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电力大学入学记:开启新程 邂逅吉林(3)

童年的仙人掌

<p class="ql-block">东北电力大学入学记:开启新程,邂逅吉林</p><p class="ql-block"> 历经一天一夜,跨越千山万水,行程两万五千里,我们终于从西北抵达了大东北的吉林。</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中,松花江和雾凇一直是东北最美丽的风景。当我们乘坐的绿皮火车缓缓停下,还未走出出站口,便能看到一列列出租车整齐排队,宛如等待出征的战士,这与我们原本打算乘坐公交的计划不同。儿子提议坐出租车,成了他对这座城市的独特初印象。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相当不错。</p><p class="ql-block"> 出租车上,司机热情地与儿子交流着吉林这座城市,言语中满是对家乡的赞美。我和妻子坐在后座,一边聆听他们的对话,一边透过车窗欣赏着窗外掠过的花草树木与街边店铺。这座城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干净而舒适,处处透着东北特有的豪爽与质朴。</p><p class="ql-block"> 不久,出租车将我们送到了东北电力大学的校门口。一块横卧的巨大石头上,“东北电力大学”六个苍劲有力的黑色大字凹刻其中,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校门口,新生与家长们纷纷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人生重要时刻。我们下了车,将手机递给一位陌生男子,请他帮忙为我们留下这一珍贵瞬间,希望这份记忆能永远留存。</p><p class="ql-block"> 儿子通过手机联系了班级里早到的同学来帮忙。十几分钟后,一位腼腆的男生从偏门走出,他话不多,默默帮我们推起皮箱,在前面带路。漫步在校园里,我心情格外愉悦。道路两旁的老柳树,目测已有七八十年的树龄,它们就像忠诚的卫士,见证着学校的岁月变迁。我轻轻抚摸着这些柳树,仿佛能感受到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与希望,心中默默祈愿,在未来的四年里,它们能为儿子遮风挡雨,庇佑他茁壮成长。</p><p class="ql-block"> 校园里,迎接2025级新生的横幅与彩门高高挂起,营造出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一只黑色的猫咪睁着金色的眼睛好奇地看着我,它毫无惧意的模样,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信任,这也成为了我今年秋天收到的第一份惊喜。</p><p class="ql-block"> 在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第五学生公寓。楼管阿姨认真地为我们登记信息,随后一位大三的学长代替老师,引领我们入住宿舍。宿舍在一楼,里面十分干净,比我们想象中好很多。宿舍是上下铺的布局,共有六个床位。大哥昨天打来电话,说要给孩子抢个好床位,然而床位早已贴上标签,一切已成定局,与早晚并无关系。儿子被分配到进门右手边的高床,虽然不是最理想的位置,但我们也欣然接受,毕竟这也是一种缘分。儿子从皮箱里拿出枕头和床单,床垫是绿色的,很厚,看来无需再增添褥子了,我踩着爬梯上去,躺在床上闭眼感受,哼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p><p class="ql-block"> 宿舍门上的锁设计十分贴心,只需记住密码,打开盒子就能拿到钥匙。楼管阿姨笑着提醒:“孩子们容易丢钥匙,这样设计就方便多了。”儿子在解锁时,嘴里还念叨着:“这设计,真是天才!”</p><p class="ql-block"> 安置好行李后,我们前往快递收放处取东西。这里的快递数量众多,但摆放得井然有序。大家各自寻找自己的包裹,不用担心会有人拿错或拿走他人的邮件,因为每一个角落都在监控之下,这也让我们感到十分安心。</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儿子去办理报名手续,我和妻子则在学校周围寻找旅店。然而,我们找了一个多小时,却一无所获。如今正值开学季,学校周边的旅店一房难求,老板们的要价也高得离谱。一位旅店老板甚至要求至少住三天,否则就不接待。对于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我们感到十分气愤,坚决表示宁愿坐出租车去远一点的地方找旅馆,也不愿助长这种不良风气。</p><p class="ql-block"> 最终,我们乘坐出租车二十分钟后,找到了一家旅馆入住。起初考虑欠妥,儿子也没有经验,十二点后如需续租还要额外支付五十元。后来仔细想想,明天还要去学校看看,住在宾馆里实在是浪费时间,于是便想退掉下午的三个小时。可当我们提出这个请求时,老板的态度立刻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说了一大堆理由拒绝退款。儿子倒是很爽快,觉得不退就算了,而妻子却对此耿耿于怀,我和儿子则认为是我们自己考虑不周,老板不退钱也是情理之中。</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和妻子决定去看看松花江。站在松花大桥上,江风肆意地吹着我的卷发,钻进嘴角。我曾走过武汉长江大桥,也游览过南京长江大桥,家乡的黄河铁桥更是熟悉,但此刻眼前的松花江,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广阔与宁静。碧水泛起层层涟漪,燕尾轻点江面,大雁三五成群地飞过,只有喜鹊在江畔的枝条上欢快地喳喳叫着。远处,水面上不时有鱼儿露出头来,岸边还有光着屁股的孩子在水中嬉戏,充满了生活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之后,我们打算步行寻找一个公园,却意外走进了一片烂尾楼区域。这里野草丛生,一片荒凉。妻子看着这些野草,一本正经地叹息道:“这么好的草啊,可惜现在没驴了!”她那认真的样子,让我哭笑不得,心中却也涌起一丝对过去岁月的怀念,联想到家乡的烂尾楼,或许全国的城市都一样,到处都有许家印的影子忧伤着人的心灵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我们在吉林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足迹,也对儿子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未来的四年,这里将成为他的第二故乡,而我们也相信,他一定会在这里茁壮成长,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