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荣 东 《 论 “草 根”》

青枫驿

<p class="ql-block">语文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历史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史荣东在复旦大学</p> <p class="ql-block">作者史荣东在复旦大学</p> <p class="ql-block">论 “草 根”</p><p class="ql-block">史 荣 东</p><p class="ql-block">孔子</p><p class="ql-block">父亲名纥,为一名武士,以勇力著称。颜氏有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颜徵在时年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悬殊,两人为婚于礼不合,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怀孕,故谓之“野合”</p><p class="ql-block">孔子三岁时,其父叔梁纥病逝。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带孔子回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穿丧服去赴宴,被季氏家臣阳虎拒之门外。孔子管理畜牧,因小时候生活艰难。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升为鲁国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p><p class="ql-block">孔子五十五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过郑到陈国,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候弟子来寻找,被人嘲笑,称自己颓丧的样子如同丧家之犬。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开办私人学校。</p><p class="ql-block">孔子早年为谋生计,曾从事吹鼓手工作,通过演奏乐器(如匏)为他人办丧事. 说明孔子出生贫寒,全靠自己奋发学习,“三人之行必有吾师”终成大家。他开办了第一座民间大学,广招学生,有贤人七十二,门徒三千。孔子之所以成为“万世师表”,是他学生把孔子讲过话回忆整理出来,有了《论语》、《大学》、《中庸》《礼记》。孔子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但这些典籍的整理与传播主要依赖其弟子及再传弟子的传承。可以说,是孔子学生把孔子抬上“万世师表”光辉千秋的“至圣至尊”的高位。</p><p class="ql-block">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中国大变革,往往是“草根”推动历史发展,陈胜吴广揭杆而起,刘邦建立大汉,朱元璋建立大明,可以说,没有一个朝代是“知识人”建立的。现在的“知识人”自视为“世界光辉灯塔”没有他们世界一片黑暗。</p><p class="ql-block">现在加入戏剧家协会,只收圈内人,即从事戏剧工作的人员,并拥有高级职称。“草根”作者即使在全国多次获奖,都被排斥加入会员之外。他们标准是:</p><p class="ql-block">1、古代进士及第。</p><p class="ql-block">2、现代正规大学毕业。</p><p class="ql-block">古代戏曲家:</p><p class="ql-block">关汉卿出生于金末,由于出身医户家庭。</p><p class="ql-block">郑光祖曾为杭州路小吏。</p><p class="ql-block">汤显祖万历十一年(1583)中进士。</p><p class="ql-block">现代戏剧家:</p><p class="ql-block">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没有进大学。</p><p class="ql-block">田汉、1912年,就读于长沙师范学校。1916年考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p><p class="ql-block">欧阳予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p><p class="ql-block">老舍、1930年—1936年期间,老舍归国赴齐鲁大学任教。</p><p class="ql-block">其实,戏剧创作与学历没有成败得失关系,戏剧创作,一是兴趣,二是专研戏剧创作方法,三是创作悟性。</p><p class="ql-block">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曾公开表示自己“不过是个戏子”,这种自谦的表述源于他对演艺行业的深刻认知。</p><p class="ql-block">戏子要有高级职称,没有高级职称就不能写戏?我怀疑是不是“知识人”专了“草根”政?</p><p class="ql-block">本人由于出生贫寒,从小进不了学校,读不起书。居委会干部认为我老大不小了,与附近学校联系,叫我进校念书,下得铃响了,“知识人”把我叫去说:你家困难,三元学费可免,三元书费必须交。因为交不起三块钱书费被拒绝在校外。,</p><p class="ql-block">扫盲班开始啦,我和叔叔婶婶一起扫盲,几个月过去了,非常兴奋地拿到了扫盲毕业证书,就是这次扫盲,我认识不少字,为我几十年的写作打下基础,如果没有扫盲,说不定是个睁眼瞎子!</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我认识字,70年来我出版、发行300多万字作品,从小说到散文,从诗词到曲、赋、联,从话剧到舞台剧什么都学,什么都写。有的在全国获奖,九场昆曲《南冠剑》获“曹禺杯”提名奖,获南充市文方旅局和西华师范大学一等奖,并永久收藏。九场历史剧《天降大任》获第一届“黄鹤杯”优秀奖。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选入建国大事纪,被教育部选为教课书,补了上海“文化大革命”的白。散文《荷塘晨色》被教育部选为中学教课书,十多年各省市中学普篇应用。试问,这些有多少“知识人”能及?这些“知识人”唯我独尊,把圈外文凭视为草芥,以圈识人,这是不是数典忘祖?</p><p class="ql-block">我以为、知识分子分为两类:</p><p class="ql-block">一、精英知识分子,他们不断进取,心系天下,关心百姓。</p><p class="ql-block">二、“知识人”,他们自视伟岸,目空一切,藐视百姓。</p><p class="ql-block">本文不是自我表榜,而是为“草根”正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八十三岁</p> <p class="ql-block">作者研究员证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研究员证书</p> <p class="ql-block">作史荣东获一等奖证书</p> <p class="ql-block">作者史荣东长篇小说</p> <p class="ql-block">作者史荣东昆曲《南冠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