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拜王滩”瀑布,位于龙胜县平等镇隆江村麻龙冲,这个瀑布高有六十多米,有三级落差,水量充沛,地处高山密林中,由于森林的环抱,让其显得幽深而诡异,阳光从叶隙间洒在飞泄的水珠上,折射出多彩画圈,那飘逸的水雾又模糊着手机的镜头,似乎有什么秘密在刻意隐蔽,不让人们去探寻。</p><p class="ql-block"> 伫立在咆哮的瀑布下面,仰视着从云端而下的水流,眼睛也被散发的水雾掩蔽,变得模糊不清了,仿佛陷入沉睡、沉思的状况,冰凉的泉水刺激脚下的某一根神经,突然惊醒,揉揉眼睛,看见这怒吼的水柱。心想:它们要冲走什么秘密,这美丽的瀑布为什么要叫“拜王滩”。</p><p class="ql-block"> 这些“秘密”,还真的可从《龙胜县志》中找到答案。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由于清政府对龙胜县苗蛮的迫害,引发了龙胜平等、庖田、广南和马堤交界一带村寨的村民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首领吴金银(侗族)、廖仕英(壮族)、张老金(苗族)、杨孝襄(瑶族),联合组成反清队伍,在麻龙冲瀑布下方的水帘洞内,放一神像,称天王现世,拜天王,聚义反清。短短的时间内聚集几千人,屡屡挫败清军,终归地方的零散武装,怎能抗衡清政府的军队,这支起义队伍坚持了一年八个月,终被清军剿灭。后人为了纪念吴金银领导的这次起义,将麻龙冲瀑布改名为“拜王滩”。</p><p class="ql-block"> 任何时代,任何朝廷,最高的当权者,都会将任何地方的人,无论他们用什么名称的起义造反,都会以叛乱罪予以剿灭,万古不变。造反者,他们偶然成功了,也会以天命所归,君权神授,民心所向的华丽词藻来粉饰包装,声讨前朝的腐败、残暴与落后。失败了,他们是匪、是寇、是千夫所指的盗跖。这就是历史,就是成王败寇的轮回,很难说得清对与错,是与非。</p><p class="ql-block"> 瀑布怒吼着直冲而下,将全部能量耗尽后,瞬间归于平静,缓缓的融入溪水中,悄悄的流淌着,偶尔也会翻起一点小波浪,想证明那昔日的霸气,然而,过去,终归是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山也好,水也罢,它都以无声的语言,去温柔了岁月的棱角,让时光在你的绽放中驻足,在生存空间里寻找一间可容身的陋室。</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