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俄罗斯

阿健

<p class="ql-block"> 王健 </p> <p class="ql-block">  俄罗斯是中国最强悍的芳邻,彼此之间的恩恩怨怨<span style="font-size:18px;">剪不断,理还乱,</span>犹如风与沙,纠纠缠缠到天涯。</p><p class="ql-block"> 俄罗斯地跨欧亚,幅员辽阔,领土面积是中国的二倍,其中百分之三十属于欧洲,百分之七十在亚洲;资源丰富,地下石油天然气存储量巨大,排在世界前列,地面森林覆盖率约百分之六十六,位居世界第一,还拥有各种宝石琥珀紫金等珍稀矿藏,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而人口仅1.4亿,是中国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百分之七十在欧洲,百分之三十散落于亚洲。</p><p class="ql-block"> 然而地广人稀的俄罗斯从不掩饰对邻居土地无边无际的爱念,醉心烽火拓疆游戏,翻开近代史,数千年文明古国就有因此痛失一百七十万平方公里领土之恨,美丽的贝尔加湖和远东最大港口海参崴就在其中。一个习惯性秀肌肉动辄亮拳的战斗民族,向来不被欧洲待见,却非常神奇地拥有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列宾、柴可夫斯基、乌兰洛娃……等等众多闻名遐迩世界顶级的文学艺术大师,可谓星光灿烂,这种相悖的统一令我对这个民族充满了好奇。再者,影响了我整个青少年时代的保尔-柯察金名言也在岁月的流淌中无声无息地凝成一种微妙的情愫,“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不能苟且,这或许是我们这一代人心灵深处不可磨灭的印记。去俄罗斯走走的心愿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6 号,年逾七旬的我终于踏上俄罗斯的旅途,尽管走马观花,毕竟得以近距离管窥一二。</p> <p class="ql-block">  飞机在莫斯科着陆是当地时间晚上十点,步出机舱体感清凉,相较深圳的湿热,这趟出行也算是避暑啦。俄罗斯,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的地陪导游是位英气的美女,与我们那位窈窕的领队成双娇搭档。</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景点是位于莫斯科的察里津诺皇家庄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怕大家见笑,我将重蹈上车听介绍,下车尿尿,到了景点拍拍照的随团游览套路。</span></p><p class="ql-block"> 气派的皇家庄园占地面积116公顷,蔚蓝的苍穹之下,我们在广茂的树林,平静的湖水,开阔的草坪,华丽的建筑间漫步,拍摄留影,体味几百年过去仍未涣散的皇家风韵。</p> <p class="ql-block">  离开庄园邂逅了年逾270岁的莫斯科大学,我们在俄罗斯联邦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门外流连,感叹欧洲高等教育切入俄罗斯的历史厚度。</p> <p class="ql-block">  走完上述两个景点之后我们便搭乘动车前往圣彼得堡,第一次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车厢分上下二层</span>的列车,留个影,回去好吹吹水。</p> <p class="ql-block">  如果将这俄罗斯之旅比作吃一次法国大餐,那么以上两个景点只能算是餐前酒,之后的行程才是上前菜和主菜。</p><p class="ql-block"> 话说俄国故都圣彼得堡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滨临波罗的海,汤汤涅瓦河穿城而过奔流出芬兰湾。1803年,彼得大帝经过二十一年的苦战,才从瑞典人手中夺得这块风水宝地,用十年筑城,1813年迁都于此,直至十月革命胜利,尼古拉二世阖家断头,才终结了首都地位,可见风水轮流转。然而三百年古都维护得很好,城市建设以老城区为中心放射性向外扩展,苏联时期的建筑夹在华丽的古建筑与时尚的现代建筑之间,也是一道历史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的地陪是位俊朗的小哥哥,他大学本硕都在俄罗斯完成,毕业后留下工作,已然十几年,对俄罗斯旅游景点的前世今生了如指掌,侃侃而谈。小哥哥领着我们从城市地标十二月党人广场走起。十二月党人是试图推翻沙皇统治的俄国贵族知识分子革命团体,以此命名的广场上矗立一座青铜骑士雕塑,却是沙皇彼得大帝,一个令人困惑的组合,按说二者是对立的存在,难道其中蕴含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p><p class="ql-block"> 尝试从另一个角度解读:彼得大帝推动俄国从封闭落后国家转型为欧洲强国,是俄罗斯人心中英雄,十二月党人是要推翻沙皇暴政的俄国革命先驱,也是英雄,英雄与英雄同框,没毛病。</p> <p class="ql-block">  紧挨着十二月党人广场的圣以撒教堂,又名金顶教堂,因其圆顶用纯紫金打造,是圣彼得堡的象征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圆顶教堂之一(与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佛罗伦萨圣母百花大教堂齐名)。这座新古典主义建筑由法国建筑师蒙费朗设计,耗时 40 年建成,曾是世界最大的东正教堂。金顶教堂见证了沙俄帝国的辉煌,经历了苏联时代的沧桑——变为无神论博物馆,如今则是宗教与艺术共存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宗教信仰,但尊重宗教信仰,我曾将圣经新旧约全书作为希伯来文学读过,与信奉基督教的朋友时不时闲聊,听她们说各种神迹以及教会的轶事,也进过国内的教堂,还参观过许多欧洲著名的宗教建筑,对基督教三大教派中天主教与基督新教也算略有接触,而关于东正教,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八十年代我看了罗马尼亚电影《齐普里奥-波龙贝斯库》,影片讲述罗马尼亚著名音乐家齐普里奥-波龙贝斯库的故事,年轻的音乐家与老师的女儿相恋,却因为一个信奉东正教,一个信奉天主教,最终不能在一起,音乐家郁郁寡欢英年早逝。影片让我记住有一个东正教,何为东正教?一无所知。当迈进金顶教堂后,除了惊诧其富丽堂皇,发现大殿之内没有设置供会众礼拜坐的长椅,再者这天并非礼拜日,却听到有人不间断地唱圣歌,猜想东正教会众站着做礼拜,信徒可随时在教堂唱圣歌。</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外观了滴血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一座非常漂亮的建筑,据说它是圣彼得堡为数不多的传统式东正教堂。</p>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见到了像大海般浩瀚的拉多加湖,导游告诉大家这是欧洲第一大淡水湖,旧称涅瓦湖,为涅瓦河源头,约有岛屿 660 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将近900天,拉多加湖成为交通运输的生命线,军事补给品的供应、伤病员的撤离,都取道拉多加湖。英勇的列宁格勒市军民坚持到了最后胜利。战后,在此立碑纪念。</p><p class="ql-block"> 拉多加湖如今是俄罗斯人休闲戏水沐浴日光的好去处。这天艳阳当空,湖边的沙滩上全是几乎赤条条的男女,横七竖八满满的松弛感,我满世界乱跑,此等盛景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竟<span style="font-size:18px;">然想到红楼梦贾宝玉写的偈语: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呵呵!</span>享受湖面吹来凉爽的风好了。</p> <p class="ql-block">  7月29号,我站到了冬宫广场,这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圣彼得堡城市名片,它被</span>沙俄时代的豪华建筑包围,广场北端就是巴洛克式风格的冬宫 ,广场中央建有高 47.5 米的亚历山大圆柱,是为纪念 1812 年反抗拿破仑战争胜利而建造。南侧是由建筑家罗西于 1829 年设计建成的旧参谋总部大楼。广场与涅瓦大街行接处还有一座凯旋门,也是为俄法战争胜利而建。</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听说冬宫是六十年代看苏联电影《列宁在十月》,清晰记得影片中列宁说:为什么还不占领冬宫?应该占领冬宫!随后起义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开炮,布尔什维克武装呼喊“乌拉”冲进冬宫。<span style="font-size:18px;">通过影片我还记住了列宁全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span>们接受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有一句经典名言: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所谓的一声炮响,相传就是指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开炮。如今导游小哥哥告诉大家,当时并非真的炮轰冬宫,只是一种象征性的威慑力,毕竟俄罗斯人不想摧毁这座人类文明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冬宫这座沙皇的皇宫,位于圣彼得堡的涅瓦河边,如今已成为博物馆,并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并称为世界 四大博物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冬宫占地面积九万平方米,外观宏伟壮丽,内部设计和装饰极尽奢华,镶嵌各种宝石和紫金,以金色白色为主调,敞亮且金碧辉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冬宫博物馆的馆藏浩瀚,藏品超三百万件,展厅约550间,被誉为世界文化与艺术百科全书式的世界级博物馆。当然一次是走不完的,再者,也不是所有展厅都开放。<span style="font-size:18px;">据说中国文物占二十个展厅,数量庞大,令人咋舌,但是不开放,我们看不到,原因任君浮想。</span></p><p class="ql-block"> 我随着人流走过一个又一个展厅,尽管室外气温最高也就二十七八摄氏度,可是馆内没有空调,游客摩肩接踵,真受不了,我完全没心情听讲解,只是走过路过,记得绝大部分展品是油画和雕塑。最后到了一个展品是法老棺木和木乃伊的展厅,不用介绍就知道是埃及厅,但看着硌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用官方语言简述:冬宫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俄罗斯巴洛克建筑的璀璨明珠'‌,是涅瓦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  既有冬宫便有夏宫,夏宫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是历代俄国沙皇的郊外离宫,瑰丽的巴洛克建筑群,浪漫的上花园,奢华的下花园,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俄罗斯的凡尔赛”之美誉,始建于1714年,是见证了三百年历史风云的世界文化遗产。</span></p><p class="ql-block"> 穿过法式宫廷花园与象征着俄罗斯黄金时代的大瀑布喷泉群,不及赞叹俄罗斯工匠的巧夺天工,我和先生便直奔海边,一睹芬兰湾为快。芬兰湾是波罗的海东部海湾,由芬兰、爱沙尼亚和俄罗斯三分天下。我们立于烂泥滩上,遥望海湾对岸的芬兰,城郭还算分明;畅想海湾外面的波罗的海,可惜“月朦胧鸟朦胧”,由此及彼,勾出广东湛江那一片小有名气的“菠萝的海”,不禁莞尔。</p> <p class="ql-block">  走过冬宫夏宫之后第二天,安排我们参观位于皇村(普希金市)的叶卡捷琳娜宫。刚踏进皇村,便“邂逅”普希金——一尊坐在长椅上,手扶着额头沉思的雕塑。</p><p class="ql-block"> 童年读《渔夫与金鱼的故事》,初识普希金,之后便饶有兴趣的搜寻普希金童话诗,青年时代更是阅读了普希金许多抒情诗叙事诗还有小说,被《上尉的女儿》、《叶甫盖尼-奥涅金》深深吸引,也曾为那决斗的枪声心碎一地。</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将近二个世纪过去,逝者谶言在耳,“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普希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燃一盏心灯,隔着时空向俄罗斯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传递诚挚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  提起叶卡捷琳娜宫,人们自然而然想到弑夫夺位大名鼎鼎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她比武则天更武则天,狂言,“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的确,野心勃勃的叶女皇在位期间,恣肆征伐,俄罗斯的疆域大大扩展,从而跻身欧洲列强。所以,尽管女皇声色犬马,骄奢淫靡,仍被战斗民族尊为“大帝”。</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宫,虽然并非为叶卡捷琳娜二世缔造,然而女皇在位期间对叶宫进行了改造,她<span style="font-size:18px;">痴迷东方美学,曾称“中国风是唯一能与巴洛克抗衡的装饰艺术”,在宫内增设青花瓷壁炉与漆绘屏风。而</span>宫殿花园则由几何式法式园林改造为英式自然园林,树林,湖泊,芳草地……如诗如画的景致衬托着巍峨的宫殿,别有一番风韵。</p><p class="ql-block"> 叶卡捷琳娜宫中有一处被列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就是琥珀厅。厅内通体由琥珀和黄金装饰而成,极端奢华。它是1716年由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送给彼得大帝的礼物,墙面镶嵌有 6 吨多的琥珀和名贵珠宝,闪耀着从柠檬黄至金红色,人类可以想象的黄色系中一切的色彩,辉煌得令人窒息。二战期间,琥珀厅内的琥珀不翼而飞,战后花了25年时间重新修建。俄罗斯本身盛产琥珀。</p> <p class="ql-block">我站在涅瓦河上,遥望着</p><p class="ql-block">巨人一般的以撒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在寒雾的薄薄的幽暗中,</p><p class="ql-block">它高耸的圆顶闪着金光。</p><p class="ql-block"> 这是普希金的诗句,终于我也站在涅瓦河上,体验着普希金的体验。</p><p class="ql-block"> 涅瓦河是圣彼得堡的母亲河,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河流,乘坐游船是每一位游客不可错过的体验,那川流不息的逝水流走了岁月,却留下了诗意与浪漫,河水共长天一色,展开一幅澄蓝的画卷,朵朵白云与粼粼波光相印,两岸的古老建筑在喃喃诉说着光阴的故事,身陷其中,所有烦恼都随拂面清风带到天尽头。</p> <p class="ql-block">  从游船下来,路过停泊在涅瓦河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攻打冬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首先开炮,这是我们接受过的革命历史,既然有缘见到本舰,务必带上一笔。</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冬宫皇家剧院观看了芭蕾舞剧《天鹅湖》。首次在剧院欣赏交响乐团不用扩音器原汁原味的演奏,而且是柴可夫斯基谱写的《天鹅湖》全部乐章,高阶艺术享受,颇为惬意。</p> <p class="ql-block">  圣彼得堡最后一日,我们在涅瓦河畔徜徉,在涅瓦大街闲逛。</p> <p class="ql-block">  打卡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圣彼得堡市中心涅瓦河右岸的彼得保罗要塞,是圣彼得堡著名的古建筑。该要塞 1703 年5 月16 日由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奠基,它与彼得堡同龄。历代沙皇的陵寝也在要塞的教堂内,十月革命处决了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而后抛尸西伯利亚,普京上台后,寻回重新安放在要塞皇家陵墓。</p> <p class="ql-block">在涅瓦河畔的海神柱下回望来路。</p> <p class="ql-block">  坐在滨临涅瓦河的列宾美术学院前默默致敬大师。我初中一年级通过苏联画报看到列宾油画“伊凡雷帝弑子”,从而对欣赏油画产生兴趣,之后才知道达芬奇的“蒙娜丽莎”。</p> <p class="ql-block">埃及法老赠送给彼得堡的人面狮身像,侧卧涅瓦河畔。</p> <p class="ql-block">光绪年间清政府送给彼得堡的石狮,俯视着涅瓦河。</p> <p class="ql-block">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心上人一起,走在涅瓦街上”。嗯,涅瓦大街的确是游人必逛的圣彼得堡的灵魂街道。其始建于1710年,全长约4.5公里,最宽60米,最窄也有20米,三百年前就有如此前瞻性,太大不可思议了。大街横跨多条水道,圣彼得堡“北方威尼斯”的盛名在此已略见一斑。大街汇聚百货商店、购物中心、书店以及多元宗教建筑,著名的东正教喀山大教堂也坐落其上,整条大街的建筑不能超过冬宫的高度,整齐划一的天际线与水道构成震撼人心的建筑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写《死魂灵》的果戈里说:最好的地方莫过于涅瓦大街了,至少在彼得堡是如此;对于彼得堡来说,涅瓦大街代表了一切。这条街道流光溢彩——真是我们的首都之花。</p><p class="ql-block"> 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我没有走远,只见识了喀山大教堂,紧挨着教堂纪念俄法战争胜利的凯旋门,建筑风格很炫的书店,且在横街上的艺术广场,与“俄罗斯诗歌的太阳”普希金再次“相遇”,于是郑重的作别:再见,圣彼得堡。</p> <p class="ql-block">  从圣彼得堡返回莫斯科后,首先打卡谢尔盖耶夫镇,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距离莫斯科71公里,以世界文化遗产谢尔盖圣三一大修道院为核心的宗教圣地,是俄罗斯东正教发源地。</p> <p class="ql-block">  克里姆林宫是一组沙皇时代的宫廷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宫墙长 2235 米,厚 6 米,高 14 米,墙上有塔楼 18 座,其中最壮观、最著名的要属带有鸣钟的救世主塔楼。“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即源于此。5 座最大的城门塔楼顶尖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传说中的克里姆林宫红星。在苏联时期克里姆林宫是不允许群众入内参观的,苏联解体之后,克里姆林宫成为总统府,划定范围向游人开放,游人只要不越界乱跑,安保人员决不干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伊凡雷帝推翻蒙古人三百年统治之后在克里姆林宫内加冕称沙皇,他在克里姆林宫安放了一门大炮,旁边还有一排小炮,据说是用于镇压邪秽,我出于好奇,在旁边留影。</span></p><p class="ql-block"> 宫墙内有三座教堂,一是沙皇加冕的圣母升天大教堂,二是皇室成员举行婚礼的欢喜堂,三是沙皇殡天安寝地。我们参观了前两个教堂,竟听说普京就任总统也在圣母升天大教堂接受东正教牧首举行的仪式,惊诧莫名。沙俄时代东正教是俄罗斯国教,实行政教合一体制,牧首为沙皇加冕,是为君权神授。苏联时期宣扬无神论打击宗教,苏联解体后虽说恢复了宗教信仰,但也没听说俄罗斯宣布东正教为国教,是政教合一的国家啊,莫非其中另有隐情,普京大帝的称号并非空穴来风?</p> <p class="ql-block">  红场,不仅是莫斯科城市名片,可以说它是俄罗斯文化的重要象征。其占地面积约 9.1 万平方米,周围是重量级的标志性建筑:克里姆林宫宫墙;古姆国立百货商店——欧洲最大的百货商场之一;瓦西里升天大教堂——美丽的“洋葱头”;还有国家历史博物馆。广场上游人如织,不设任何限制,气氛祥和,很难与俄乌战争联系起来,但靠近克里姆林宫墙有一些武装士兵在值守,却也并不违和。</p> <p class="ql-block">  至此,所谓“法国大餐”的前菜和主菜已经上完,下面该餐后甜点啦。8月2号上午,我们乘车到俄罗斯外交部大楼下车,然后拐进阿尔巴特大街,这是莫斯科市中心一条长约 1 公里的步行街。这条街的起源最迟在15 世纪,是该市现存最古老的街道之一,这里每一块鹅卵石都镌刻着历史的低语,每一扇雕花木门后都藏着百年传奇.。在大街上,再次遇见普希金,是伟大的诗人和他美丽妻子的雕像。普希金是俄罗斯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莫斯科地铁拥有近 90 年的建设史,它以华丽典雅、造型各异的独特建筑风格享有“地下艺术殿堂”的美誉。在莫斯科乘地铁就是一种视觉享受,我们乘地铁游车河,看了几个车站,快哉之余更为不解: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民族何以是战斗民族?</p> <p class="ql-block">  位于莫斯科北郊的全俄展览中心占地达300 万平方米,曾经是苏联鼎盛时期的建筑群之一,原名“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诞生于 1939 年,除了精致美丽的建筑群,雕塑、公园、喷泉等宽广舒适的户外空间也让人大开眼界,既是莫斯科人放松休闲的去处,也是深度游览莫斯科的游人憩息之所。</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航天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苏联电影制片厂</p> <p class="ql-block">俄普(普鲁士)战争胜利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九天行程愉快地结束了,虽然困惑依旧没有答案,但是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俄罗斯非常值得一游,不说其余,冲着那些灿烂的文化遗产,就足够诱惑力。当然,千万别奢望俄罗斯美食,赫鲁晓夫说土豆烧牛肉就是共产主义,可见他们对于食没有任何门槛,填饱肚子即可,所以到俄罗斯旅游需要考虑带点泡面或下饭菜,在非中餐馆就餐往往会食不下咽,有备无患。再者,夏天去俄罗斯最好带把扇子,因为四大皇宫都没有空调,几百年的火车站,外观漂亮,候车室宽敞,却不但没有空调,座椅也没多少。估计俄罗斯因为属于高纬度国家,夏天并不是很热,三伏天最高气温也不过27、8℃,所以高大宽敞的古建筑里不安装空调当地人很适应。俄国人口不多,火车站通常没多少旅客,候车室安几条长椅就足够了,这是人口大国难以理解的层面。还有一个奇怪的事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酒店床铺绝对不超过一米宽。</span>别看俄罗斯人高头大马,他们习惯睡宽度一米以内的床,据说不影响滚床单。</p><p class="ql-block"> 一直无法静下心来完成美篇编撰,拖拖拉拉到现在,算是憋出来了,请各位笑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