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桥畔的回眸

娄荣生

<p class="ql-block">一别校园六十载,却时常让我梦绕魂牵,美丽校园里的树木花草,校园外对面的田园农舍,古朴秀气的高亮桥,河水的清波涟漪,仿佛是我心中久藏的一幅水墨丹青。原来学校门口的汽车站名字是头堆村,现在是北京交通大学站,我们原来的学校已经并入北京交大,听说已经成为该大学的电力学院。听女儿说院长是她在华北电力大学读研究生时的校友。有一次我走进了原来的校园,看到原来的学生宿舍楼、化学馆及办公楼的建筑好象都依旧在原地原样。大操场也依然如故。触景生情,不禁想起同学们往日的青春活力笑语风声,不由吟出"昔日少年童,今朝白发翁,朗朗照同窗,多少好音容。“有一年我和同事俩人去呼和浩特开会,当时火车票很难买,学校钱万里老师当时担任电专的宣传部长,(咱们学校一度改为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想办法给我们弄到一张票,因为我持有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记者证,到火车上能即刻补票,出行就没有问题了。我们取票时钱老师还招待我们一顿,真是盛情难却,至今谢意犹存。当年上学时出了校门向南穿过田间小路,直达高亮河的土路上,那路好像也算是河堤吧。再往西就去往五塔寺紫竹院。河岸对面是动物园,河上有座小桥,直通动物园的小北门,这河岸是我们经常去游逛的去处,有时晨练也来这里。如果是夜晚,土路上会铺有很多大蚯蚓,河岸北面有水田,有菜畦,农舍田园,还真有几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景像。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很少在此,记得只有一次工宣队的张凤仙师傅带着去了这里,好像是帮着种菜笋。那位张师傅还在空间给大家唱了一段样板戏。在学校夜里醒来,就会到动物园传来的虎哮猿啼,不知有多少夜行动物的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置身于山林之中。</p><p class="ql-block">多少个星期天的早晨我都会出校门,走过高亮桥,沿着河边去德胜门,去德外大街的爷爷奶奶家。一路上看着桥下河水柔婉,远处驶过来的16路公共汽车,那时这路公共是大鼻子汽车,车门开关还要靠人力操作,挺别具一格的。故地重访,早已是今非昔比,几乎不敢相认了,但却挡不我对往昔情景的回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