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 观 和 平 古 镇

赵大平

<p class="ql-block">  和平古镇位于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和平村。古时该镇是江西通往福建的必经之路,原名为“禾坪镇”,是指物产丰富之地,后由于连年战争,人民期盼平安,故将“禾坪”改为“和平”。</p><p class="ql-block"> 和平古镇是一个小众景点,但却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国内著名旅游专家曾评价此地是“全国罕见的城堡式大村镇”“和平古镇保留了如此完整的古街区,全国少见,堪称福建第一”。</p> <p class="ql-block">  和平古镇保留了完整的古街巷,镇内有两条分别连接东西城门和南北城门的古街巷,街道小巷也全是青石板和鹅卵石铺成,街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高墙窄巷,古朴幽远。特别是雨后街面的石板光洁如镜,显示出古街独有的历史和沧桑。曾有诗人描写古街“江南冷雨北吹斜,人影百姿映古街,洁石镜明非打锉,但凭千载万家鞋”。</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留下的集体供销社和镇上的戏院。</p> <p class="ql-block">  大夫第是中国古代文职官员宅邸的特称,具有明确的社会等级标识功能,特指获得“大夫”及以上官职人士的府邸,此称呼更是承载着士大夫阶层的文化传承。</p><p class="ql-block"> 黄氏大夫第是清嘉庆年间奉直大夫,直隶州五品知州黄映壁的府邸,占地2000多平方米,黄氐大夫第院落建筑技艺精湛,砖石结构牌坊式八字门楼,砖雕精美,图案为梅、竹、松、锦鸡,鹤等物,谐喻“松鹤延年”“富贵长留”。</p> <p class="ql-block">  和平书院初创于后唐,创始人为黄峭。初为黄氏自家学堂。自宋朝以后和平书院逐渐成为一所地方性学校,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在此讲学,如宋代朱熹、扬时等,据说“和平书院”四个字为朱熹题写,此书院历史上曾培养了137名进士。</p> <p class="ql-block">  李氏大夫第位于古镇东门附近,此宅为清同治年间奉政大夫、知州李春江,奉直大夫、直隶州州同李奇川的府邸。其门楼砖雕细腻,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图案有“三国演义”故事及松竹梅、鹤、鹿、麒麟等组合画面,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县丞署:和平古镇历史上曾为邵武南部的政治文化中心,清乾隆时在此设和平分县署,驻兵防守。</p> <p class="ql-block">  摄影 编辑 赵大平 2025年8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