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万物

Syh

<p class="ql-block">处暑过后,标志着漫长的酷暑渐渐远去,时令将进入凉爽的季节。这时的早晚温差明显,夜间凉快惬意。</p><p class="ql-block">今年这个夏季气候异常干噪,接连几个月没有像样的降水,40℃高温天气持续刷新。一清早起来走出户外,拥抱太阳,就是30℃的闷热天气。大地经过一整天的灼烤,当夕阳余晖洒满人间时,高烧依然难退的气温依然是38、9℃,陪伴人们去宵夜。枯燥炽热的户外生活,随着难得的阵阵悦耳动听的蝉鸣声,仿佛是给这漫长难熬的盛夏,凭添了些许悠闲和清新的氛围。</p><p class="ql-block">我小时候能记事起,也就是很早很早以前,在老家山区农村一到夏天,不论是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家乡的村院路边,田间地头,山坡小溪,大大小小茂密的树上,会有规律定时响起不绝于耳的蝉叫声。尤其是每天邻近晚上的时候,此起彼伏悠长的叫唤声,真是震耳欲聋,那才真叫个震撼呢,在延绵的山谷间回荡,传向远方……。</p><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几十年之后的老家,“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流逝的是光阴,变迁的是年轮,至今不变的是家乡依然山清水秀,不变的是父老乡亲,代代传承的乡风乡情,是他们勤劳朴实的生活风貌。家乡一直不变的是夏季里,捕天盖地的蝉鸣声依然在耳畔。每到夏季,远离喧嚣的城市地域,在这天然氧吧的世外桃源里生活,真是一种超级享遇,这里整个夏天特别凉快,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天天鸟语花香伴身边,蝉鸣传幽谷。</p><p class="ql-block">而现在,也就是八O年代之后的如今,大发展大变化的城郊,林立的高楼大厦,替代了过去简单的民房,成片宏伟的厂区和漂亮的城市广场,替代了曾经的乡村乡院。回首四十多载苍桑岁月,连三四线城市亦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大变化。除了数不胜数的高层社区和配套设施,城市的骨架一再向四周辐射扩张,纷纷盖起了环城路,人们共同迈向安居乐业的小康生活。</p><p class="ql-block">然而,时代大发展,工业化进程,必然会出现诸如气候之类的问题,全球变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受地里环境的影响,这些年来在平原和城郊地域,在整个夏天里,过去那种悠长且连绵不断的蝉鸣声,现在已经很少能听到了。忙碌的人们,偶尔也许会听到一小会蝉鸣,仿佛也只是短暂微弱的鸣叫,更好像是一种无奈的呻吟,或许更像无助的哀嚎声一样,苍白而无力。早没有了过去那种,欢呼雀跃无拘无束,扯着嗓子发出宏亮,无休无止的鸣叫声,是那么的悦耳动听呢。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地球村里生活着,一个小小的昆虫,在万物共存的大千世界里,如今的生存却受到了威胁,甚至是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面临绝迹的窘境,现在细想起来还蛮有点伤感和惋惜的。这不是杞人忧天,不是错觉,而是看得见的现实。</p><p class="ql-block">每一个佛晓,是黎明的曙光,划破长寂的夜空,在祖国辽阔的东海上露出的鱼肚白,那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在祖国最西边的新疆喀什,太阳升起的时间则是4小时之后,这就是祖国地理东西跨度大的原因。当北京人吃过早点,已经行走在上班的路途中,新疆人依然还沉浸在夜间香甜的睡梦里。</p><p class="ql-block">三山六水一分田的地球表面,就是说把地球分10份,3份为不可利用的高山,6份为海洋水流,只有一份是可耕种的田地。漂浮在茫茫太空里的地球,每一天太阳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围绕它的地轴,倾角自西向东自转,而出现的自然现象。自转一圈是24个小时,地球自转时始终会有一面背对着太阳,这些地方则是黑夜。自转一个周期24小时完成之后,继续自转黑夜的地方慢慢开始一点点面对着太阳了,这就是我们认为的太阳升起,就这样周而复始不停的自转着,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和无限的循环交替着。</p><p class="ql-block">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好像我们人类自己在不停的运动着,而地球始终一直停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这就是我们的错觉而已。就好像每天早上太阳升起一样,其实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转动,慢慢一点一点面向了太阳而已。慢慢的自转,才有了不同地方面向太阳的时间相互不一样。当新疆喀什太阳落山时,北京已是处在子夜的12点钟了。</p><p class="ql-block">地球不但24小时自转一周,还绕着太阳在不停的公转着。赤道是地球表面最大的纬线圈,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最南点是南极,最北点是北极。地球自西向东倾角绕行太阳公转的轨迹,使得南北半球接受太阳日照时间长短不一,各不相同,赤道日照充足,非洲多地常年接收太阳强辐射,被称作“热带大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5天,南极和北极每年只升落一次太阳,是因为在南极点上,太阳升起离地平线不高的地方,绕南极一圈一圈的转,半年不落,就是极地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在北极圈面向太阳时,同样的运转轨迹和原理,北极同样是半年白天,半年黑夜。地球公转一圈的一年时间里,南北两半球各地面向太阳的时间不同,才出现了一年的四季之分和不同的气候带。夏天日照时问长,冬天日照时间短,春分和秋分相对昼夜基本相同。</p><p class="ql-block">早在远古的时代,我国勤劳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根据月亮绕着地球运转,这一不变的自然规律,总结创立了农历记时,依据时空转换气候变化,开展农业农事活动。月亮自转和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相同,都是27天7小时43分11秒,自转与公转同步运行,同一个周期同样的时间,使得月亮始终一个面一直面朝地球,另一面几乎一直背对着地球。月球不发光,它的光亮是反射太阳的光,在与地球和太阳的运转过程中,一个周期的农历月末,月球背离太阳的一面,而无法反射到太阳光,我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亮。农历新月开始二天后,太阳落山不久,西边会出现月牙,慢慢的到了农历十五,西边落山的太阳,和东边高空的月球,遥遥相望,反射的太阳光使得月亮光芒万丈,照亮了我们所处的整个半个地球。</p><p class="ql-block">地球,太阳,月球,傲游外太空的这“三剑客”,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缺一不可。白天,太阳升起,都是希望,万物得以成长,生命得以延续。晚上,太阳去了地球另一端去值班,阳光雨露滋养着另外半个地球的万物生活。这个时候,月球反射太阳光芒,照亮黑夜。</p><p class="ql-block">浩瀚无垠的宇宙,奥妙无穷,深不可测。自古以来,在人类智慧的不懈努力追求下,它那充满科幻而神秘的面纱,慢慢一层层被揭开,一切的未解之谜,终将完全得到科学解答。</p><p class="ql-block">地球表面,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由岩石、土壤、水和大气组成的。拥有六分海洋水流,使其呈现成一个蓝色的气球,一天24小时带我们漂游在太空。根据万有定律,占据地球6分的水面积,紧紧贴着地球表面运动,它们相互贴的越紧,之间的吸引力就越大,地球分秒不停自转,而不至于把地球上的水甩向太空中。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大气和水是生命的源泉,也许它是人类唯一可生活可居住的地方,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善待地球,善待大自然,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p><p class="ql-block">地球上存在的万物,不论是人类,还是飞禽走兽,不论是微小的昆虫,还是自然界的生物和植物类。一切生命的自然生存,都是有他自己出现的原理,都是被赋予了存在的权利,没有理由去有意剥夺他的生存权。世界的文明与进步,时代的变革与发展,人间一切的糟粕和逆潮流而动的伪劣,甚至是腐蚀邪恶的东西,在滚滚向前的世纪洪流里,终将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殆尽。</p><p class="ql-block">慈悲为怀看世界,恻隐之心观万物。一个小小的萤火虫,也有他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独自一人行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里,当你看到了萤火虫那微微的光亮,也许会让你减少了莫须有的恐惧感,也许会使你不至于迷失方向或走错路。</p><p class="ql-block">我觉得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应该是这样子的,就要像一根点燃了的蜡烛,一路走来,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这个世界很美好,万物皆有灵性,人和自然界的一切生灵和谐共处,和和美美,其乐融融,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类自己,早年曾经的承诺和初心呢?</p><p class="ql-block">尊重生命,敬畏万物,善待自己,善待他人。不论昨天为蓝天,还是多云天气,希望你我大家都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情永远都是晴天。</p><p class="ql-block">记得立秋的第二天,刚好是农历润六月十五。是夜,搬来小凳去户外乘凉,仰望晴朗的夜空,繁星点点,匀称布满了遥远而无垠的黑色天慕中。在这黑白分明的天体里,一闪一闪亮晶晶的群星,簇拥着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又好像是无其代数璀璨的宝石,镶嵌在了明月的周围,耀眼夺目,映射出了浩瀚夜空的神秘和浪漫。这繁星点点,又好像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充满了天真和好奇,眨着自己明亮的大眼睛,围坐在月亮身边,聆听着“嫦娥奔月”的经典童话故事。孩子们听着听着,时不时的开心笑了起来,这稚嫩的笑声响彻云霄,感动着彼此,感动着讲故事的月亮,感动着夜慕下乘凉的人。</p><p class="ql-block">是啊,美丽的地球家园,繁华的世界,一个平凡的人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茫茫人海中独一无二的。在这静谧的夜晚,月光甚好,微风不燥,独自一人户外乘凉。间或,席地而坐,点亮心灯,仰望美丽的夜空,欣赏众星捧月的浪漫夜景,细心去找寻属于自己心中的那颗星星……!</p><p class="ql-block">就在这时房子外面的四周,忽然传来了阵阵蛐蛐叫声,清脆而宏亮。炎炎夏日里,骄阳似火,蛐蛐会选择在田间地头活动。立秋后的夜晚,温度低了好多,蛐蛐才会借住到屋檐下,继续夜间的活动。这就是小小昆虫自知热冷,低温的夜晚,向暖和点的室内住所靠拢。尊重现实,敬畏天地,敬畏万物,和谐共生,难道不是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6夜写于家里,3732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