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0日早上,我们从独山子出发,前往156公里外的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去祭拜在那里筑路牺牲的168名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道G217线的独库公路北端,又称天山公路。它蜿蜒于天山山脉中部,是中国唯一一条纵贯天山南北的高原公路,平均海拔2000——3400米,起点北疆独山子,终点南疆库车市,全长561公里。跨越四大气候带,造就了“一日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奇观,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库公路是一条穿行于深山、峡谷、戈壁、草原、雪山的特殊公路。它翻越了四座冰大坂,跨越了五条河流,穿越了三条高山隧道,飞越了100多公里的悬崖峭壁,被称为中国公路建筑史上多个“之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修独库公路前,巍巍天山,如一道屏障横亘于南北疆之间,人们从北疆到南疆,必须东绕乌鲁木齐或者西拐伊犁河谷,100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4天以上才能到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库公路解放后被提上日程,1964年批准,1974年动工,1984年验收,2014年全线贯通,历时40年,牺牲168名,平均每3公里就牺牲一名军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库公路是中国公路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数十万人民解放军冒着严寒,顶着风雪,用着最原始的工具,手挖肩抗,历时十年,耗费了美好的青春,2000人致残,168人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在天山之巅修通了这条千里之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缓缓走近20米高,灰白色大理石砌成的纪念碑,碑体显得巍峨庄严,高耸入云。纪念碑正面刻着(由时任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题写)“为独库公路工程献出生命的同志永垂不朽!”鲜红大字,背面基座上镌刻着168名烈士的姓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碑后面的烈士陵园,依山势而建,在一片静寂的碑林里,牺牲的革命烈士们,长眠于苍松翠柏之中。他们背靠巍巍青山,面临清清溪谷,使整个陵园显得庄严肃穆起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乔尔玛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陵园入口处的左边。纪念馆是一栋简朴的平房,大厅正面,是一群筑路官兵的雕塑,背后墙壁上,金色的五角星和“乔尔玛烈士纪念馆”的大字,散发着金色的光芒,熠熠生辉,地上是人们敬献的花圈花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纪念馆,迎面鲜红的墙壁上,寥寥数语,简要概括了修建独库公路的主要情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要把天山搞活。”的指示后,1974年8月,人民解放军投入13000人,在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总长562.75公里,正式开工,1983年竣工。历时十年,将南北疆行程缩短近600公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库公路是一条英雄的路,是一条用手指一寸一寸抠出来的路,是一条用双脚踩踏出来的路,是一条用青春和汗水浇铸出来的路,是一条用热血和生命铺就的路,它像一条彩带贯穿于天山南北,真正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这条英雄的路上,最悲壮的一幕,是在海拔3453米的终年积雪的玉希莫勒盖冰大坂上,同一个地方前后牺牲了22名战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筑路模范陈小平和战友在二号隧道中,顶着严寒和疾病抢先修路,遇到多次塌房,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把棉袄棉裤脱下来,堵住暗泉,累得靠在支撑木去世时,手里还拿着啃了一半的冷馒头。这是由于长期奋战在工地上,积劳成疾,被医生确诊为晚期胃癌,烈士硬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祖国边疆的伟大事业中。</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还有被中央纪委授予“雷锋式好干部”称号的姚虎成革命烈士,还有……。无数的他们,铁骨铮铮筑路,英魂耸立天地间。绝壁爆破,飞线排险,隧道攻坚,抗击雪崩,演绎了一曲英雄的赞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牺牲的168名革命烈士中,有在隧道施工时塌房牺牲的,有爆破作业时被滚下来的飞石砸中牺牲的,有被旋风卷下绝壁而牺牲的,有施工时发生雪崩而牺牲的,有汽车压断便桥而牺牲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牺牲的这168名革命烈士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才16岁,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成连接天山南北的英雄之路,向祖国的边疆事业交上了满分答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内悬挂着玻璃水晶条幅,上面镌刻着“军魂铸丰碑,碧血洒天山。英明将永存,历史永铭记。”、”为党忠赤诚,敢做铺路石,英雄天山路,忠烈赤胆心。”高度赞扬了筑路英雄的光辉业绩和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纪念馆内的大部分展品来自筑路老兵的捐囎包括军装,测绘工具等实物及历史照片500余件。内容包括筑路历程、自然风光、互动体验等几个部分,这些无声的丰碑,让人们忍不住热泪盈眶,静立默哀,现场一片静寂肃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光远去,抚今追昔,巍巍天山埋忠骨,英雄豪气贯长虹。他们的丰功伟绩和光辉形象必定长存在新疆各民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献身边疆、勇克艰险、舍生忘死、建工立业”的天山筑路精神也将永远值得我们去讴歌,去弘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出乔尔玛革命烈士陵园,望着眼前青山巍峨,松柏静立,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讲话在我脑海中回响:“理想之光不灭,信仰之光不灭,我们一定要铭记烈士们的遗愿,永远不要忘记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