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煤油灯

秋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不知三姐还记得不?那盏煤油灯断裂的故事。我的记忆有些模糊,记不清是那年那月那天的事了。但我却清晰地记得是寄居在舅舅家发生的事情。六七十年代,乡镇与农村没有电灯,家家户户夜晚都是用煤油灯来照明的。因为贫困,我们家就只有一盏煤油灯。如果要转换房间,就只有小心翼翼地拿着煤油灯慢慢地行走,生怕把灯摔坏了。但怎么注意,也有大意失荆州的可能。因为煤油灯是玻璃做的,灯罩特别容易损坏。没有灯罩的时候,你会看见一束红里带黑的光柱在房间里萦绕,鼻孔就会慢慢吸收,形成黑洞,用手一抹全是黑色。为了节省煤油,父亲常常会叮嘱我们把光线调暗一些,光线的明暗用手轻拧。好的是那时没啥作业,从未有过在煤油灯下读书、写作业的场景。我们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四合院,有一半的地方是我们祖辈的家产,因外公外婆是地主的成分,解放初期被政府没收后分配给远房的舅舅家了。远房的舅舅爹妈死得早,与我父亲关系不错,就免费让我们居住了七八年。房屋很宽敞,加上隔楼差不多有四五间,童年的好多记忆都留那儿。</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小时候的我胆小得很,到了夜晚的暗处基本是闭着眼睛走路,生怕遇到了鬼。只因邻居家的人常常说我们住的房子有鬼,还有吊死鬼,扮着口吐舌头的样子,吓得我晚上都提心吊胆的。好的是父亲是无神论,教育我们要勇敢,不要相信邻居说的瞎话。慢慢地我们也就无视了邻居吓我们的鬼话,因为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鬼,也不知道鬼长啥样。倒是有一天傍晚,我进睡觉的房间拿煤油灯时,一不小心没拿稳,灯从桌子的边沿滑倒了地上,可能是地面比较软,玻璃状的灯竟然没有摔碎,只是从中间断裂了,煤油也只撒出了一点点。我害怕得不知所措,第一个想法就是想逃避责任,不要让父亲知道是我弄坏的。我把断裂的两节捡起来接在一起,只要不碰,看不出损坏的痕迹。心想,谁先碰便是谁的责任。谁知第一个碰灯的是三姐,三姐怎么也不承认是她弄坏的。我也狡辩地说不是我弄的。弟弟也说不是他弄坏的。父亲说奇了怪了,你们都没弄坏,难道是我弄的?看到父亲严厉的眼神,我心慌了,最后只好承认了是我的所为。心想,要打要骂随便。没想到父亲听后并没有责怪我,而是慈祥地对我也是对姐弟们说:“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值得表扬,人人都会有做错事的时候,今后小心点便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诚实做人,诚信做事。”也许是父亲潜移默化的教育,我们姐弟五人不仅具备诚实、守信的好品德,吃苦耐劳的精神也逐步养成。</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断裂的煤油灯是藏在时光里的记忆,也是我成长路上不可忘怀的知错能改的典型案例。从不诚实、想推卸责任到责任担当和勇于承认错误的转变,这是父爱的力量,是教育的必然。父亲的人格魅力一直都在影响着我,好似一盏闪亮的灯塔指引我前进的航程,即使遇到风浪,也能坦然面对。在人生的长河中“诚实做人,诚信做事。”的谆谆教诲常常在我耳旁响起,让我在惊涛骇浪的人生中寻得心灵的纯净。岁月几十载,不负光阴和少华,心安理得度人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文/秋雨</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图源/网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编辑/秋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