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家江涵之谈:二审案件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

江涵之北京工作室

<p class="ql-block">法庭调查作为二审庭审的开场重头戏,旨在全面、细致地挖掘案件真相。庭审伊始,上诉人会率先宣读上诉状,条理清晰地阐述上诉请求,以及背后支撑的事实和理由,这就像为整个庭审搭建起一个框架,明确了后续讨论的方向。例如在一场合同纠纷二审里,上诉人指出一审对合同中交货时间条款的理解出现偏差,致使责任判定不公,进而提出改判诉求。被上诉人则迅速做出答辩,从自身角度剖析案件,反驳上诉人观点,双方一来一往,案件的争议焦点就此凸显。</p><p class="ql-block">紧接着进入举证、质证环节,这是法庭调查的关键步骤。双方围绕争议焦点,有条不紊地出示各类证据,每份证据的展示都伴随着详细说明,从来源到与案件的关联,再到证明目的,无一遗漏。对方有权对证据展开质疑,从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多方面进行辩驳。若在侵权纠纷二审中,上诉人拿出一份新的监控录像作为侵权证据,被上诉人可能会针对录像的拍摄时间、地点,甚至是否经过剪辑等方面提出疑问。审判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宛如公正的裁判,仔细甄别每一项证据,若证据存疑,便会进一步询问当事人或要求补充材料。</p><p class="ql-block">当法庭调查夯实了事实基础后,法庭辩论正式拉开帷幕。这是一场法律与逻辑的激烈交锋,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围绕争议焦点,从法律适用、事实认定、责任划分等多个维度展开唇枪舌剑。上诉人基于法庭调查结果,进一步强调上诉请求的合理性,通过引用具体法律条文,论证一审判决的错误之处。被上诉人则针锋相对,反驳上诉人观点,阐释自己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对案件事实的不同认知。在知识产权侵权二审案件中,上诉人依据《著作权法》条款说明被上诉人构成侵权,而被上诉人则从作品独创性、使用目的等方面进行抗辩,双方你来我往,在法律与逻辑的战场上全力争取有利局面 。</p><p class="ql-block">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共同构成了二审庭审的核心架构,它们前后相继、相辅相成,为公正判决筑牢根基,让司法的天平在事实与法律间精准衡量,守护着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