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摄影/编辑:朱祝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灰白色的石墙上,镌刻着无数罹难者的姓名;昏暗的灯光下,幸存者的证言在寂静中回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每一张黑白照片、每一段沉痛的文字、每一尊凝固历史悲怆的雕塑,都在诉说着人类文明史上的至暗时刻。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以影像为媒,让历史真相在此刻清晰定格。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镜头掠过“万人坑”遗址的森森白骨,划过“和平大钟”上铭刻的祈愿,最终聚焦于一尊怀抱孩童的母亲雕塑。她仰首望向天空,破碎的身躯与坚定的眼神交织成对生命的呐喊——这呐喊穿越时空,与《国际歌》的旋律共振。当“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歌声在纪念馆的历史回廊中响起,我们听见的不仅是无产阶级的觉醒,更是全人类对和平与尊严的共同渴望。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献祭的烛光与和平的橄榄枝在这里交织。那些被战争撕裂的伤口,被暴行摧折的生命,终将在铭记中化为警世的箴言:唯有正视历史之痛,才能让文明的星火不灭;唯有以团结对抗分裂,以对话消弭仇恨,方能筑就超越国界与种族的和平之梦。愿这组影像化作永恒的誓言——以史为鉴,照亮未来,让正义的歌声永远回荡在人类共同的天空之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