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艺术品鉴赏—— 20世纪中叶黑珍珠宝石珐琅彩雄鸡18K金胸针

傅学岐

<p class="ql-block">  这件1960年代的雄鸡胸针是高级珠宝艺术的典范之作,以18K金为骨,珐琅为魂,宝石为韵,完美融合了多种传统金工技艺与大胆的色彩美学。雄鸡通体采用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通过金工揲打工艺塑造出肌肉饱满的体态,鳞片与爪尖的刻画纤毫毕现,展现出工匠对自然形态的深刻观察与再现能力。整体造型采用拟态化设计,通过金工与宝石的共鸣,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生灵意象。</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中叶黑珍珠宝石珐琅彩雄鸡胸针</p> <p class="ql-block">  20世纪中叶黑珍珠宝石珐琅彩雄鸡胸针</p> <p class="ql-block">一、工艺特征</p><p class="ql-block">1. 多层俏色珐琅工艺</p><p class="ql-block"> 胸翎处红绿珐琅以掐丝填充技法形成鲜明对比,釉料饱满无瑕,历经岁月仍光泽莹润。</p><p class="ql-block">2. 立体金工雕塑</p><p class="ql-block"> 鸡腿采用传统揲打工艺,通过锤錾刻出细腻鳞片纹理,爪部锐利,姿态充满动态张力。</p><p class="ql-block">3. 密镶宝石镶嵌</p><p class="ql-block"> 冠部14颗红宝石采用雪花镶工艺紧密排列,尾翎绿松石与红绿宝石形成几何式分布,体现新艺术运动影响下的自然主义装饰风格。</p> <p class="ql-block"> 当代同题材饰品</p> <p class="ql-block">二、文化寓意</p><p class="ql-block"> 雄鸡在东方象征光明与吉祥(一唱天下白),在西方则代表勇气与机警。黑珍珠材质的运用颇具巧思,既模拟雄鸡黝黑发亮的羽毛,又因其天然虹彩赋予作品动态光影变化。五齿金冠暗示"五德"(文、武、勇、仁、信),九片尾翎则暗合"九重天"的极数之道,西方珠宝语言与东方哲学在此完美融合。红绿宝石的碰撞既是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余韵,也是1960年代色彩解放运动的先行者。</p> <p class="ql-block"> 当代同题材饰品</p> <p class="ql-block">三、艺术与收藏价值</p><p class="ql-block"> 此作品体现了1960年代战后珠宝设计的重要转型——既保留手工金艺的传统精髓,又开始尝试大胆的色彩组合(如绿松石与红宝石的撞色)。大溪地黑珍珠在60年代尚未大规模养殖,其天然晕彩与珐琅的釉光形成奇妙对话。整体造型虽繁复却无堆砌之感,展现出设计者对于"华丽的节制"的掌控力。</p><p class="ql-block"> 作品代表战后珠宝设计从保守向开放的大胆尝试,其工艺复杂度与保存完整度使其成为研究20世纪中叶珠宝的重要标本。</p> <p class="ql-block"> 当代同题材饰品</p> <p class="ql-block">  当光线掠过黑珍珠的虹彩,拂过珐琅的釉色,最终在阶梯式切割的宝石上迸发光芒时,这件作品便超越了装饰品的范畴,成为承载着时代与匠心精神的微型雕塑。</p><p class="ql-block"> 傅学岐 甘幼芳 2025.8.27 于重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