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

一碗周

<p class="ql-block">  高考结束后,家里两位亲戚又面临选择专业上大学的问题,其中一个因为分数比较尴尬,家庭经济也比较尴尬,最终不得不选择复习一年再高考一次。此时我想到最近网络上流传“托举”和“兜底”两种说法。我觉得我必须积攒足够的“本钱”,为孩子兜底,哪怕以后我孩子需要上很贵的学校,我也有能力托举,尽量不要让孩子因为父母的“无能”而妥协。我在这里所提及的托举和兜底主要是经济层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托举”指用手托起物体,也比喻在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或支撑。</p><p class="ql-block"> 下面摘自网络上自称“人民日报”的一个关于“托举”和“兜底”的说法:</p><p class="ql-block">“生育不是恩--托举和兜底才是” </p><p class="ql-block"> 人民日报说:给不了儿女一点儿经济起点,就一句儿孙自有儿孙福,把儿女推到了残酷的社会面前。两代总有一代要吃苦,父母不吃,就子女来吃。 </p><p class="ql-block"> 普通家庭没有太多资源,那就通过自我提升,或带孩子出去旅游从而扩大认知板块,这是托举! </p><p class="ql-block">你不用仅有的经验去阻止孩子,允许孩子在安全范围内去试错,尝试不同的人生,这是托举! </p><p class="ql-block">在孩子失败时,愿意陪他面对,这是兜底! 在孩子沮丧挫败时,能用朴素话语鼓励他告诉他,你永远在他身后,这也是一种兜底! </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本质就是,N年以后,成年以后谁的幸福感知力更强,谁更具有变现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网络上更是有一些说法将托举片面化……认为托举都是经济上的支持,意味着拼爹时代,父母要拼死拼活为孩子创造一片前途。当然有些比较理智的说法是:父母能力范围内的帮衬不是“啃老”是“托举”。</p> <p class="ql-block">  就我个人理解而言,我更加倾向于“托举”是一个积极的褒义词汇。首先我认为托举应该是具有两方面含义的,一方面是经济上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上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经济层面是非常好理解的,就是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让孩子可以在他的成长过程当中满足他所需要的。当然,如果把托举仅仅是放在物质基础上,那么它可能是一个不太好的词汇,就是我们说父母没有义务为我们提供一切经济帮助。如果孩子强行让父母为我们支付一定的物质条件,那就变成了啃老。</p><p class="ql-block"> 自古老话有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家庭没有一定的经济支撑就会鸡飞狗跳,无法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自然影响孩子的成长和教育。马斯洛需求层次论里面,生理需求是最底层最基本的需求,依赖一定的物质基础,满足最底层的需求才有能力实现较高层的需求。所以精神层面的托举仍然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能够在假期带孩子去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增长孩子的见识,有利于开拓他的知识面为学习积淀。换句话说,如果父母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可以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那么这也是一种托举,让孩子在他的人生道路上不会那么的辛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但是我认为精神层面上的托举可能是我们孩子更加需要的也是更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托举有哪一些呢?比如我们父母坚持学习,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都有能力给他提供一定的建议和指导,那么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托举。</p><p class="ql-block"> 不经意间发现儿子哪怕戴眼镜视物也会眯眼,同样近视的我明白他的眼镜度数和眼睛的近视程度已经不匹配了。果然,检查一番后,去年10月到今年8月不满一年的时间内,他眼镜度数加深175,另一个眼镜度数加深100。面对急剧下降的视力,作为家长的我非常焦虑着急。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即将上四年级的孩子,视力会随着身体发育而变化,身体发育最快的时候也是视力加深最快的的时候。哪怕知道他的视力也有基因的成分在,但内心的焦虑还是让我忍不住去责备他,虽然是和声细语,但是责备的口吻非常明显。看着他一声不吭,我猛然发觉不妥之处,于是我把这些话变成提醒,提醒他平时注意用眼卫生,提醒他眼睛对我们太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陪伴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教育路上能及时发现问题,然后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改变教育方式和方法,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环境,它也是托举。</p> <p class="ql-block">  每次看着自己的学生的叛逆,紧张的家庭关系。我就会思考,自己的孩子青春期是不是也会出现这样的叛逆和紧张的关系。学生告诉我,紧张的亲子关系关键在于父母。是啊,父母的托举能力在亲子关系的建立上太重要了,作为过来人,面对孩子的青春期叛逆,我们要做的就是多理解和包容,而不是抱怨和唠叨。学会平等对待,亦师亦友。 </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自助者天助也。教育孩子学会自我托举,当陷入困难时,可以通过自我的努力获得成功,也是父母的一种托举,托举——不管是经济上还是精神上,都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2025-8-2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