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旅居散章

仰望天空

<p class="ql-block"> 六盘水旅居散章</p><p class="ql-block"> 文/叶子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一个有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早上推开窗户,一阵凉风拂面而来,清爽极了!哦,原来昨晚由广州南站至六盘水的G2246次高铁已经把我们送来了中国凉都。此时此刻,正在栖隐·生活美学空间享受着贵州六盘水的19度,在夏日里给人们带来的舒适。</p><p class="ql-block"> 六盘水属典型的山地喀斯特区域,除山地、丘陵外,还有盆地、山原、台地等地质构造与外力作用共同塑造的过渡性地貌。当奔腾的河水与雄伟的奇峰相遇,灵脉便就此汇集,孕育出一处如绿野仙踪般的人间仙境一一六盘水。烈日炎炎,云海变幻,此处仙境却始终保持着19度的沁凉,让人在这“天然空调”里纵享无限乐趣。</p><p class="ql-block"> 一日傍晚于凤池园散步,不经意间就爬到了相邻的一座小山上,原来就是佛顶寺。站在山顶眺望:六盘水城中有山、有水,山环水绕,山,城,水融为一体,相映成趣。难怪乎,有“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之说。忽又想起白居易笔下的诗句:“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p> <p class="ql-block">  从凤池园出来,伫立在一个木制长亭前观赏一幅对联:“美景何在花明媚,叶篷荫曲径通幽,情侣牵手;良辰哪里人缘好?家境安未求得应,幸福敲门。”</p><p class="ql-block"> 正在琢磨此联,天上倏忽间飘过来几朵云,那雨不疾不徐地又落下来了。一阵凉风从柳条那边飘来,心头即刻冒出两个字:凉爽!</p><p class="ql-block"> 是啊!南方城市仍在热浪中笼罩,生活在六盘水的人民却裏紧外套说着“好凉”!这个“凉”字,是大自然赋予这方土地最温柔的敬意。我想此次六盘水之行所求所愿,应远不止于体感上的舒适,而该是身临其境后的幡然彻悟:真正的清凉,是人类对于自然的敬畏,是人类共处万物的和谐,是人类归还季节的谦卑。这种清凉是与天地同频呼吸的心尖上的那一缕“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二、在“三线建设”的激情岁月里生长</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战略构想</p><p class="ql-block"> 20世纪60年代初,世界局势动荡,中国与周边的国际关系趋于紧张,面临多方的军事压力和战争挑衅。东面,台湾蔣介石当局在美国的军事援助下企图“反攻大陆”;南面,美国对越南的战争逐步升级,战火有蔓延到中国的可能;西面,印度军队在中印边境不断制造事端、进行挑衅;北面,苏联派重兵进驻中蒙边界,战略导弹也直指中国。</p><p class="ql-block"> 1964年4月,中央军委总参谋部向毛主席提交一份关于我国经济布局已不再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重要报告。总参谋部的这份报告,引起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p><p class="ql-block"> 在1964年5月、6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经济建设必须以准备打仗为出发点,并提出了把全国划分为一线、二线、三线地区的战略构想。一线指沿海、东北及边疆地区;三线是指山西雁门关以南、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区域;二线则指一、三线之间的地区。此次会议,党中央确定了建设“大三线”的战略方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激情岁月里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 贵州的三线建设 是以贵阳为中心,是以铁路为先导 以国防军工和煤炭工业为重点 使冶金、电力、建材、机械、电器 化工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p><p class="ql-block"> 按照周恩来总理 “一、二线要大力支持三线建设”的指示,本着“备战备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原则,国务院各部委分别进行了得力部署。从1964年起来自勘探役计、煤炭、钢铁、电力、铁道、交通、建材 、化工 、国防军工、电子科技、机械制造、医疗卫生、物资贮运、基建施工等各条战线和人民解放军的18万精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陆续会聚贵州高原,打响了贵州三线建设大会战。</p><p class="ql-block"> 三线建设带来的大规模开发和高强度投入,推动了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在六盘水境内的迅速集聚,这就迫切需要城市这个载体对这些资源进行更为合理有序的优化配置。以上情况充分表明,在六盘水建市的条件已经日趋成熟。1978年12月18日,国务院以国发文件批复,同意将六盘水地区改为六盘水市。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幕的当天,祖国大西南诞生了一座生机勃勃的工业新城。</p><p class="ql-block"> 这是三线建设孕育、催生的城市,原先分属安顺、兴义、毕节三个地区且边远落后的六枝、盘县、水城这三个农业县,经过以三线建设为契机的整合。从三个矿区变为三个特区:由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到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最后到六盘水市政府,这段政区建量和政权建设的历史清晰地表明:没有三线建设,就没有六盘水市。</p><p class="ql-block"> 为伟大的时代,点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三、读你千遍都不厌倦</p><p class="ql-block"> 这一次出游理念就是度假休闲式,轻松自在,身心愉悦。所以选择了中国凉都19度的六盘水,入住于栖隐·生活美学空间。</p><p class="ql-block"> 栖隐,赋予生活诗意</p><p class="ql-block"> 在空间设计上,大堂一改传统样式,而分别设有茶室、阅读隅、简约休闲配置,且颇具美感。在生活服务上,热情、友喜,周到、贴心。每天16:30—23:30,免费提供菊花、红枣茶,或小米粥或银耳红枣枸杞汤。随取随用。让人颇有宾至如归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在栖隐小住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是早上八九点出发游玩,下午三点钟左右返回住所,然后休憩,闲逛,然后晩餐,散步。好不悠哉,乐哉。</p><p class="ql-block"> 游玩则完全自助,由城区景点向周边景区延伸。想去哪玩就到哪玩,想玩多久就玩多久,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可谓是随心所欲,心之所想,身之所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雾遮面的自然风光,林木环绕的六盘水自带一种“飘飘然而遗世独立”的气质。但无论是徐霞客赞叹“峭枝擅秀”“形如天柱”的丹霞景色,抑或明代被誉为“普安第一奇观”的碧云洞,还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笔下的“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乌蒙山,都不过是这片“森林氧吧”的零光片羽。 </p><p class="ql-block"> 下面,请随文字的脚步慢慢领略。</p><p class="ql-block"> 凤池,有凤来仪。</p><p class="ql-block"> 凤池,位于市中心东部,是以360亩湖面为核心的综合性水上公园,园区分为东、西两湖,西湖又名“情侣湾”,东湖则称“鸳鸯湖”。加之湖中的两处生态小岛,绿树成荫,水草丰茂,每年秋至春来时节,大雁、白鹭、野鸭等水鸟便飞来岛中栖息生活。故赋于园区一个“有凤来仪”的蕴含美意的名称“凤池”。</p><p class="ql-block"> 称之“情侣湾”西湖的那份宁静与浪漫,以及两湖合一的“鸳鸯湖”东湖的这般亲密与缠绵,吸引了众多居民、游客前来游玩。</p><p class="ql-block"> 湖心岛上的凤池书院,楼台亭阁,古韵幽香,自然是文人墨客们吟诗作赋,挥毫泼墨之佳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明湖,天然去雕饰</p><p class="ql-block"> 郁郁葱葱的树木,丰茂翠绿的草丛,清新淡雅的鲜花,以及数十个星罗棋布般清澈明亮的湖池,再加上白鹭等众多在此栖息繁衍的鸟类,它们成行结队,沙鸥翔集,便构成了一幅幅自然生动的山水画卷。</p><p class="ql-block"> 我观赏过不少湿地公园风光,小者如第二故乡梅州的芹洋湿地,大者如广州海珠湿地。在我的感觉里,虽然它们都是湿地公园,但其的气质不尽相同。六盘水明湖湿地规模不大也不小,人工开发得更少一些,景致更加天然、原生态一些;而海珠等地的湿地公园商业味更浓一些,景色更艳丽一些。这么说吧,明湖是个刚刚洗脚上田的村姑,更多一些天然丽质的美,而海珠等湿地已是在城里住了些时日的女子,学会了使用浓艳的胭脂水粉,让人感觉已经不够清纯了。</p><p class="ql-block"> 毋庸多语,我是更喜欢“天然去雕饰”的明湖湿地生态景观的。走进明湖,可玩水,可赏景,可观鸟,可以尽情地呼吸清新的空气。哦,对了。若有兴致,还可以前往美术馆参观书画作品展览。</p> <p class="ql-block"> 瑶池,人间仙境。</p><p class="ql-block"> 瑶池,犹如镶嵌在六盘水市郊的一块天然碧玉。这里,传诵着一段动人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山海经校注》说,瑶池有多处,因为西王母虽以昆仑为宫,亦自有离宫别窟,游息之处,不专性一山也。</p><p class="ql-block"> 相传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乘坐八匹日行三万里的骏马,由京城出发,千里迢迢,来到瑶池会见西域部落首领西王母,瑶池神水浩淼,如天镜浮定的奇异风光,令客人如痴如醉乐而忘归。会见结束周穆王要东归回国之时,主人举行了盛大的告别宴会,席间美丽的西王母离席起舞,用行云流水般的歌声唱道:“白云在天,出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周穆王举杯唱和:“予归东土,和洽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以三年为期相约后,西王母与周穆王依依不舍地分别了。千古传颂的佳话,给人无限遐想。如是,天涯何处无瑶池?!</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中国凉都”,六盘水市政府早已将瑶池作为市中心城区标志性景区“三池三湖”之一的景点进行打造。这样,六盘水人民以360度的热情给慕名而来六盘水避暑度假的中外游客,呈献了一处19度的令人流连忘返的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  乌蒙大草原,听闻远方有你。</p><p class="ql-block"> 盛夏里,作为避暑胜地的贵州六盘水,有属于自己的宝藏之地一一乌蒙大草原。</p><p class="ql-block"> 乌蒙大草原,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场。平均气温只有11摄氏度左右,舒适宜人。景区拥有长海子、天池、云海佛光、银海谷、百草坪以及观佛台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延绵起伏的草地与平缓的小山丘,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望无际。人们漫步在草原上,感受微风吹佛,白云悠然而过。远处,杉木成林,四周,牛羊遍地,风车,木屋、溪流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最是为之倾心的天池,是草原的明珠,是草原的蓝宝石,所有的溢美之词,对这天赐之池而言,都不为过。她宛如横卧在天地之间的蓝眼睛睡美人,衣袂飘飘,雍容华贵,惊艳人间。</p><p class="ql-block"> 天池的绿,是百看不厌的绿,是挥之不去的绿,“读你千遍都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三月”。满眼的爱恋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挂在白云飘荡的天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为之动情的是百草坪。百草坪属低纬度高海拔起伏较小的喀斯特丘陵山地,是南方最大的天然草场。辽阔,悠远,壮美。</p><p class="ql-block"> 至若天公作美,六点时分会有神奇的“佛光”显现一一落日高悬,阵阵云雾从四周涌来,阳光穿过雾气,投射出斑斓的色彩,一圈圈光晕溢出,神秘又耀眼。待到夜幕降临之时,可以在漫天繁星下搭上帐篷露营,在一片静谧里枕着青草香入梦。</p><p class="ql-block"> 草原的风,是自由的歌,是生命的律动,是心灵的慰藉。</p><p class="ql-block"> 牛马羊悠闲地散落在草地上,步履从容,姿态优雅。映入眼帘的是两条黄牛,一大一小一对母子,她俩一起静静地躺在草地上,依偎着,真实而有温度。不知怎地,眼前之景,让我的心也一下子宁静了下来。冥想中顿然感悟,我们穷其一生,就是追求一生的安宁;骨子里的东西纵使千军万马,然而,星辰大海才是心灵安放之处。</p><p class="ql-block"> 甚幸!我的灵魂也在此栖息了一回。离开时,作别的不是草原上的牧民,是天边的云彩。</p> <p class="ql-block">  四、旅行,风景与美食都不可辜负。</p><p class="ql-block"> 山奇水秀、气候宜人的凉都,美食同样令人赞不绝口。凉都包容各地风味美食,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既有川菜的鲜香麻辣,如水城烙锅、茨冲鸡火锅,辣鸡工厂;又有江浙菜的清淡香甜,如荷叶糯米鸡,蒸蒸糕;也有本地独具特色的美味,如水城羊肉粉、黑山羊火锅,普田牛肉火锅、发耳豆花饭等等。我们旅居在六盘水的日子里,按照规划每天品尝一种美食,一天一样,一地一味,满满的都是落在舌尖上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众多美味中,水城古镇的烙锅堪为美食之首。"到六盘水不吃烙锅是一种遗憾”,这是许多奔赴六盘水市的人发出过的感叹。水城烙锅起源于明末清初。《水城厅志》记载,康熙三年三月,平西王吴三桂率领兵马,镇压水西彝族土司,官兵到达后粮草不足,只好取来屋顶瓦片和腌制食物的瓷器土坛,架在火上,再把猎获的野味野菜烙熟充饥,不料彼时的无奈之举,竟演变成如今的一种美味。</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水城古镇,还是钟山新区烙锅店铺众多,滋滋的炙烤声与食物的香气充盈在一起。鲜美的食材经过烙制,裹上五香辣椒面、麻辣折耳根、烧青椒等蘸碟,入口滋味丰富,唇齿生香。2003年,吃法独特的烙锅,在中国首届“民间•民族菜肴华西美食节”上荣获特别金奖,是贵州夜间小吃的首推之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尝过美食,在古镇的青石板路上随意漫游,抚过斑驳的墙面,穿过古朴的街巷,在历史的宁静里,忘却焦躁烦闷的情绪,留下舒爽顺心的惬意。夜幕降临,灯光亮起,空气中丝丝凉意升起,而六盘水古镇、新区却满是烟火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