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童狮闹古村

郑中

<h5>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醒狮是融武术、舞蹈、音乐等为一体的文化活动。</h5> <h5> 醒狮表演时,锣鼓擂响,舞狮人先打一阵南拳,这称为"开桩",然后由两人扮演一头狮子耍舞,另一人头戴笑面“大头佛”,手执大葵扇引狮登场。舞狮人动作多以南拳马步为主,狮子动作有“睁眼”、“洗须”、“舔身”、“抖毛”等;主要套路有“采青”、“高台饮水”、“狮子吐球”、“踩梅花桩”等。其中采青是醒狮的精髓,采青过程有起、承、转、合,使其更具戏剧性和故事性。</h5> <h5> 古旧砖墙前,一场充满生机的醒狮表演正在上演。鲜艳夺目、装饰华丽的醒狮,红与金交织的狮身,在光影里熠熠生辉,仿佛即将腾跃而起。几个身着统一橙色上衣的孩子,围绕着绘有 “联” 字的大鼓,各司其职。有的专注击鼓,有的默契配合敲锣,稚嫩面庞上,是认真与热忱。传统民俗符号与孩子们的青春朝气碰撞,古老醒狮文化,正借新一代的传承,在这方天地焕发生机,续写传承序章 。</h5><br> <h5></h5><h5><i>地址:西樵儒溪水口村<br></i></h5><h5><i>狮队:水口青联龙狮队</i></h5><h5><i>编辑、拍摄:郑中<br>部分文字介绍来源于网络</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