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很多年前,一位外地朋友来广州看我,我热情地邀他次日一同饮早茶。第二天上午,我带他走进茶楼,坐下便点了满满一桌广州有名的点心。朋友却有些茫然地看着我:“我已经吃过早餐了。”我纳闷地问:“昨天不是约了今早喝早茶吗?”他笑着解释:“我还以为你只是单纯请我喝茶呢。”这场美丽的误会,恰好道出了当年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差异,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广州人对“饮早茶”的热爱,远不止是一顿简单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 广州人对喝早茶的喜爱,深深根植于历史文化、地理气候、社会功能及饮食美学等多个维度。它不仅是岭南地区独特生活方式与人文精神的体现,更是广府文化的活态标本。饮早茶,早已超越了饮食本身,成为一种深植于血脉中的文化习惯和情感寄托。</p> <p class="ql-block"> 一壶茶、一支烟、一杯酒、一份报纸、一桌点心、一班茶友,一起谈天论地,家事国事天下事,对于广府人的饮茶生活来说,皆是赏心乐事。在茶香与点心交织的时光里,生活的节奏慢了下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悄然拉近。</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历史溯源:商贸基因与市井文化的交融。</b></p><p class="ql-block"> 广州作为千年商都,自唐宋起便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频繁的商贸往来催生了茶寮文化,码头工人与商贾们在清晨歇脚进食,茶水既能解渴又可充饥,逐渐形成了“一盅两件”的雏形。清代十三行时期,早茶更成为富商巨贾的社交方式,茶楼成了洽谈生意的场所,虾饺、烧卖等经典点心的制作工艺也随之精进并定型。清末民初,西关地区新兴资产阶级聚集,茶楼建筑融合中西风格,如广州酒家、莲香楼等,二楼设“雅座”供士绅品茗,底层“地厅”容纳平民,形成了各阶层共融的独特空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社会功能:情感联结与社交空间的载体。</b></p><p class="ql-block"> 周末早茶是广府家庭“三世同堂”聚会的重要场景,长辈为子女夹菜、晚辈斟茶时以叩指礼致谢,这一过程强化了代际间的情感联结。茶楼历来还是民间信息的集散地,从民国时期文人在此议政,到现代街坊谈论楼市股市,延续了“饮茶倾偈”的市民话语空间。比起正式宴请,早茶氛围更轻松,点心的“分享”属性也便于拉近距离,因此成为现代粤商谈合作的首选方式。即便现代生活节奏加快,茶楼仍保留“即点即蒸”模式,顾客在等待中点单、沏茶、聊天,形成了独特的“慢节奏”消费体验。2022年,“广府饮茶习俗”列入省级非遗,陶陶居等老字号通过开放式厨房、点心制作体验课程等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群体。</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精美点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广州早茶,传承古今的传统文化特色与底蕴。</b></p><p class="ql-block"> “得闲出嚟饮茶啦!”——这句广州人挂在嘴边的邀约,藏着饮茶文化最贴地的温度。在老广心中,茶楼从不是高高在上的去处,而是街坊邻里的“第二客厅”。大家认同,首先是那“水滚茶靓点心正”的实在:水要够烫,冲得茶香四溢;点心要新鲜,虾饺弹牙、烧卖饱满。在这里,饮茶不是客套,是“平靓正”的生活日常,是平民百姓都能享受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早茶市烟云弥漫的烟火气里,藏着广州市民对生活最热忱的爱意。那蒸腾的热气裹着点心香,茶盏碰撞的清脆声伴着街坊闲谈,每一帧都是对寻常日子的细细品味,把日子过成了有滋有味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 在广府地区,茶楼从来都是最熨帖的社交场。管它是人生大事还是日常琐事,往茶桌旁一坐,摸着温热的茶盅慢慢聊,最是合衬。一句“饮啖茶,食个包”,茶气混着点心香,话就容易说开,事儿也多半能在这茶香弥漫中妥妥搞掂。广府人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茶杯一碰,便成了最自在的交流天地。</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在广州饮早茶,你应了解一些习惯与本土文化。</b></p><p class="ql-block"> 在广州饮早茶时,广州人有个不成文的“餐前仪式”——烫碗筷,即便是喝早茶时也不例外。这可不是矫情,而是刻在广州人骨子里的习惯,用热水把碗筷洗一洗、烫一烫,心里才觉得更干净妥帖,完全不用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另外要留意的是,在广州的餐厅用餐,碗是专门用来盛食物的,而碟子则是放骨头、残渣的,可别弄混了它们的用途。对广州人来说,用开水烫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卫生习惯,成了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在饮早茶时,若有人为你斟茶,受茶者只需伸出食指和中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两三下,这便是饮茶时的“叩谢”礼,以此表达谢意。不过,这叩谢礼会因倒茶人的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p><ul><li> 长辈为你倒茶时,要五指并拢握拳,用手指最上端的关节轻叩桌面。</li><li>平辈为你倒茶时,食指和中指微微弯曲,同样用指尖关节轻敲桌面即可。</li><li>晚辈为你倒茶时,只需伸出食指,用指腹轻轻点触桌面。</li></ul><p class="ql-block"> 广东人的分寸感、规矩与礼仪,就这般巧妙地藏在这些细微之处。</p> <p class="ql-block"> 在茶楼饮茶时,若茶壶里的水喝完了,不用大声招呼服务员,只需轻轻拿起壶盖,将其斜斜地架在壶口上,这便是“揭盖续水”的暗号,服务员看到后就会过来添水。</p><p class="ql-block"> 要是茶楼人多,等了许久服务员还没过来,确实需要呼喊时,不妨用“靓仔”“靓女”来称呼他们,这样显得更尊重些,尽量别直接喊“服务员”。</p> <p class="ql-block"> 饮早茶早已超越了饮食的范畴,成为融合历史记忆、社会关系、经济形态的复合型文化实践,是广府文化的活态标本。在城市化与全球化的冲击下,早茶文化通过功能转型(如下午茶、夜茶兴起)、空间创新(社区茶艺馆)持续焕发活力,印证了岭南文化“开放务实、兼容并蓄”的精神内核。理解早茶,也就相当于解码广州这座千年商都的生存智慧与人文密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心语</b></p><p class="ql-block"> 在这烟火人间的漫漫征途中,我怀揣满腔炽热,以赤诚之心,坚定扮演着三重角色。</p><p class="ql-block"> 我是正能量的传递者,宛如明灯,无论置身何种黑暗,始终散发着温暖光芒。在他人被挫折绊倒时,我用鼓励话语、乐观态度为他们驱散阴霾,照亮前行之路,让希望火种延续。</p><p class="ql-block"> 我亦是热爱生活的信徒,把平凡日子过成诗。清晨阳光是生活的温柔馈赠,街头巷尾烟火气息是岁月沉淀的浪漫旋律。我沉醉于四季美景,痴迷于市井琐碎,用满心欢喜拥抱生活每一面,感恩每一个瞬间。</p><p class="ql-block"> 而最重要的是,我是一名追梦人。心中有梦,脚下生风,哪怕前路荆棘,风雨兼程,梦想彼岸始终熠熠生辉,牵引我一路奔跑拼搏。我以汗水为墨,以坚持作笔,在人生画卷上书写逐梦篇章,向着那片闪耀星空,永不停歇地奔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善良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