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秦岭北麓…分布着大大小小,幽深而静谧的山谷,它们被泛称为“秦岭七十二峪”。每条峪口都有自己神秘的特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沟峪</b>,属于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纵深15公里,在少华山东侧。明清两代的志书中,沟峪之“沟” 字没有“三点水”,而是带木字旁的“构峪”,其时峪内遍地生长的构树有关。后来人们将构字写成沟字,再后来因沟里野樱桃树多,又改为樱桃沟。</p> <p class="ql-block">沟峪水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座中型水库,蓄水由沟峪河溪流注入而成,雨水丰沛时,库水盈满,是华县七大河流之一。随着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村民们都陆续搬到了山外新居,但过去的房舍仍在,遗址便成了沟峪里独特的人文风景。</p> <p class="ql-block">樱桃沟的樱桃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时期栽种的,已是几十年的老树。赋予这道过去构树丛生的山谷以甜蜜的味道。除了樱桃,沟峪里还生长着大量的核桃、柿子等果树,以及花椒等林特产业。</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一条纵深长达十几公里的山谷,沟底流淌着一条清澈的溪流,蜿蜒直通沟底的水库。行走其中,山路蜿蜒,溪水潺潺,林木茂盛,让人享受幽静的氛围,沿途随处可见废弃的村舍茅屋,石磨点缀的小院,依旧向人们讲述着往日的故事,承载着过去历史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桥峪</b>,位于渭南市华州区大明镇,古称乔谷、王乔谷、太公谷、招谷,今称乔峪,又称桥峪,桥峪口海拔764米,桥峪河(遇仙河)历史上曾叫过符禺水、乔谷水、招水等…属于渭河的一级支流。</p> <p class="ql-block">桥峪,远远就望到巍峨壮观的桥峪水库,是华县1969年修建的,全县十多万人民聚集桥峪口,全部靠人力作业,历时4年完成主体工程,水库最大库容854万立方米,至今仍是华州重要的水源地,滋养着一方百姓。</p> <p class="ql-block">桥峪目前还处在未开发的状态,自然风光秀丽,生态环境近似原始。这里水丰草盛,河水清澈见底,峪内峰峦叠嶂,奇峰如林,幽谷曲折,深峡剑开。有陕西东部最高峰——草链岭(海拔2646米)</p> <p class="ql-block">秦岭72峪之桥峪,不但风景优美,而且人文底蕴丰厚,桥峪”这个名字据说就与闯王李自成有关,相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兵败长安,撤退到这个峪口时,峪水挡道,先锋部队便在此峪道搭起无以数计的桥,使起义军成功撤退,桥峪便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在200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大明镇桥峪村桥峪栈道遗址的发现,是关中东部首次发现的大型栈道。桥峪古栈道遗址位于峪道内东侧,沿桥峪河东岸呈断续分布状,分别为楔形、方形和圆形。栈道已毁,仅存85个栈孔。专家称,这条栈道是汉朝至元朝华县经过桥峪来往今金堆镇和陕南洛南县的一条交通要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