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艘战舰的名字叫“宪法号”,是一艘1797年在美国波士顿下水的战舰,至今还仍在服役中。从下面那张图片的形状上来看,很像一艘帆船,但它却是名副其实的铁船。由于战功卓越,被亲切的称为“老铁壳”。我们游览完位于普利茅斯的五月花帆船后,赶到这里已经是五点了。从网上查找的时间来看,应该是闭门谢客的时间了。我们出于对一艘以风帆做动力的铁甲战舰的好奇,心想过来看一眼即可,等找到了铁甲舰的位置已经5点半了。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参观。原来大概是因为放暑假期间,原本是5点下班又延长了一个钟,所以最后顺利地登舰参观。</p> <p class="ql-block">远远看去就是一艘帆船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看这个桅杆的骨架,都会感觉出它的风帆会相当结实和相当给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甲战舰的舰尾,怎么看怎么像一艘大帆船。</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甲舰景区的大门口。那上面写着“游客中心和宪法号战舰入口”。</p> <p class="ql-block">入口处说明牌的翻译。</p> <p class="ql-block">在离大门不远处还有这样一个牌子,点明这里通向波士顿自由之路。那一个《在波士顿寻找自由之路》的美篇,就说过,自由之路起点是波士顿公园,终点就是这艘铁甲舰。</p> <p class="ql-block">其实以上这些牌子的翻译都是后来制作的,当时只是拍了下来,不明所以,也没搞明白还能不能进去。是入口处保安亭的战士不停地招呼我们,“please, please(请)”我们才知道是可以进去的,然后根据他的指引进入了安检大厅。简单地检查了一下,就给我们放行了。我们觉得特别幸运!本来就是想过来看看这艘战舰的外貌,没想到现在可以进入景区,上到战舰里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铁甲舰甲板上为游客服务的士兵在这个帐篷底下值班,“旧铁甲舰”的意思是说明这艘战舰就是原汁原味的原型,而不是复制的。我们前面参观过的“茶党船”和“五月花号帆船”都是复制品,这一艘船却不是复制品,就是200多年前建造时的原始战舰,我们惊叹于它200多年来居然保养的如此完好!</p> <p class="ql-block">先跟着我的镜头来仔细看看这艘号称永不沉没、永不退役的铁甲战舰的大概其的模样。由于没有事先打过什么草稿,都是边想边说,所以解说是断断续续,甚至还有不太正确的地方。这个视频画外音中,讲到甲午战争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用的还是木船?经过查找资料,发现甲午战争的时候,北洋水师是铁壳船蒸汽动力,但是日本的舰队却有不少是木质舰船。毕竟这艘铁壳战舰是300多年前的,那时候铁甲舰很少见,那么100多年前,铁船应该就很普及了,不知道日本当时是不是为了凑更多的船只来打仗,而征集了民间的木船。</p> <p class="ql-block">只见桅杆林立的甲板上,数十门大炮分列在船舷两边。</p> <p class="ql-block">下到甲板下的船舱里,感觉排列的大炮更多。大概叫做武器装备舱比较合适。</p> <p class="ql-block">第二层船舱里的大铁炮,都将炮筒伸到了船舱外面。</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视频进一步说明了炮筒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船舱中间还摆放着数挺高射机枪,还有一些炮弹,简直像一个小型武器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拍这张照片的时候,还不知道这个大铁球是干什么的,后来在旗杆旁边的大炮旁边看到了一堆这样的圆球,才明白这就是炮弹。</p> <p class="ql-block">连会议室里,也有两尊大炮蹲立两侧,将炮口探出船舱。</p> <p class="ql-block">这是甲板下面的武器装备舱的一个比较详细的视频。</p> <p class="ql-block">再下一层船舱,则是士兵们生活的地方。为了节省空间,士兵们睡得床铺全部都是吊床。看来这是一种非常节省空间的睡眠设备,但睡在上面能舒服吗?我曾经在澳大利亚悉尼的移民博物馆里看到过这种装备,那是为被运来的犯人们准备的。这层船舱里有两幅画,带有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一幅画的文字说明了当时战舰上士兵们与老鼠为伍的艰苦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尉宿舍的说明,一方面说明了这些军官的来源;一方面也说明军官们还是可以比较放松地生活。</p> <p class="ql-block">士兵休息处的说明牌上镶嵌着一块由美国海事协会颁发的铜匾。</p> <p class="ql-block">这是下到二层生活舱的一个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是铁甲舰的功勋角。</p> <p class="ql-block">一艘铁甲舰的模型,是由目前风行的乐高玩具拼装而成。</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直在这艘战舰上流连到他们下班,并目送下班的士兵返回旁边的宿舍。</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参观,我们才有时间悠哉悠哉的去浏览铁甲舰周围的光景。这幅画着老铁壳战斗状态的画面,看上去像极了鼓满了风帆的大帆船。</p> <p class="ql-block">这个桅杆模样的国旗旗杆下面,有两个纸质的守护士兵模型,应该是真人拍照制作的,所以远看特别像两个真的士兵。看来人口稀少的国家为了解决人手不够的问题也会想出很多办法,这也不失为一种节省费用的好方法!</p> <p class="ql-block">两个士兵模型中间有一块碑刻,从上面的文字来看,这是一个纪念碑来的。</p> <p class="ql-block">旗杆旁边还有一尊大炮和一堆炮弹,看来当时船上的大炮用的炮弹就是这个样子的。</p> <p class="ql-block">根据一位美友的提议,再补充一点网络上查来的资料:宪法号铁甲舰(USS Constitution)在历史上立下多项战功,主要涉及以下战役:</p><p class="ql-block">美法准战争(1798年)</p><p class="ql-block">作为美国早期海军主力,宪法号在美法短暂冲突中表现突出,成功保护了美国商船免受法国海军威胁。 </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巴巴里战争(1801年)</p><p class="ql-block">该舰在北非海域击退巴巴里海盗,保障了美国商船的航行安全。 </p><p class="ql-block">1812年美英战争</p><p class="ql-block">宪法号在战争中参与40余次海战,尤其在特拉华湾战役(1813年)中击沉英国军舰“塞拉皮斯号”,成为该战役转折点。其独特的木质结构与厚重装甲使其在面对优势敌舰时屡次全身而退,被誉为“老铁甲舰”。 </p><p class="ql-block">后续服役表现</p><p class="ql-block">宪法号至今仍作为现役军舰存在,虽未参与二战等现代战争,但其作为美国海军象征的象征意义延续至今,被视为拼搏与胜利的化身。</p><p class="ql-block">“宪法号战舰”在1812年美英战争中一举成名。1828年7月,“宪法”号退役了,政府决定拆解该船。但是诗人奥利弗·赫尔莫斯的诗《老铁甲》使得这艘船被保存了下来,现停泊于波士顿。</p><p class="ql-block">“宪法”号是美国海军的第一艘自己生产的战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役军舰,服役时间与美国海军的历史一样长,而且永不退役。现时舰上有60名现役海军士兵,他们的任务被海军列入“特殊勤务”来安排,平时停在波士顿查尔斯顿军港作为军事博物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历了数次大修和平时的细心维护,该舰一直都可以航行,并经常在全国巡回展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