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原铁道兵一师一团老战士杨德新叔叔和赵杰英阿姨金婚纪念照有感</p> 杨德新叔叔是铁道兵一师一团老战士,也是父亲的老战友。<br>今天读到杨叔叔和赵阿姨2021年4月19日,在居住了二十多年的昆明市银苑小区拍摄的金婚纪念照,让人怦然心动、感慨万千,这是杨叔叔和赵阿姨人生中比金子还要珍贵的幸福时刻,画面充满了温柔和浪漫,散发着历久弥新的芳香。 <b>杨德新叔叔和赵杰英阿姨五十年金婚纪念照</b> 上世纪1962年东南沿海台湾国民党当局疯狂叫嚣反攻大陆,频繁进行军事袭扰,10月印度军队不顾我国政府的抗议和警告,侵犯我西南边疆,制造流血事件,我边防部队被迫展开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br> 昆明工学院(现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杨叔叔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与昆明各大院校一百多位校友一起毅然决然投笔从戎、报名应征入伍,为保卫祖国、加强国防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于1963年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一师一团。 <b>杨德新叔叔拍摄于1964年</b> 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补入老连队,经受革命大熔炉的严格锻炼,杨叔叔入伍当年八月入团,十月调营部,年底获评营部测量班唯一的“五好战士”。1964年6月杨叔叔从营部测量班调至七连,先后任副班长、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1964年底再次被评为“五好战士”,1965年1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div> 1964年8月,毛泽东主席发出“成昆线要快修”的指示,在滇铁道兵部队全部兵力投入成昆铁路建设会战中,一团部队分布在云南段一师管区的最西端,山高路险、桥隧相联,施工难度较大,重点工程是一平浪2347米长的白虎山隧洞。<br></div> <b>杨德新叔叔拍摄于2021年</b> 1965年3月,一团五营二十二连是部队扩编新组建的连队,时任连长的父亲耿绍凱带着二十二连的施工骨干,来到白虎山隧道出口处,参加隧道上下导坑掘进实战培训,现场教官就是时任隧道掘进工班长的七连一排副排长的杨叔叔。<br> 实战培训的头两天,导坑掌子面前顶坂上,就突然亳无征兆地堕落了两块枕头大的石头,一块砸向正在渣土堆上忙着打风枪和出渣的战士中间,第二块砸掉了一位正忙着弯腰出渣战友的安全帽,紧挨着他一位忙着推车的战友背上擦刮出了一长溜血痕。<br> 面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教官杨叔叔和连长父亲沉着应对,一边稳定军心,一边认真检查落石原因,帮这些战友从刚接触隧道导坑开挖,就遭受"当头棒"、"下马威"的阴影中解脱出来,随后杨叔叔又在父亲的支持下"亡羊补牢",从认真吸取经验教训着手,严密组织分工、严格操作规程、认真坚持"三工"(工前动员,讲清任务和注意事项、工中鼓动、工后讲评),严把安全、进度、质量关,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了这次短训任务。 <b>铁一团后勤处宣传队参加全团文艺会演后合影(后排左四杨德新叔叔,中排左四为父亲耿绍凱)</b> 在成昆铁路建设工程的禄丰至一平浪段一师管区,两年半施工中共牺牲干部战士94人,杨叔叔先后任副排长、代理排长(排长已调走)的七连一排在全排只有三班长一人打过隧道的情况下,带领全排五十名战友执行白虎山隧道出开上下导坑掘进任务近一年,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全员、全时段零伤亡,先后两次创造白虎山隧道出口施工月成洞150米、200米的优异成绩,为成昆铁路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指战员们称为优秀代理排长,铁路工地上的大学生风枪手。 <b>图中排左三为杨德新叔叔</b> 1970年铁一师转战湖北省西北山区,参加国家三线建设重点项目,东西铁路干线襄渝铁路的修建,一团四营、三营承担襄渝铁路丁家营至老营间全长898.5米的武当山烧坡岭隧道施工,8月杨叔叔刚从北京铁道兵兵部学习回来,就立马被派到以副团长谷仲元领导的团烧坡岭隧道工作组,驻扎在烧坡岭隧道进口领导指挥施工,专抓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和后勤保障工作,被战士们背后称为团里派来的“四人督战队”。 <b>图中排左四为杨德新叔叔</b> 1971年初,杨叔叔任团后勤处政工干事,命令下达后,人还没有去报道,就被后勤处180多人的党员大会全票选为处党委组织委员,又先后选举为处团委副书记、处机关党支部副书记。<br>那一年,父亲也从一团四营调任团后勤处副处长,在成昆线白虎山隧洞导坑掘进实战培训的师生又汇集在一起,成为团后勤处的领导骨干。 <p class="ql-block"><b>杨叔叔和赵阿姨在将军河威虎山上团部拍摄的金婚纪念照</b></p> 湖北省郧阳地区郧县(现十堰市郧阳区)将军河村(原为将军河公社)位于湖北、陕西两省搭界的大巴山区,滚滚汉江由西向东奔腾而去,襄渝铁路将军河车站到陕西省白河站段就沿着汉江逶迤前行,一边是高山悬崖,一边是汉江河谷,一团机关就在汉江边将军河村附近的山头上,因山形似卧虎,指战员称之为“威虎山”。<br> 学校放暑假时,我曾经到将军河威虎山团部玩,见到同住一排房子的杨叔叔。父亲告诉我:杨叔叔是大学生参军,能力强、作风硬、德才兼备,也讲了成昆铁路白虎山隧道出口、一团一平浪留守处和杨叔叔在一起的往事。 <p class="ql-block">投笔从戎战成昆、踏遍青山襄渝情</p> <p class="ql-block"> 1971年4月19日,三十岁的杨叔叔和二十四岁的赵阿姨在将军河威虎山上团部喜结连理,一对情侣站在这个巴山连三省(湖北、陕西、四川),汉江达楚湘的湖北省郧县将军河村威虎山上,头可顶天、脚可立地的地方庄重地拍摄了一张金婚纪念照。</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后,杨叔叔又拍下一张金婚纪念照,写下一段私密短文,为二十年铁道兵军旅生涯和金婚纪念做了个人生小结.也是杨德新叔叔和和赵杰英阿姨:“投笔从戎战成昆、踏遍青山襄渝情”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耿金和2025年8有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