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6日上午9.45分,上海虹桥机场的登机广播响起时,在家人们担忧的目光里我孤身走进了安检通道,如同一片晚霞执意要飘向遥远的天山彼岸。</p><p class="ql-block">从黄浦江到乌拉尔山脉,再从里海之滨飞往高加索秘境,当航班降落在巴库机场时,午夜时分的月光正洒在火焰塔玻璃幕墙上。在这个阿塞拜疆的深夜里,七十五岁我的背包里装着各种药和冒险梦,皱纹里藏着对世界永不褪色的好奇。</p><p class="ql-block">或许在家人眼中这是场孤独的远征,但我知道,当格鲁吉亚的葡萄成熟香飘过边境线,当亚美尼亚的古老教堂响起钟声,整个高加索山脉都会成为旅伴。年龄从来不是束缚灵魂的枷锁,而是让旅途闪耀时光镀金的勋章。</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一个容易被忽略和误解的国家。</p><p class="ql-block">一是它是穆斯林占多数的突厥后裔,阿塞拜疆语的构成就能很好的证明这一点。这里虽然95%以上都是穆斯林,且85%都是什叶派为主(另一个是伊朗,而且伊朗国内最大的少数民族就是阿塞拜疆人,主要人种当然是波斯人啦),但这里却政教分离信仰自由。二是里海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支持它成为高加索三国中的富裕国度,世人熟知的诺贝尔家族(就是创立诺贝尔奖那家子)就是靠这里发家并创造第一批现代化石油工业和第一艘石油运输船,包括大名鼎鼎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也曾在此大量淘金。后来二战时期苏联70%的石油供应来自这里,希特勒还曾经为此发动过“巴库行动”,脱离苏联后也正是靠着这些资源快速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民热情又大方,这里的穆斯林女孩子不像传统的穆斯林,她们可以穿着自由,可以选择不结婚……这也不禁让我想起了90年代的伊朗。</p><p class="ql-block">还有首都巴库,也绝对会惊艳到你,干净又秀美,集发达与典雅于一体,将现代与古代完美的融合在一座城邦。(当地时间23.23分到达巴库,与国内时差4小时)</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入住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p> <p class="ql-block">巴库的晨光——8月17日清晨六点,整座城市还在薄雾中酣睡,我悄悄推开酒店大门,成为第一个触碰巴库晨光的人。 </p><p class="ql-block">街道像被露水洗过的油画——橙粉色朝霞洒在糖果色的多层建筑上,穿荧光背心的环卫老人正用长柄扫帚画出沙沙的旋律,柏油马路泛着刚被洒水车吻过的光泽。空气里有种奇妙的清新,像是海风、烤馕与石榴树混合的问候。 </p><p class="ql-block">原来高加索的太阳也爱赶早集,把整个晴空都铺成了欢迎我们的金毯。此刻耳机里该配上阿塞拜疆民谣的调子,但最生动的旋律,是扫帚尖惊起的白鸽扑簌声。</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巴库城市公交车站</p> <p class="ql-block">巴库城市环卫工人和我国一样,也都是一些老年人。</p> <p class="ql-block">和蛋糕店老板合影</p> <p class="ql-block">上午10点半,阳光明媚,正式开启阿塞拜疆的奇幻之旅,第一站是未来感十足的【阿利耶夫艺术中心】这个艺术中心是以老总统阿利耶夫名字命名的,流动的白色曲线像被风塑造的丝绸,不愧是“建筑女魔头”扎哈的神作!随手一拍都是科幻大片。</p> <p class="ql-block">在巴库阿利耶夫艺术中心如同被风吹拂的银色绸缎,57000平方米的曲线在里海的风中翩翩起舞。这座扎哈·哈迪德的遗世之作,竟让我这个近八旬老人的双眼重获孩童般的新奇——当步履蹒跚的拐杖轻叩地面,整个建筑便以光作应和:晨光中它是展翅的沙漠银鸥,正午化作熔化的月长石,黄昏时分又变成折叠的星河,用钛金与玻璃吟诵着未来主义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流动的金属褶皱间,忽然听见时间碰撞的妙音:白发与先锋建筑的呢喃,年轮与曲线哲学的对话。原来生命的精彩从来与年龄无关,只要心怀赤诚,苍老的手杖也能叩响未来的门扉。</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参观巴库的火焰塔。站在高地公园至高点看三簇巨型火焰撕裂天际线——这并非神话中的永恒之火,而是一位总统父亲送给六岁小女儿的生日礼物。谁能想到,这座象征着阿塞拜疆千年拜火信仰的钢铁图腾,最初竟诞生于蛋糕蜡烛般纯粹的童真?</p><p class="ql-block">火焰塔的玻璃幕墙昼夜交替着两种神话:白昼是倒悬的里海云涛,塔身流淌着波斯细密画般的蔚蓝纹路;夜幕降临时则化作众神狂欢的剧场,LED流光模拟着地火奔涌、石榴炸裂、甚至偶尔会闪过童话公主的剪影。商界巨擘出身的总统将商业传奇揉进父爱,让国家地标从生日蜡烛的尺度生长成整座城市的视觉史诗。</p> <p class="ql-block">我仰头望去,忽然读懂了这个国度的浪漫——最坚硬的政治建筑内核里,往往藏着最柔软的人类情感。就像此刻穿越沙漠来看火焰的耄耋旅人,胸膛里依然跳动着六岁孩童初见世界时的赤诚。</p> <p class="ql-block">站在巴库之巅的高地公园,仿佛立于时间与文明的交汇点。正午阳光正将里海染成熔金的沙漏,三千年前的拜火教圣火在此处重新被风点燃——脚下是21世纪的玻璃森林在演奏光之交响,远处却是丝绸之路上商队驼铃消散的古老地平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铜战士纪念碑的披风猎猎作响,他守护的不只是苏联时期的记忆,更是整个高加索永不低头的脊梁。长明火在晩风中摇曳生姿,与三座火焰塔遥相辉映,完成了一场从查拉图斯特拉到数字时代的火崇拜接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扶着花岗岩栏杆眺望,任白发在风中狂舞。原来年龄从来不是丈量世界的尺度,当近八旬老人的目光越过里海波涛,依然能看见十六岁那年向往远方的星空。</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的国旗在碧空下舒展——新月怀抱八芒星,象征着突厥民族的荣耀;蓝、红、绿三色流淌着里海的波光、勇士的热血与绿洲的生机,如同一幅飘扬在天际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巴库,现代石油工业的摇篮。</p><p class="ql-block">1846年人类第一口工业油井在此钻探成功,比美国著名的德雷克油井早了整整13年。这座以手动冲击钻凿出的44米深井,揭开了阿塞拜疆“地下黑海”的序幕。沙俄时代这里已架起数千井架,原油从砂岩中喷涌而出,裹挟着硫磺气息浸染土地,催生了诺贝尔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能源霸业。如今锈蚀的井架仍矗立在这片火焰之地,无声诉说着石油如何将里海沿岸的古老城镇,铸成改写世界能源史的丰碑。</p> <p class="ql-block">今天中午吃中餐,大家都欣喜若狂,其实这才是进入高加索的第一个午餐,冀导说这是我们在阿塞拜疆的唯一一次的中餐。接下来还有8天的餐,对于我这个不吃牛羊肉的人来说可就惨了。</p> <p class="ql-block">正中午天气比较热,吃完午饭后导游安排大家回酒店休息,下午4点钟再接我们区古城游览,哇!这种旅游真是太舒服了,上午10点半才出来,现在又回酒店休息,我还真担心会不会耽误旅游进程呢。</p> <p class="ql-block">午后踏入巴库古城的希尔万沙宫殿群,时光仿佛在赭石色的高墙间缓缓回溯。这座15世纪希尔万沙王朝的宫廷建筑群,以几何纹样的雕花石窗分割着里海的阳光,宣礼塔的剪影斜映在铺满波斯风格釉砖的庭院里。穿过汗德克门拱廊时,穹顶的阿拉伯铭文仍闪烁着金箔的微光,而塞巴伊清真寺的蜂窝状拱顶下,游人的脚步声与六百年前的礼拜低语悄然重叠。最动人的是那些沉默的灵庙,八角形塔楼以粗粝的石灰岩垒砌,风化的石面上依稀可辨缠绕的藤蔓浮雕——昔年叱咤高加索的君王们,如今都化作了石缝间摇曳的野薄荷。</p> <p class="ql-block">【袖珍圣殿:巴库古城里的指尖图书馆】</p><p class="ql-block">在巴库古城的石巷深处,藏着一座堪称奇迹的迷你图书室——阿利耶夫家族私人图书馆,这座仅有两平方米的木质书屋嵌于百年石墙中,书架上的古籍最小的仅指甲盖大小,却以精雕的阿拉伯文、波斯文书写着诗歌与哲学。创始人萨拉尔·阿利耶夫用显微镜和金箔工具耗时数十年制作了200余本微书,其中最薄的《哈菲兹诗选》厚度仅0.075毫米,需用银镊子轻轻翻页。如今玻璃橱窗后的暖黄灯光照亮这些文字宇宙,仿佛在千年要塞城墙中,为人类对知识的虔诚建起一座微观圣殿。</p> <p class="ql-block">还有中国的唐诗宋词</p> <p class="ql-block">浪漫🌹的阿塞拜疆情侣</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下棋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一群时髦的姑娘们</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遇见美女</p> <p class="ql-block">午后日光斜铺进里海的风里,我沿着巴库古城的粗粝石墙漫步,仰头看见十二世纪的少女塔正将影子投在斑驳的台阶上。这座以乳黄色石灰石垒起的圆柱形巨塔,曾是烽火台、天文台与监狱,如今石缝里钻出野薄荷的清香。海风卷着咸涩掠过塔身,仿佛还裹着那个为爱跃入波浪的公主的传说。夕阳逐渐把塔顶的旗染成蜜色,城墙下穿校服的孩童追逐着踢响空罐子,而我在塔基的阴凉处坐下,看鸽子们忽地扑棱棱飞起——它们翅膀下,千年时光正从席尔旺沙王朝的浮雕间静静流走。</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为世界文化遗产,塔内螺旋石阶共7层,登顶可俯瞰巴库老城与里海交错的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巴库作为阿塞拜疆首都,融合突厥-波斯传统与苏联遗产,社会风气因石油经济、旅游业及地缘因素趋向开放。</p> <p class="ql-block">巴库的晚餐</p><p class="ql-block">巴库古城步行街的夜是流动的盛宴。我们二十人围坐在长条木桌旁,头顶的铜灯在绘满波斯蔓藤纹的穹顶投下蜜色光晕。墙壁被靛蓝与赭石色的民族壁画覆盖,乐师指尖的塔尔琴拨弄着丝绸之路的古老音律,音符像葡萄藤缠绕过彩釉餐盘。</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菜以烤肉、馕与香料饭闻名。</p> <p class="ql-block">可谁在乎呢?</p><p class="ql-block">当琴声突然转为欢快的阿塞拜疆民歌,酒杯碰撞声惊飞了窗外栖息的鸽子。我们笑着把食物推开,举起斐济果冒充红酒致敬——这一刻难吃的晚餐成了最完美的背景板,让所有的笑声在雕花梁柱下发酵成更醇厚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在糟糕的晚餐里沉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