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15px;">【卷首语作者按】</i><i style="font-size:15px;">《江阴企业家》卷首语作为每期杂志的“灵魂序章”,凝炼了对江阴产业发展的洞察与企业家精神的礼赞,此番合集既是对江阴经济发展历程的回望,更是对这座城市向上力量的致敬。企业家们于时代浪潮中锚定方向、在创新攻坚中坚守初心、在产业转型中勇开新局,这些曾经的卷首语如今汇聚成一部微观的“江阴企业家精神志”,记录着从深耕实业到拥抱变革的思索,传递出“重实干、创一流,讲诚信、乐奉献”的精神内核。愿此合集能让读者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共鸣中见证成长,并藉此洞见江阴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深层密码。</i></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第一期卷首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加注“科创动力” 领航“江阴未来”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春之际,江阴以“新春第一会”——“科创江阴”建设新三年行动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动员大会开启新征程,江阴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去一年,江阴在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表现亮眼,成功迈入“5000亿之城”。这一成就的背后,“科创江阴”建设首轮三年行动功不可没。三年间,江阴的科创格局基本形成,“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的科创T台崭露头角,科创平台不断升级,众多企业凭借科技创新脱颖而出,科创产业加速重构,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创生态持续优化,“科创”已然成为江阴发展的核心驱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新起点,“科创江阴”建设新三年行动正式启航。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是行动的关键,只有三者紧密结合,形成合力,才能为“科创江阴”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工作要全面挺进主战场。高等教育需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利用高校资源,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职业教育要对接产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基础教育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青少年崇尚科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技工作要全面轰鸣主引擎。深化“内强外引”的科创格局,搭建高端载体,发挥科创T台和“飞地”的作用,加速技术转化与项目落地。培育“顶天立地”的科创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鼓励中小微企业加大创新投入。优化“四链融合”的科创生态,引导资本流向创新领域,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才工作要全面集聚主力军。多渠道“引”才,吸引优秀人才;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做到人尽其才“用”才;完善政策与服务,优化环境“留”才,让人才在江阴安心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在“科创江阴”建设中至关重要。企业要加大研发投入,组建科研团队,紧跟产业发展趋势,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提升在全球产业链的地位。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企业家作为企业发展的引领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前瞻性眼光,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战略。要有担当精神,勇于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与引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在新的发展阶段,江阴站在新的起点。全市企业和企业家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投身“科创江阴”建设新三年行动,用科创之光点亮江阴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025年第二期卷首语</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击楫中流进 望峰绝顶行</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知不足而奋进,挑大梁而攻坚,望远山而力行”,许峰书记在全市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上所讲这三句铿锵之语,既是对发展经验的凝练,更是全市企业家的精神指引。在百年变局与民族复兴的交汇期,它以清醒、担当与格局,为企业穿越周期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业的进步,始于对“不足”的清醒认知。全球产业链重构与国内动能转换交织,传统产业转型承压,新兴领域竞争加剧,唯有打破“舒适区”才能突围。真正的危机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漠视问题的麻木。当部分企业依赖规模扩张时,先行者已在技术、管理、绿色转型中建立“对标体系”,将短板转化为升级动力。这种“归零心态”,是校准航向的关键——唯有清醒自省,才能在复杂环境中避开“思想滞后”的陷阱,保持战略主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业的价值,显于“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从城市发展到国家战略,企业家不能只做“跟随者”,更要成为“引领者”。面对转型升级,需以“大我”情怀超越短期利益: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主动布局新赛道培育动能,积极投身共同富裕践行社会责任。尤其在经济承压期,更要以“越是艰难越向前”的勇气,在稳增长、保就业中发挥“压舱石”作用,让企业发展与城市进步同频共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企业的境界,成于“望远山”的格局视野。真正的长远眼光,是将企业命运融入时代大势。前瞻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趋势,提前布局碳中和、智能化赛道;主动承担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等责任,从“独善其身”走向“协同共赢”。当行业陷入同质化竞争,远见者以产业生态构建突破瓶颈,用ESG理念引领可持续发展。这种格局,是应对不确定性的“安全阀”,更是打开新空间的“金钥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苏南模式”到高质量发展,企业家精神始终是改革创新的动力。今日之“知不足而奋进,挑大梁而攻坚,望远山而力行”,既是对过往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全市企业家当以清醒之姿洞察不足,以担当之态扛鼎重任,以格局之谋望向远山——在技术创新中勇攀高峰,在产业变革中引领方向,在时代浪潮中找准定位。唯有如此,才能让企业之舟与民族复兴同向而行,在江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的奋进篇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2025年第三期卷首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勇立潮头担使命 奋楫扬帆启新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十四五”圆满收官与“十五五”扬帆启航的关键历史节点,江阴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如激昂号角,吹响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奋进强音。全会锚定“扛好挑大梁责任”的核心使命,不仅擘画城市发展蓝图,更为企业家群体指明了奋斗方向与时代要求。身处风云激荡的浪潮中,江阴企业家需以更高标准、更实担当,勇立潮头、奋楫前行。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创新为引擎,勇当产业变革先锋。市委全会强调“科创江阴”新三年行动的深化推进,从“一湾一谷一区一港”科创载体的加速布局,到全球首创成果的接连涌现,创新已成为江阴发展的核心动能。这要求企业家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主动融入全市创新生态。既要深耕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引领行业升级;也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让“江阴制造”向“江阴创造”加速跃升,以创新驱动扛起产业发展的大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开放为纽带,争做国际竞争表率。江阴近年来开放发展的成果,印证了开放合作的强劲动能。企业家需树立全球视野,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善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既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国际话语权;也要“引进来”汇聚全球高端要素,在产业链协同中增强核心竞争力,展现“走在前、做示范”的魄力。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责任为底色,厚植民生发展情怀。江阴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持续发力,彰显了城市发展的温度。企业家应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基因,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公益慈善事业,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员工权益保障、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企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同频共振,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以实干为担当,筑牢实业发展根基。全会明确“挑大梁”的使命担当,要求企业家坚守实业初心。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需摒弃短视思维,深耕主业、做精产品,以工匠精神锻造核心竞争力。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在实体经济的沃土中筑牢江阴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征程已然开启,江阴企业家当以市委全会精神为指引,以创新突破困局,以开放拓展格局,以责任诠释担当,以实干铸就辉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赛道上扛起“挑大梁”的使命,为江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磅礴动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