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渐浓,天高云阔,正是积蓄力量的时节;师者之美,不仅在于传道授业,更在于不断钻研、持续成长。为深入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精神,构建更具活力与实效的课堂新样态,全面提升教师教研能力与教学水平,2025年8月27日,府学街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开展“赋能教师 激活课堂——府学街小学项目式学习(PBL)实操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教导处张彩艳主任主持,旨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项目式学习理念,探索其在小学课程中的有效设计与实施路径。</p> 思想引领,理念先行 <p class="ql-block"> 教导处张晓倩主任以“什么是国家课程项目式学习”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项目选题的核心逻辑,强调项目设计应以核心知识结构化为核心,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最终都要回归到关键知识点的整合与深化。她结合语文、数学等多个学科的典型案例,系统讲解了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思路与实施策略。她指出,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府学街小学的教师应具备对PBL的基本认知,并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体悟与探索。培训伊始,老师们往往带着具体疑问而来,如“PBL如何适配不同学科?”“复杂项目如何拆解为学生可操作的任务?”通过今天的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能帮助大家实现从“0到1”的认知突破与实践入门。她说培训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让老师们“没有问题”,而在于激发他们产生更多深层次的思考。这些“新问号”,正是教师从“被动接收”走向“主动探索”的起点,也是项目式教学从“模仿套用”迈向“创新优化”的关键,为后续驱动性问题的设计与项目实施指明了方向。</p> 案例分析,深化理解 <p class="ql-block"> 语文组武军敏老师以“项目式学习”为主题,分享了一个紧扣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单元的实践案例。该案例以“向全校师生发起保护自然环境的倡议”为项目名称,结合汾阳本地生态问题,从项目概述、设计依据、核心知识、情境创设、驱动性问题、目标设定、项目内容及实践反思八个维度展开详尽阐述。项目紧扣课标与教材要求,将核心知识划分为概念性与程序性两类,创设“自然环境保护倡议者”的真实情境,围绕“如何带动师生投身家乡环保”这一驱动性问题,设定明确的知识与素养目标。通过四个阶段、六个任务(包括实地调研、倡议书学习与撰写、汇报评选、发布推广)及八个课时的系统推进,最终产出并推广了具有可行性的《自然环境保护倡议书》。武老师指出,项目式学习应扎根于国家课程,注重学习支架的搭建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与方法。</p> <p class="ql-block"> 英语组王海霞老师则围绕英语学科项目式学习的设计策略与实践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她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明确项目式学习应以项目为核心,引导学生“做真事、真做事”,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二是系统讲解项目式学习的六大实施步骤,从主题与目标的确立,到学生反思与教师总结,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三是结合小学PEP六年级上册“职业”主题单元,展示了一个具体案例。该项目以“解锁未来梦想职业——举办一场职业体验会”为题,分为启动、探究、汇报、总结四个阶段,明确了项目目标、核心知识与驱动性问题,并通过多元评价机制保障项目效果。该案例不仅体现了项目式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也为英语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p> 总结延伸,厚积薄发 <p class="ql-block"> 最后,教导处郝敬华主任从三个方面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1.项目式学习不是新的教育方式,而是对大家以前真实的思索或者方式的改变,都是强调学为中心。</p><p class="ql-block">2.项目式学习不是要把学生推到课堂的中央,而教师退出舞台,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他主动去学。</p><p class="ql-block">3.希望大家把咱们这几天所学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容不迫的应对教学,稳扎稳打地把项目式学习转化为课堂的深度实践。</p> <p class="ql-block"> “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项目式学习的培训不仅是教学方式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深度洗礼。它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课堂教学向更高质量、更具活力的方向迈进。府学街小学教育集团全体教师将继续深耕项目式教学研究,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探究与实践,借助项目式学习这一有力抓手,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