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西安,一是想多些时间陪孩子,让她感受家人的脉脉温情;二是想和孩子一同走走,沉浸式体验这座城市的人文地理;当然,西安的特色美食也绝不能错过。😊</p> <p class="ql-block"> 8月25日,按照孩子提前备好的攻略,我们先尝西安美食,再开启秦岭环线自驾游。临近正午,我们直奔长安大牌档,打卡当地特色——毛笔酥、妃子笑、长安葫芦鸡次第上桌,瞬间勾起食欲。 那套“文房四宝”造型的点心格外精致,拿起“毛笔”蘸着“墨汁”咬下,酥香在嘴里散开,再抿几口清甜的“墨水”,竟真有种“腹有诗书”的趣味。“妃子笑”更像件艺术品,颗颗“荔枝”栩栩如生,让人舍不得下口。吃着美食,耳边还伴着“大唐歌舞”,吹拉弹唱轮番上演,我忽然懂了:这座千年古都能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正是因为它的文化底蕴藏在这些细微的体验里,自然而然地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饭后,我们正式出发,驶向秦岭环线。</p> <p class="ql-block"> 刚驶入环线,眼前的景色就让人眼前一亮:200公里的路程里,满眼都是浓得化不开的绿——葱葱郁郁的绿、层层叠叠的绿,绿得饱满、绿得纯净,连带着疲惫的身心都被这片绿悄悄治愈了。</p> <p class="ql-block"> 山间云雾缭绕,丝丝缕缕地缠在秦岭山脉间,一路相伴。秦岭本身雄伟壮阔,像家里的顶梁柱,稳稳扛起所有风雨;而柔缓的云雾,又像温柔的女主人,聪慧娴静,能抚平家人的疲惫与难过。这般山与雾的相融相依,着实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循着淙淙水声和清脆鸟鸣,我们在一处泊车较多的地方停下,踩着大小不一的石头走到峡谷边。溪水潺潺流淌,遇到大石块就绕个弯,溅起细碎的水花,笑着、跳着奔向远方。游人也都透着惬意:有人举着相机拍照,有人躺在折叠椅上闭目养神,还有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自助烧烤。望着眼前刀劈斧砍般的自然奇观,我掬起一捧泉水抛向空中,水花落下时,笑声也跟着在山谷里散开。真希望时间能停在这一刻,远离尘世的喧嚣,只享受这份自在与愉悦。</p> <p class="ql-block"> 车子继续在蜿蜒的山路上行驶,不知不觉就到了秦岭顶。这里立着一块“西万公路水毁抢险修复纪念碑”,站在碑亭下,看着碑上的文字,对建设者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抬头极目远眺,层层远山都收在眼底,“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感涌上心头;可一阵秋风吹过,又让人真切体会到“高处不胜寒”。想来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位置都有好有坏,机会与挑战总相伴而行。不管是身处低谷的迷茫,还是站在高处的风光,只要从容面对、踏实往前走,就是最好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一路向前,路边的凌霄花开得热烈,紫薇花绽得奔放,为厚重的绿色添了几分灵动,让旅途更显鲜活。</p> <p class="ql-block"> 环线沿途能看到村镇、学校,还有零星散落的民居。走着走着,“两棵树”客栈忽然出现在眼前,我忍不住凑近看——原来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两棵枣树”,倒让人笑出了声。客栈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惠风和畅”四个大字格外温暖,我赶紧停下脚步拍照,把这份偶遇的美好定格下来。</p> <p class="ql-block">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迎着夕阳往西安返程。这段秦岭环线之旅,像一场短暂的“返璞归真”,让我们暂别了城市的喧嚣;回到熟悉的生活里,那份来自自然的治愈与家人相伴的温暖,却会一直留在心里,成为往后日子里的小确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