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的故事

曙目寸光

<p class="ql-block"><b>话说1974年,北京市丰台区郭公庄大队大葆台村那两个不起眼的大土堆,引起了东方红石油化工总厂(今天的燕山石化)的注意,他们想利用这里高凸的地形深埋大型储油罐。开工前,北京市地质地形勘测处进行钻探,一个探眼打下去才十几米,便带出了木头、木炭和白膏泥等。地质勘测处一般不缺对这些现象比较敏感的人,联想到长沙1972年初发据的马王堆汉墓,立刻电话报告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文管处请地质勘测处补打了十几个孔,除了之前的物品,还探出了一枚五铢钱、一块带漆皮的圆木头。经专家鉴定,此处是一座西汉大型木椁墓。</b></p> <p class="ql-block"><b>于是,1974年8月3日,一个涵盖各方力量的高规格发掘领导小组成立,文管处几乎全员出动,考古所派出干将,北京卫戍区工兵连协助发掘,还从外地请了专业人员。</b></p><p class="ql-block"><b>1974年8月中下旬,发掘工作正式开始,因特殊要求,采用机械清运封土,不到一个月运走封土13130立方米。封土清运后,发掘小组从安阳殷墟请来三位老探工,终于找到墓口并摸清墓室范围。考古人员发现墓道中有鎏金铜铺首、绳纹筒瓦和五铢钱等不该出现的器物,判定此墓被盗过,且有焚烧痕迹,所幸墓室缺氧火自然熄灭,大墓未被完全烧毁。</b></p> <p class="ql-block"><b>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黄肠题凑”结构,这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大型“黄肠题凑”墓葬。此外,墓道内放有彩漆朱轮车三辆,马十一匹,因墓顶坍塌,车已被砸坏。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陶纺轮等文物,在“扫尾”时发现了墓中漆盒底部残片,上面有针刻铭文,为该墓断代提供了重要证据。</b></p> <p class="ql-block"><b>1974年8月至10月,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号墓,清理了前后墓室和内回廊。1975年3月至6月,清理了一号墓墓道埋藏车马和外回廊,同时发掘了距离一号墓西边26.5米左右的二号墓,还清理了一、二号墓之间的金代砖井和建筑遗址。</b></p> <p class="ql-block"><b>经考古确认,这座西汉大型木椁墓即是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且从回填土层可知刘建王先于王后下葬。该墓葬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建造年代可追溯至西汉中晚期(约公元前73年至前44年间)。大葆台西汉墓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大型黄肠题凑墓葬,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当即轰动了全国。发掘尚未结束时,1979年11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1983年12月1日,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座汉代墓葬博物馆,也是北京首次建立的一座遗址性墓葬博物馆。当时博物馆主体为灰白色建筑,外形仿照汉墓封土的覆斗状造型设计建造,一度游客如织。</b></p> <p class="ql-block"><b>历经岁月流转,原馆建筑和设施逐渐老旧,不能满足遗址保护和观众参观需求,2012年起大葆台博物馆闭馆。2022年9月,大葆台西汉墓遗址保护及博物馆改建工程项目建议书获批之后进入实施阶段。</b></p><p class="ql-block"><b>2025年5月20日,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重新向公众开放。</b></p> <p class="ql-block"><b>新馆整体仍保遛覆斗式造型,外立面纹理提取了“黄肠题凑”的柏木排列元素,古朴而典雅,仿佛将西汉时期的历史文化以一种直观的方式呈现于现代建筑之上。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展陈面积2800平方米,包含基本陈列展厅和临时展厅。建筑设计遵循“整体保护”与“最小干预”原则,一号墓被安置在室内展厅,二号墓通过硬质铺装等材质在室外地面再现墓室形制,金代水井成为外庭院景观,封土堆与绿化步道巧妙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参观流线,而考古发现的金代水井则被设计成外庭院景观,为博物馆增添了一份别样的历史韵味。</b></p> <p class="ql-block"><b>步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气势恢宏的“黄肠题凑”,“黄肠”指黄心柏木,“题凑”指木头皆向内,层层叠叠,围绕着棺椁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一号墓黄肠题凑木墙由15880根长90厘米、截面10厘米见方的黄柏木,端头向内层层垒叠,构筑成了总长42米、高3米、厚0.9米的木墙,整齐而坚固,宛如一道守护历史的壁垒。</b></p> <p class="ql-block"><b>在“黄肠题凑”的环绕之中,是广阳顷王刘建的梓宫,五重棺椁犹如俄罗斯套娃般放置在墓室后部正中的棺床上,形成二椁三棺的格局,外两重为梓属楸木,内三重为楠木,彰显出墓主人的高贵身份。</b></p> <p class="ql-block"><b>馆内陈列着200余件精美的出土文物,按照“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3个部分进行展示,鎏金铜铺首、玉舞人、象牙六博棋子等文物,生动地还原了西汉王室的生活细节。金银色火焰纹印花纱等珍贵文物,从侧面展现了当时贵族生活的富足与奢华。</b></p> <p class="ql-block"><b>大葆台西汉墓遗址是我国发现的第一座拥有完整“黄肠题凑”的西汉诸侯王墓,也是北京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汉代墓葬,对研究汉代丧葬制度和汉代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博物馆通过对遗址和文物的展示,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感受到了大汉文化的磅礴气势和独特魅力。</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