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哈素海码头</p> <p class="ql-block">2025年相亲相爱一家人旅游--从草原到北京之八</p><p class="ql-block"> 哈素海</p><p class="ql-block"> 【原创于2025年8月27日】</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哈素海?哈素湖?”我那两个可爱的小孙女在呼和浩特市哈素海边上发出了疑问。</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12日在呼市市区吃完午饭后,导游小刘组织我们上车往西进发,游览我国西北地区小有名气的哈素海。哈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西南部,距离呼和浩特市区大约60-70公里。一路走来,小刘不顾旅途疲劳,耐心地为我们介绍内蒙古的风土人情,赢得来自新加坡的游客阵阵掌声。当小刘介绍到高速公路右侧连绵不断的阴山的时候,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车窗外,阴山像一条被岁月揉皱的苍色巨龙,脊背起伏,一路护卫着我们的西进。我贴着窗玻璃,看那些裸露的岩层在阳光下闪出金属般的冷光,仿佛每一块砾石里都嵌着匈奴的箭镞、突厥的蹄印,我的脑海中浮现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迈诗句。</p> <p class="ql-block">哈素海湖面芦苇交错,远处是阴山</p> <p class="ql-block">在服务区拍的阴山,山上没有一根草</p> <p class="ql-block"> 阴山不是一条简单的“山脉”,而是一道横亘在中国北部、被历史和季风反复雕刻的“界墙”。它像一把巨大的折尺,由西而东,把内蒙古高原与河套平原、把牧草与庄稼、把呼啸的北风与温润的南风,硬生生地折出了两个世界。阴山西起狼山(东经106°),东至大马群山(东经116°),宽度30至80 公里,海拔主体1500至2200 米,最高峰呼和巴什格狼山段达到2364 米,全长约1200公里,可以与秦岭齐名。阴山把这条“中国干湿分界线”生生抬高到山脊,南侧的呼和浩特年均降水400 毫米,北侧的百灵庙不足250毫米。战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沿阴山筑赵长城,这是中国最早的长城段落之一。秦统一后,蒙恬“却匈奴七百余里”,把秦长城与赵长城连成一线,阴山自此成为农耕帝国最北的“院墙”。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多次出阴山,直捣龙城。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这座山从此拥有了“铁马冰河”的史诗滤镜。辽金元时期,阴山成为“四时捺钵”的皇家牧场;明代则在此大修“大边”“二边”,烽火台遗迹如今仍在山脊排布,像一串黑色的念珠。小刘介绍说:“阴山是我国的稀土宝库,白云鄂博稀土矿就在阴山北麓,是世界最大的轻稀土矿床,大家手机里的振动马达、风力发电机的磁钢,可能就源自这片山的深处。”我感觉今天我们去看哈素海的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真真切切的阴山,阴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部被风、被铁骑、被牧歌和被现代工业共同书写的立体史书——它的一坡一壑,是中国北疆几千年拉锯与融合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航拍的阴山,南面绿树成荫,北面寸草不生</p> <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的大巴到了远近闻名的哈素海,一下车大家都懵了,这是海吗?游客们大多数是新加坡来的,不要说看过太平洋、印度洋,就是乘坐飞机从南海上空也要飞三个小时。反正旅行社认认真真的安排行程,游客们也就认认真真地游览一番。小刘大概早就习惯了这种“集体懵圈”的场景,她解释说:“各位叔叔阿姨,先别怀疑导航——这里确实是海,只不过前面要加一个定语:‘高原上的海’。”她故意把“高原”两个字咬得特别重,好像这样就能把海拔一千米的空气压成咸腥的海风。见大家仍半张着嘴,她抬手往远处一指:“看,浪花!”七八台手机齐刷刷举起——其实是风掠过苇梢,万顷芦荡起伏,绿浪一层追着一层,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鳞光。苇丛深处,扑棱棱惊起一群水鸟,黑压压掠过湖面,像有人撒了一把黑芝麻。“这叫‘苇浪’,”小刘顺势补刀,“在咱这儿,比真正的海浪还金贵,一年只刮两季,错过得等明年。”</p> <p class="ql-block">小孙女在哈素海草屋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登上游船,欣赏着大西北的“海”,实际上应该叫湖。湖水比天空还要蓝,蓝得让人怀疑是不是把一整块宝石镶嵌在了草原的胸口。风从水面掠起,带着潮湿而微咸的气息,像远方捎来的问候。小刘举起小旗子,指向湖心那座隐约的芦苇岛:“那里,六月里水鸟最多。咱们一会儿乘游船过去,记得抬头看,鸬鹚贴着水面起飞的时候,翅膀会带出一条银线。”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眯眼望去,果然有星星点点的黑影在水面起落,像谁在蓝天上撒了一把活动的逗号。还没回过神,小刘又换了语气,神秘地压低声音:“不过,哈素海真正动人的地方,在日落。等太阳把湖水煮成一锅金汤,你们就会明白,为什么蒙语里叫它‘哈速亥’——‘黑水’的意思。黑不是颜色,是它深到能把所有光都吸进去。”</p> <p class="ql-block">夕阳下的湖面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突然,小刘神秘地指了指水下:“哈素海的‘原住民’,鲤鱼、鲢鱼,还有草原三文鱼。”大概在湖里逛荡了一个多小时,夕阳已经低到苇梢,湖面被拉成一条金色的跑道。风停了,浪也静了,只有远处传来几声悠长的鸟鸣——像谁在吹一支空了的牛角。船靠岸时,最后一缕阳光正落在湖心的小岛上。小刘变魔术似的从背后掏出几包塑封的“哈素海烤鱼片”,一人一包:“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真正的‘海’味,没有盐。”我问小刘:“哈素海只有三十二平方公里,为什么叫‘海’?”小刘回答:“可能草原太辽阔了,湖天一色,望不到边,牧人就把能倒映整个天空的地方,都叫做‘海’吧。就像你们新加坡人,把一小块绿地叫花园,把一座城市叫国家一样。”众人一愣,随即爆发出比先前更大的笑声和掌声。笑声飘在湖面上,惊起最后一批夜栖的水鸟,像撒向天空的一把黑色焰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