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张同辉总编

YPT

<h3>2025年7月27日,当我在《作家地带》微信群里看到张同辉总编因病骤然离世的消息时,心中十分震惊与悲痛。就在前一晚,他还在群里与大家交流,满怀热情与活力;而此刻,他已悄然离开了我们。待我平复心情后,第一反应便是问群里是否有人组织送花圈,希望能表达我的一份哀思。<br><br>与同辉总编的点点滴滴依然清晰鲜活。80年代中期我出国后,多年来忙于工作与生活,对国内兴起的网络文学平台与地方杂志知之甚少。直到2021年11月下旬,我在朋友圈读到一篇散文《父亲》,被深深打动。文章下方附有《作家地带》第五届“青春记忆”征文大赛的启事,这才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平台。<br><br>11月28日傍晚,我突发冲动,决定参赛。然而此时离截稿只剩两天了。我花了三个多小时写出《我的初恋》初稿,请家乡的发小燕子(已退休的晚报主编)先行看看,她的肯定增加了我的信心。随后,加拿大的朋友 Iris 又热心帮我校对润色。等我将稿件发给同辉总编时,已是29日凌晨两点多,而国内已是下午。没过半小时,便收到总编回复:“发作者简介吧!” 短短几字的回复,让我心头一热。<br><br>在笔名选择上,我原拟用“一平一”,总编建议:“起个更有艺术感的名字吧。”我随口答道:“白兰花。”——那是我最喜爱的花。他爽快回复:“好!”不久,我收到总编的推送链接,《我的初恋》不仅及时刊发,还登上了当天平台头条。那一夜,我彻夜未眠,心中满是完成与被认可的喜悦,同时也十分佩服总编的热情与高效。<br><br>接下来的一周,对我来说是煎熬的。要在短短几天内追赶先前已发布文章的点击量,并非易事。我硬着头皮逐一将链接发给亲朋好友,请他们阅读; 如有被打动,请点赞与留言。过程中我多次想放弃,因不善于为自己张罗。每当这时,总编总是鼓励我,并拉我进平台群,帮助我与其他作者互动,互相支持。他每日的辛勤付出、透明公正的赛事更新、对新人的关心扶持,令人印象深刻。<br><br>当得知自己在七百多篇投稿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时,我难掩喜悦。对我这个初次参赛的新人而言,这份荣誉离不开《作家地带》平台,更离不开同辉总编的热情扶植。他为许多像我一样的“写作爱好新人”提供了一块文字耕耘的沃土。<br><br>获奖后,我的写作热情被点燃。2021至2022年间,我陆续在平台发表了七篇散文随笔:《我与作家地带》《圣诞礼物》《疫情期间回国探母记》以及另一参赛作品《故乡的年味》等,其中《故乡的年味》再次荣获三等奖。在投稿过程中,总编回复很及时,哪怕一个词、一处标点,他都细致入微,严格把关,让我受益匪浅。他的热情、坦诚与不倦,令人感动。<br>因二次获奖,我成为了《作家地带》的签约作家。那时我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自己在海外学习、工作、生活的故事写出来,分享我走过困境、战胜低谷的经历,或许能给他人一些参考与力量。我曾向总编请教,他建议我以第三人称小说连载的形式逐章发表。然而,如今总编他已远行,我这个心愿是否还要继续?我徘徊着。<br><br>有时候我在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正如有人所说:如果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了别人,这就是意义所在。从这一点而言,同辉总编完全可以自豪地说:“这个世界我来过。”他用自己的光与热,让《作家地带》这个平台上的众多文友们闪耀出了属于各自的人生光彩。<br><br>张同辉总编,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