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洋阿寶,即劉寶軍。馬來西亞的作家,學者和書法家。</p><p class="ql-block">作者:劉寶軍⬇️</p> <p class="ql-block">蘇門答臘上一個永恆的靈魂</p><p class="ql-block">南洋靜佳 特別報導</p><p class="ql-block">在1945年9月17號。在蘇門答臘西部的日軍,秘密殺害了郁達夫。一位天才式的中華文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抗日愛國英雄。就這樣永遠地消失在蘇門答臘的山區森林中。讓人痛恨的是。這個已經是日本在8月15號,挨了兩顆原子彈後。即宣布投降後的一個月後的日子。他被害。一顆永恆的中華靈魂就永遠留在了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p><p class="ql-block">為了這不應該遺忘的歷史,在郁達夫烈士被害80年,也是抗戰勝利80年。由馬來西亞華人作家劉寶軍,(也是世界馬來人友好協會中華會長)的努力下。在各方協助下。成功在2024年9月初,在印尼西蘇門答臘省首府巴東及帕亞昆布市(以前稱呼為巴爺公務市),即當年郁達夫流亡此地的城市。舉辦了關於郁達夫的首屆國際論壇。郁達夫的最小也是郁達夫目前唯一健在的女兒郁美蘭也來參加。重新回來她出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為了舉辦郁達夫在印尼的論壇和出版。其原因是居住在吉隆坡也一直活動在南洋群島的回族學者劉寶軍,他在了解到郁達夫在南洋的事蹟後,認為郁達夫烈士在印尼遇難80多年了。在印尼確沒有過任何形式的關於郁達夫烈士的論壇。的確是不妥的。故他極力促成此事。</p> <p class="ql-block">後面,他認為應該需要用馬來語及印尼語出版關於郁達夫烈士的書籍。這樣,印尼社群就會了解到這位華人文化精英的事蹟和成果及影響。華文媒體和出版郁達夫的書種類非常多。但印尼文普遍缺乏。故他在2024年九月舉辦論壇後。積極寫作和翻譯了關於郁達夫的書。此書在今年八月初正式出版。書名馬來語為<Satu Jiwa Abadi di Sumatra-一個在蘇門答臘永恆的靈魂>,華語版本為<郁達夫在南洋的最後歲月>。此書介紹了郁達夫的作品和才華外。重點介紹了他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生活工作的軌跡。及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流亡與印尼偏僻的蘇門答臘西部的情況。以及探索他被日軍殘害的原因。郁達夫早期在西蘇門答臘省的巴東,武吉丁宜及帕亞昆布市工作和生活的情況。也介紹了曾經與他一起流亡在蘇門答臘的其他多位中華文化精英的情況。包括胡愈之(前光明日報總編輯,文化部副部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任叔(第一任駐印尼大使,前人民出版社社長),沈慈九(婦女生活雜誌前總編輯),張楚崐(前中新社副社長,廈門前副市長),邵宗漢(新華社前副社長)和汪金丁(前全國政協委員,河北一中學校長)。後面,此書也描寫了郁達夫一行流亡居住的蘇門答臘山區印尼米南加保族聚居區域的屬於母係社會的社會地緣情況。</p> <p class="ql-block">在此書出版後不久,劉寶軍受老朋友,即印尼西蘇門答臘省長瑪海耶爾迪(Ir H Mahyeldi Ansharullah) 的邀請下。以貴賓身份在8月17號,出席了在該省首府巴東舉辦的印尼第80周年國慶節典禮。在慶祝印尼國慶節晚宴上,劉寶軍把他的關於郁達夫的新書,贈送給了省長和其他官員。省長也特別高興,因為有他親筆題字的書,可以以這樣的速度出版。讓更多的印尼社群,能夠了解到郁達夫烈士的事蹟,特別是反法西斯戰爭的精神。</p><p class="ql-block">此後,劉寶軍受邀前往武吉丁宜市的國立伊斯蘭大學(UIN, Bukit Tinggi )。受到了該大學校長索菲雅等大學領導的會見。并簽署了學術合作協議。計劃明年舉辦有關郁達夫的國際論壇。因為郁達夫曾經在這個城市工作生活過。學者劉寶軍在會議上指出,郁達夫在蘇門答臘特別是在武吉丁宜市和附近的帕亞昆布市的生活工作軌跡,可以大大增加這些地方的歷史學和旅遊業。也是反法西斯戰爭的社會正能量的學術研究活動。同時,按照伊斯蘭的價值觀上, 應該不分種族,信仰,那些對人類有傑出貢獻的學者和為正義事業英勇犧牲的烈士。都是我們所學習和尊敬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席在巴東舉辦的印尼80周年國慶節典禮</b></p> <p class="ql-block">索菲雅校長等都同意舉辦這些有意義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也讚揚學者劉寶軍的辛勤工作。以及在翻譯和出版方面的極大付出。</p><p class="ql-block">後面,他也與當地印尼作家協會主席薩斯翠見面。薩斯翠主席特別在印尼各媒體,報道了關於郁達夫新書的情況。</p><p class="ql-block">學者劉寶軍認為,多元社會需要不斷的交流溝通。希望關於郁達夫的印尼文的書,可以大大提高印尼社群和馬來社群對中華先烈郁達夫的認知及了解。</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周圍的自然風情。社群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吉丁宜著名的城市標誌 大鐘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蘇門答臘那裡米南加保族建築物和食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與武吉丁宜大學領導層開會,商量學術文化交流,包括後面在該大學舉辦郁達夫的國際論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關於郁達夫印尼版本和華文版本的封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贈送書給省長,校長和作家協會主席,及其他印尼友人。</b></p> <p class="ql-block">南洋阿寶,即劉寶軍。馬來西亞的作家,學者和書法家。</p><p class="ql-block">作者:劉寶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来自:劉寶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编辑制作:巴黎文学(红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巴黎海外暨港澳台诗社成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特别顾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国:梅振才 澳洲:张立中 香港:蔡丽双 林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社长:许连进(香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副社长:赵永鹏(美国)雷锦泮(美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秘书长:戚继明(香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监事长:陈红月(法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总编:许连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公众号·巴黎文學海外暨港澳台詩詞</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