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道北京路

清水流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商都广州城,处处都隐藏着历史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越秀区,有着2000多年的文物古迹,五羊石雕像、镇海楼、中山纪念堂,五仙观、六榕寺、光孝寺,石室圣心大教堂、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等均在该区内。辖内的北京路,蕴藏着广州千年历史古迹,处处都透着历史时光的痕迹。这里有历经百年的广东省财政厅大楼,有经营超百年,承载广州商贸文化记忆的新大新百货,有千年古道遗址,有一批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还有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历史古迹、大街小巷、骑楼,都静静地在诉说着它们过往的点滴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路,从小行到大行到老,盛夏时节这天在这里慢行细看,还真是收获满满的。一条北京路,穿越了广州的千年历史,着实令人感受到广州这座现代化大都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这里有着古老与现代交织,历史与繁华并存,且包容并蓄之独特魅力。不由得且行且记录,留住城市记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也能增添许多乐趣。</b>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5.8.7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大新百货 广州市历史悠久的国有控股中高档百货连锁品牌,前身为蔡昌、蔡兴兄弟1914年创建的“大新公司”,与永安、先施、新新并称民国时期广州四大百货公司。解放后叫中山五路百货商店,后来更名为新大新百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多年来周日悠闲时我也喜欢进去逛一逛,感受那里繁华的商业氛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有超大3D大屏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路的历史可追溯至秦代(公元前214年),最初为广州古城中轴线,历经唐代至民国的城市发展,1966年以前叫“永汉路”,以后就叫“北京路”,2002年1月1日‌正式实施全日制步行,步行街全长440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东省财政厅大楼 位于北京路北端,始建于1915年。建筑主体具有欧美古典建筑风格,以穹窿顶,立面以罗马多立克柱式与拱券廊为特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据介绍,其前身为明清广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1915年改建为财政厅,孙中山曾在此举行茶话会、检阅游行等活动。建筑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仍保留行政办公功能,为全国财政系统中少见的古建筑办公场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上下这两幅图片源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大新百货斜对面的大马站,以前是直通西湖路的横街窄巷,如今旧貌换新颜,扩建成了通车马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城脉,广府商街,随处可见时尚潮流新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清代城坊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古楼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古道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路古道遗址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千年古道不同朝代的路面断层展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宋元时期路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明代路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布政司署 明洪武九年(1376)撤销行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是最高的省级行政机构。在明清两代近六百年统治中。广东布政司署一直行位于今广东省财政厅、南越国宫署遗址一带,2002年在这里发掘出明清广东𠄘宣布政司署和清代容丰仓遗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永清门 为明初广州城建新城时所开,有直街通大南门,为官方入城大道。清代朝廷派官员至广州,自天字码头登岸后由该门进入广州城,永清门在民国时期被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拱北楼建筑形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元代铜壶滴漏 为元代科技类文物,始建于公元前214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铜壶滴漏,文物通高264.4厘米,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由广州冶铸工人冼运行等人铸造,原放于广州古代传统中轴线北京路拱北楼上,为百姓报时。铜壶滴漏由上至下依次为日壶、月壶、 星壶、受水壶组成阶梯式结构,上三壶下端装有滴水龙头,依次滴入受水壶。受水壶中央插铜尺一把,尺上刻有十二时辰,自下而上为子至亥时。铜尺前插放一木制浮箭,下为浮舟,其工作原理为龙头滴水推动浮箭上升显示时辰,故又称“刻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19年铜壶滴漏移至越秀山镇海楼,1959年调至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9年在北京路原址复制铜壶滴漏景观,体现中国传统计时文化的人文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大佛寺 位于北京路步行街西侧,西湖路广百大楼对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始建于南汉时期(917-971年),集礼佛、禅修、观光于一体,现存的主体建筑为1990年代修复后的成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993年被列为广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成为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碧辉煌的夜景(以下三幅图片源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古城拥有着“山川河海”的独特地理格局。山水城格局始于秦朝,历经了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独特山水城格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沿途可以欣赏各种特色商铺,如服装、百货、珠宝、地方特色美食等,处处都透露着这座老城市新活力的现代气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广州市青年文化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新华书店 过去是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逢到周日节假日人最多。学生时代也喜欢进去看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是步行街西侧的惠福东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热闹,马路两边大大小小的食肆林立,充满人间烟火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越秀书院街 全长约120米,宽约3米。该街形成于清代,因位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建立的越秀书院南侧而得名。历史上该区域书院林立,曾是清代科举考场所在地,现为研究书院文化和广府文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时花店品种繁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李白巷 清代原名李道全祠巷,20世纪20年代改称李家巷,1931年更名为李白巷。1931年为避免重名,结合李姓家族聚居及邻近陈白沙后人居所"白沙居"的特征,正式定名"李白巷"。2023年1月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大南路 直出广州起义路,道路两侧存有晚清至民国时期的骑楼建筑群,氛围感满满的,于2023年入选广州市首批地名保护名录。2025年大南路187-193号连续骑楼群被列入广州市第八批历史建筑名录,突显道路的历史文化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高第街 长约550米,宽约7米,直通广州起义路,建于宋代,因当时此地富商聚居,多为高门第宅而得名。广州许氏家族聚居此地,出了不少知名人士,如清代的广州名绅许祥光、民国的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红军将领许卓、教育家许崇清和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建国前,高第街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是广州商业中心之一。改革开放时这里成为广州服装等个体户有名的兴旺街,这里有间经营丝绸布匹的“九同章"老字号店铺很有名气,以前我也去那里买过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高第街有着岭南文化底蕴与历史商贸特色,于2023年入选《广州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花城花街展示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商铺兴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接官亭 位于北京南路南关电影院旁边天字马码头附近,建于清初雍正七年,曾是专为迎接来往官员而建的。 据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时,就是在接官亭前被恭迎上岸的。之后,他也是从天字码头上船,前往虎门销烟的。这座亭子,见证了清代广州城的兴衰浮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座亭子虽然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巷子民居仍在,它的历史意义依然深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蘩楼 南关电影院对面的复古茶楼,带旺了北京南路,里面陈设有着老广老西关的味道,不少老街坊喜欢来这里叹番一盅两件,是老广州人慢生活仪式感满满的茶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北京南路俗称“南关”,直出天字码头。马路对面就是南关电影院,在100年前,这里是广州的时髦之地,老广们喜欢称之为南关戏院,我也曾在这里看过电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西关有永庆坊,南关有同庆坊,蘩楼茶楼就座落在同庆坊街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有间广州市昊琛养老院,成立于2009年,是经广州市民政局批准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据介绍,这里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置160张备案床位,配备中医馆、智能监测系统及屋顶花园等特色设施,有着"医疗保障+专业护理+康复服务+精神慰藉"服务体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26收获“美篇精选”称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9.29荣获“美篇精选创作者”荣誉证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