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自治”为笔,绘就养老安全新图景】</p><p class="ql-block">在西安养老康复中心(长安区中心敬老院)特困供养区域,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管理者”:他们是入住老人信赖的“自家人”,也是守护院区安全的“暖心哨兵”。由老人代表组成的资管会安全自治小组,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核心,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用行动诠释着“老有所为、老有所安”的养老温度。 </p><p class="ql-block">【一、自治筑基:让安全意识扎根生活每一处】“食堂的菜要煮软些,楼梯拐角的灯该换了……”每天清晨,资管会成员刘大爷都会带着笔记本,在院区里“巡逻”。这支由3位老人代表组成的自治小组,既是规则的“制定者”,更是安全的“守护者”。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织密安全自治网络</p><p class="ql-block">· 制度共商:围绕用电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高频问题,资管会牵头召开老人座谈会,共同制定《特困供养区域安全自治公约》,每日三查,用电安全、用水安全“零容忍”等细则,让安全要求从“墙上制度”变成“心中准则”。 </p><p class="ql-block">· 责任共担: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位成员包联5-8位老人,每日巡查房间用电规范、提醒日常安全;每周联合后勤部门检查消防设施、浪费粮食等问题,形成“发现问题即时反馈—限期整改”的闭环机制。</p><p class="ql-block">2. 资管会特别设立“安全互助岗”:行动不便的老人结对互助,年轻老人主动承担日常安全巡查;针对认知障碍老人,联合医护人员定期开展防走失、防烫伤等主题教育,让安全关怀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p> <p class="ql-block">【二、矛盾化解:让“家长里短”变成“暖心故事”】在养老院这个特殊“大家庭”里,生活习惯差异、邻里摩擦在所难免。资管会化身“和事佬”,用“耐心+智慧”搭建沟通桥梁,让矛盾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p><p class="ql-block">1. “三步调解法”:把矛盾化解在萌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主动介入,听清“心里话”:发现老人争执后,资管会成员第一时间介入,将双方带至“谈心角”,用“拉家常”的方式疏导情绪,避免矛盾激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规则先行,找准“平衡点”:依据《自治公约》,对宿舍卫生、作息时间等共性问题制定细化标准,用“制度说话”减少主观争议。例如针对晚间看电视音量纠纷,资管会牵头制定“错峰观影计划”,既保障个人需求,又维护公共秩序。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跟踪回访,筑牢“连心桥”:调解结束后定期回访,关注双方关系进展,必要时联合家属、医护人员介入,防止矛盾反复。2. “情感联结”:用真心融化“坚冰”资管会成员不仅是调解者,更是老人的“知心人”。</p> <p class="ql-block">【三、双向奔赴:让自治成果照进每一个日常】在资管会的带动下,老人矛盾发生率下降60%,形成了“有事一起议、有难众人帮”的和谐氛围。更令人感动的是,老人们从“被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用行动诠释着“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 “住在这里,就像住在自己家一样踏实。”资管会的实践证明,养老院的安全管理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激发老人的内生力量,让自治与共治同频共振,才能真正筑牢安全防线,守护最美“夕阳红”。 【以爱为墨,续写养老暖心篇章】从安全巡查的一步步脚印,到矛盾调解的一次次谈心。</p> <p class="ql-block">西安养老康复中心(长安区中心敬老院)是让养老服务工作者与老人携手前行的缩影。他们用自治的温度守护安全,用包容的心态化解矛盾,让每一颗“夕阳”都能在温暖的港湾里绽放光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安养老康复中心(长安区中心敬老院)让老人们在这个大家庭里安心、静心、舒心的享受着养老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