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入门》~第101-110读书笔

红杜鹃

<p class="ql-block">聚焦客体关系理论中“投射性认同”的实践应用与案例解析,是对核心概念的具象化延伸。</p> <p class="ql-block">核心内容围绕“投射性认同的运作机制”展开:作者通过临床案例指出,该过程并非简单的“投射”,而是个体将自身无法接纳的部分(如焦虑、攻击性)投射给客体后,会通过行为诱导客体“认同”这一投射内容,进而按自己预期反应。例如案例中,一位患者将“无能感”投射给咨询师,通过反复强调自身问题无解,诱导咨询师产生“我无法帮助他”的挫败感,最终印证其内心预设。</p> <p class="ql-block">此外,章节还区分了“正常投射”与“病理性投射性认同”的差异:前者是健康的心理调节,如向朋友倾诉压力;后者具有强制性,会让客体陷入患者构建的情绪陷阱,导致关系失衡。</p> <p class="ql-block">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在于,帮助读者理解现实人际关系中矛盾的深层心理动因,为识别和应对病理性人际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