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吉林市,是我从学生(株木山邹家坪学校初四班)当兵入伍、踏入人生职业起步的地方。这里还是个人良好三观、(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根基。当现在,步入古稀之年,笑看子孙幸福、服务家中锁事,快乐生活的时候;当回忆往事,书写人生经历、评判人生走向的时候,回头展望一下,会能心明眼亮的除掉不应有的个人身上的伪劣,弃其糟粕、取人生精华,笑对未来的朝朝暮暮!让自己快乐,还家庭充实。<br> 1970年12月至1974年上半年本人在吉林市当兵。那是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那是热血沸腾的青春年华!<br> 这一段人生起步时烙在脑海的中国红,永远值得回望。<br> </h3> <h3>吉林市简介</h3> <h3>上世纪七十年代吉林市老图片</h3> <h3>吉林市小丰满水电站图片</h3> <h3>两位班长</h3> <h3>陈正炳</h3> <h3>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h3> <h3>八路军、新四军的宗质和服务目标。</h3> <h3> 人 生 起 步</h3> <h3> 吉林市,陈正炳从株木山邹家坪学校初四班学生当兵入伍、走向社会第一站(1970年11月至1974上半年)。<br> 注:74年下半年吉林市驻军46军与江苏徐州驻军68军换防,我们138师到了江苏新沂,我76年3月复员。<br><br> 回首往事,日子中全是班斓的光影,回忆的屏障中曾经心动的声音已渐渐的远去!那段时间,我16岁到20岁,这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行成的关键期,也决定了未来一生的走向。经历了从盲目单纯无目标、到有理想有抱负有信仰、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人生成长期。<br> 新兵连生活:带我的是齐文华班长,也是代理排长,他是68年入伍的老兵,思想进步,工作积极扎实,带兵有方,以身作则,对新兵严格要求,又体贴入微。面对新兵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思想教育,军事训练,以及适应部队生活上的一些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英雄主义教育,苦乐观的教育),此间我们参观了小丰满阶级教育展览馆、日本残害中国劳工至死的万人坑;学习讲述珍宝岛战斗英雄的英雄事迹;讲述苦与乐的辩证关系。那时讲:部队是大学校,革命的大熔炉,实至名归。在我们面前已经没有了吃不下的苦,家乡吃大米,在部队吃高粱米饭,没什么,手榴弹我只投十几米,日夜练,从十几米猛练到考试40米。新兵也都很积极,很快适应了北方的生活,溶入了部队集体。<br> 班长是镜子,不断的做好自己,下老兵连,我分到了炮兵指挥班,班长孟庆吉是69年老兵,指挥班有有线电话兵两个和方向盘仪器测绘兵三个(函班长),都是老带新,1971年我们就由孟班长带领我和何军上团部集中训练,孟班长特别能吃苦,特别爱自学,军事技术也特别过硬,测绘计祘,地图上定点,都是全团最优秀的,字写得特别好,我俩睡一张床(两单人床并在一起)他经常自学到深夜,回连队后,指挥班五人一间房,他更是整天忙碌,训练、自学、参加连队集体活动,晚上还总是搞一部收音机拆了再装,反复进行,我就是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成长,回连队只有几个月,我就入了党,1971年拉练我表现突出被团嘉奖,(全团只有十人)后又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连队只有我一个)。<br> 1972年,我调到了师警卫连九班(师首长警卫员)73年初任九班付班长。至到1976年三月复员。 <br> 我所跟的师首长,都是新四军、八路军身份,都是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首长。他们一身正气两䄂清风,心里装着的是人民群众,装着的连队指战员。虽身居高位,确始终以普通一兵出现在连队指战员中间,用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的宗旨。我与首长相处,形影相随几年,脑子里就有了老首长那种品格的印迹!干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了我思想、行动、工作的全部。也因此有不为名,不为利,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的工作经历!就这样,至到退休了,我都是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br> <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