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就听说洪雅有个高庙古镇,一直未能探访。今夏,我因游览瓦屋山,居住雅女湖畔,得知此地距高庙古镇仅30公里,便驱车前往,赴一场久有的约定。</p><p class="ql-block"> 高庙古镇坐落在眉山市洪雅县西南的群山里。古时老街最高处曾有一座土地庙,“高庙”之名便由此而来。追溯其历史,秦汉时期它曾隶属于严道县(今荥经),到了明洪武四年(1317年),“高庙”之名正式确立,迄今已有七百余年。这里临近峨眉山七里坪,自古便是连接峨眉山与瓦屋山的交通要道,曾是商旅往来、繁华一时的驿站。古镇被群山环抱,林木茂密,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充沛,即便是炎炎夏日,也能感受到阵阵凉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驶近古镇时,外部的街道出乎意料地狭窄,好不容易才在路旁寻到停车位置。没有见到古镇入口的标识,只好询问当地人。循着指点,从一条毫不起眼的斜坡缓缓而下,几经迂回转折,踏入古镇老街。</p><p class="ql-block"> 古镇老街主要由禹王街、万顺街和花源街组成,呈“两横一纵”的布局,每条街道长约百米,因地势起伏,梯步相连,纵横交错。</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禹王街,两侧分布着不少店铺。街尾处有一个开阔的天井,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便坐落在一侧。这座会馆为清乾隆末年江西吉安商人所建,虽历经百年风雨,门楣上悬挂的三块匾额依旧清晰可见:“万寿宫”“万圣慈尊”“忠孝神谭”,字样苍劲有力,透着岁月的厚重。可惜大门紧闭,无法一窥内部结构,只能想象当年商贾云集、议事宴饮的热闹场景。</p> <p class="ql-block"> 天井里别有一番景致,有许多缸、盆排列,晒着色泽红亮的豆瓣酱,甚是好看。一旁的蔡记米花糖店铺前,店主正低头手工制作米花糖,有原味的、核桃味的、花生味的,忍不住买些品尝,果然香脆可口。</p> <p class="ql-block"> 禹王街的末端由过街楼与万顺街相接,两条街呈“丁”字形交汇。相较于禹王街的些许人气,万顺街显得更为静寂,不少门户紧闭。据说,由于新镇建成后,不少住户都搬迁去了条件更好的新镇,这里便渐渐冷清下来。</p> <p class="ql-block"> 沿着石阶往下走,便来到了最后一条街道——花源街。一些游人坐在临溪的茶馆里,喝茶歇息,感受那份悠闲自在、岁月静好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继续沿着花源街往前走,街尾处有一座横跨花溪河的“烈士桥”。这是一座铁索吊桥,桥面狭窄,两人并排走过有些困难。踩在木板上,桥身便会轻轻晃动。桥对面,一幢橙红色的吊脚楼建筑格外醒目,那是七烈士纪念馆,是为纪念1950年2月在剿匪和征粮中牺牲的七位烈士而建。馆前的“七烈士”雕塑庄严肃穆,让人不禁心生敬意,也为这片宁静的土地增添了一份厚重的红色记忆。</p> <p class="ql-block"> 花溪河溪水清澈,两岸绿树成荫,山谷中岩石密布,水流湍急,撞击岩石发出清脆的声响,一群人正在踩水。这里还可乘坐橡皮舟漂流,与山野溪流相伴相亲。</p> <p class="ql-block"> 听说山上有座寺庙,我便沿着七烈士纪念馆一侧的溪边小径向上攀登。小径旁松林茂密,阳光透过松针洒下斑驳的光影。蝉鸣声声,反而更显山林幽静。上山的石阶上布满了青苔,湿滑难行,只得小心翼翼地一步步挪动。行至半山腰,一座寺庙掩映在林间,那便是极乐寺。寺庙不大,有两幢大殿和几间附属建筑,寺内空无一人,香火缭绕,一片寂静祥和。再往上走就是二峨山,古佛顶刻有摩崖造像。</p> <p class="ql-block"> 离开极乐寺返回,沿着花源街临溪小径行走一段,又发现了另一座铁索吊桥。</p> <p class="ql-block"> 古镇保留着浓郁的明清风格建筑,古色古香。街道由青石板铺就,历经百年踩踏,石板已被磨得光滑温润。两旁是传统的木质建筑,屋檐紧密相连,抬头望去,天空被挤压成一道“一线天”。红灯笼高悬于屋檐下,随风轻轻摇曳,为古朴的街道增添了几分暖意。这些建筑多为一楼一底的民居,有的底楼作商铺或厅堂。青灰色的瓦片,雕花的窗棂,斑驳的木门,张贴的对联与门神,无一不透着岁月的痕迹。四合院的格局在这里随处可见,院内多有天井,阳光洒落其中。过街楼连接两条街道,既方便了行人避雨遮阳,又增添了建筑的层次感。</p> <p class="ql-block"> 街两旁分布着酒坊、酱铺、餐店、茶馆、客栈以及民居,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高庙白酒颇有些名气,镇上有不少售酒的店铺,漫步在街巷中,便能闻到空气中飘散着的缕缕酒香。这里的白酒制作工艺沿袭了传统古法,以当地产的优质高粱为原料,经过泡粮、蒸煮、拌曲药糖化、摊凉发酵、蒸馏取酒等多个工序,加上优质的水源,才能酿出醇厚的原浆,其制作工艺独具特色。除了白酒外,米花糖、老川茶、豆瓣酱、酱油、藤椒油、咸菜以及竹织品也是当地的特产。</p> <p class="ql-block"> 如今古镇老街的住户已不多了,剩下的老人仍在这里坚守,他们长期生活在此,习惯了古镇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古镇的美食也不容错过,羊肉汤、藤椒鸭、豆花饭、手搓冰粉等都是当地的特色。中午时分,找到了一家名为“龙门坎羊肉汤锅”的老字号店铺,店内吃客盈门,生意红火。来上一锅热气腾腾的羊肉汤,羊肉软烂入味,鲜美无比。</p><p class="ql-block"> 高庙古镇的面积不大,我用了近两个小时逛完。它与去过的许多古镇都有所不同,不属于旅游打卡地,没有刻意打造的网红景点,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没有如织的游人,更没有喧闹的吆喝。走在悠长的古巷中,光影在老建筑、青石板上移动变幻,时光仿佛停滞下来。这份质朴、安静与祥和,或许就是古镇最本真的样子,也是最动人的魅力所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