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下午,在上海博物馆三楼参观了“古犀珍献:上海博物馆藏明清犀角器”展。虽然是处暑后的高温天气,可来自各地的观众还是不少,在这里欣赏着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 展览从馆藏中精心遴选百余件犀角器珍品,并辅以青铜器、瓷器、玉器、竹木器、漆器等与犀角雕刻艺术相关的文物,通过“天成不雕”、“古风流韵”、“花容叶态”、“荷姿造影”、“奇木幽石”、“登山临水”、“仙凡同趣”、“规形矩度”、“簪珍饰宝”、“文房清趣”、“犀杯传风”等11个主题,从天然之美到雕琢之巧,从古代传说中的神异色彩到明清时期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为观众多角度地呈现了明清犀角器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p> <p class="ql-block"> “南方之义”、“犀出九德”,犀角质地温润细腻,色泽沉净,纹理独特,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珍稀用材。</p> <p class="ql-block"> 中国的犀角雕刻至晚于汉代已经成熟,历经唐宋的发展,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p> <p class="ql-block"> 犀角雕刻艺术借鉴和融合了金、玉、漆、竹、木、牙雕的样式或技艺,其造型多样,装饰题材和纹饰样式丰富,彰显了中华手工艺传统所具有的物尽其用、材尽其美、工尽其巧等价值追求,传递着古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旨趣。</p> <p class="ql-block"> 展览期待通过展示与介绍这一无比珍贵而又鲜为人知古代工艺门类,让观众领略传统雅致的雕刻的独特魅力,更为今天的工艺美术实践提供富有借鉴意义的艺术参考和文脉滋养。</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7日</p><p class="ql-block">(啊部分文字源自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