆、照相器材店等,因商户来自多国得名“万国洋行”,曾是中央大街引领时尚潮流的商业地标‌。</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秋林里道斯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始建于1900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以传承俄式风味的肉灌制品为核心业务,主导产品“秋林里道斯”红肠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中国驰名商标”等资质。</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中央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中央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中央大街上</p> <p class="ql-block">中央大街街景</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街20号附近,是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57年特大洪水”于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讨论它由前苏联设计师巴吉斯·兹耶列夫和哈工大第二代建筑师李光耀共同设计,塔址由时任哈尔滨市市长吕其恩确定。</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2日,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p> <p class="ql-block">走通中央大街,来到松花江边,一眼就见到哈尔滨防洪胜利纪念塔耸立在江边。</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哈尔滨市人民战胜1957年的特大 洪水,于1958年建成的。纪念塔由立体塔身和附属的回廊组成 。塔高22.5米,塔基用块石砌成,意味着堤防牢固、坚不可摧 ,塔基前的喷泉,象征勇敢智慧的哈尔滨市民,正把惊涛骇浪的江水,驯服成细水长流,兴利除患,造福人民。塔下阶表示海拔标高119.72米,标志1932年洪水淹没哈尔滨时的最高水位;上阶表示海拔标高120.30米,标志1957年全市人民战胜大洪水时的最高水位。塔身中部浮雕雕刻着防洪筑堤大军,从宣誓上堤 、运土打夯、抢险斗争到胜利庆功等场面,集中描述了人们在防洪斗争中所表现的英雄气概。罗马式回廊高7米,由20根擎天柱 连成弧形相衬托。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1998年还有一次特大洪水,超过1957年的洪水高度。在塔身上留有几次特大洪水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纪念塔在周围布局上,以塔后身为中心设有20根科林式圆柱,顶端用一条宽带将圆柱两端的画壁连结在一起,组成一个35米长的半圆形罗马式回廊。塔基的上下两层水池,分别标志着1957年和1932年两次特大洪水的水位。而在水池之上的塔基上,一根金黄的金属线,标示着“98年特大洪水”在8月22日出现的历史最高水位。</p> <p class="ql-block">塔顶是工农兵和知识分子组成的圆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绘了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生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1986年(39年前)陪老母亲探亲时在防洪胜利纪念塔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公园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花江南岸,是一座全长1750米的带状开放式公园,以防洪纪念塔为中心,融合俄罗斯古典建筑风格和艺术雕塑,四季皆宜游览,是哈尔滨标志性的休闲地标。‌它以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洪水的历史精神为核心,兼具自然风光与文化底蕴,提供免费全天候开放服务。‌</p> <p class="ql-block">防洪纪念塔旁边是斯大林公园。</p><p class="ql-block">打卡纪念。</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公园地处哈尔滨市道里区斯大林街,东起松花江铁路大桥,西至九站公园,与太阳岛风景区隔江相望,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公园始建于1953年,原名“江畔公园”,后更名为斯大林公园以纪念哈尔滨人民战胜1957年特大洪水的英勇精神。其前身是铁路专用线和航运码头,改造后成为城市公共空间,承载了哈尔滨的历史记忆与现代休闲功能。‌‌</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公园旁的中俄(中东)铁路大桥。</p> <p class="ql-block">这座桥有多个名字——哈尔滨中东铁路桥、松花江滨洲铁路桥,或是更亲切的“老江桥”。它是横跨松花江的第一座铁路桥梁,也是哈尔滨百年变迁的见证者。19世纪末,沙俄以《中俄密约》为借口,于1897年启动中东铁路修建,作为关键工程的松花江大桥,于1900年5月17日动工。大桥全长1027.2米,共19孔、20个墩台,铺设的是当时世界最新型的钢轨,每米重达32公斤。1901年10月2日,大桥正式通车。</p> <p class="ql-block">这条铁路桥的命运,始终与家国兴衰紧密相连:初期由沙俄控制,1905年日俄战争后落入日本之手,1945年抗战胜利后转为中苏共管,直至1952年才真正回归中国怀抱。</p> <p class="ql-block">作为中国第一座与国际接轨的铁路桥,它的修建本是沙俄殖民扩张的产物,却在客观上推动了哈尔滨的城市化进程,让这座城市有了“东方莫斯科”的别称。</p> <p class="ql-block">2016年,老江桥停止铁路运营,随后被改造为中东铁路博物馆观光步行桥,以全新的姿态延续着生命。</p> <p class="ql-block">江边码头</p> <p class="ql-block">三少年雕像</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斯大林公园路上。</p> <p class="ql-block">离开了斯大林公园,结束了这一天的哈尔滨之游,司机师傅送我们来到哈尔滨火车站,我们晚上将乘绿皮火车到海拉尔,正式拉开呼伦贝尔大草原游览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哈尔滨火车站周边街景。</p> <p class="ql-block">此篇完成于2025年8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