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六合悦铭

<p class="ql-block">2025.06.26至2025.07.02我们一行23人朝拜五台山,一周的活动,高高兴兴出发,安安全全回家。感谢带队美女@幸福快乐,这次圆了我的朝拜五台山的梦🙏,五台山一行在您的精心关照和呵护下,我们一行朝拜者,顺顺利利,平平安安圆满的完成了此次朝拜,每个人的内心温暖而又善良的尺度又提高了一截,再一次丰盈。朝拜行程中,我又遇见多年未见的亲戚,茫茫人海,能在朝拜五台山的路上同车抵达,那得有多大的缘分啊!谢谢您带队美女!真诚的感谢🙏人们都说,朝拜五台山,是有深厚缘分的人,才能去上。我们都是有深厚缘分的人啊!注定这缘分是上天的厚爱!感恩感谢您,感恩感谢司机师傅,感恩感谢我们同车抵达五台山的兄弟姐妹们的互相关照,互相爱护!愿佛祖庇护我们一行及家人,福慧双增,六时吉祥!愿我们的未来收获更多的吉祥和幸运!谢谢您,@幸福快乐 一路有您真好!期待再一次朝拜五台山,我们还一路同行。🙏🙏🙏🌸🌸🌸💯💯💯😊😊😊🥰🥰🥰</p> <p class="ql-block">朝拜五台山的第一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p><p class="ql-block">“因缘五百年”的人间圣地,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文殊菩萨的道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其道场的加持力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来到这里,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到一种纯净和宁静的氛围。五台山的寺庙大多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深山老林中,红墙灰瓦、古木参天,给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感觉‌。朝拜五台山的第一天,走进五台山罗睺寺,一个披着红墙外衣的千年古刹,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显通寺的东边,名字来源于佛教经典中的一段故事。据说,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曾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就叫罗睺罗。罗睺罗在15岁时出家,成为了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寺的名字也因此得来,意为佛普渡众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罗睺寺以其独特的幕后小楼而闻名,这些小楼专门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罗睺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后殿中心安装的“花开现佛”装置。此外,罗睺寺还有一对唐代石狮,增添了寺庙的历史韵味。我们这次朝拜五台山,就入住罗睺寺。</p> <p class="ql-block">朝拜五台山,我们的住处,罗睺寺</p><p class="ql-block">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内,是密宗最早的传播中心,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和五大禅处之一。罗睺寺创建于唐代,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代曾多次重修。</p><p class="ql-block">罗睺寺占地面积15000多平万米,有山门、天王殿、钟鼓楼、文殊殿、大雄宝殿、配殿、后殿、藏经阁殿、堂楼、廊房等18间。山门前的一对石狮为唐代石雕卧狮。山门左侧丈余高的藏式砖塔,叫文殊塔,塔上雕有文殊像。罗睺寺殿宇内的主要塑像,有明显的喇嘛教风格。</p><p class="ql-block">2013年3月5日,罗睺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处门口就是大白塔(文殊塔)。雨中的游客,无论什么天气,也挡不住朝拜五台山的善信者们。</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第二个日程,朝拜五爷庙,拜五爷;显通寺;广化寺。这是在朝拜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显通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侧,是五台山规模大、历史悠久的寺院,也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全山寺院之首,与洛阳的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寺庙之一。该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69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唐代重修,并更名“大华严寺”。明初重建,太祖赐额“大显通寺”。</p><p class="ql-block">该寺坐北朝南,面积约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400余间,且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中轴线建殿七座,分别为观音殿、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殿、铜殿和藏经阁。铜殿铸于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p><p class="ql-block">这是第二天。</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第一张照片,在云雾缭绕间感受那份神秘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巅,云雾缭绕,愿你我皆得神明庇佑,心怀欢喜。</p> <p class="ql-block">登108个台阶</p> <p class="ql-block">朝拜显通寺,你踏上五台山的旅途,或许能与文殊菩萨不期而遇,五台山之旅,每一步皆风景,每一瞬皆遇见。</p> <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空气湿润,特别舒服</p> <p class="ql-block">留住每一处美景,踏足五台山,吹过千年的古刹,每一缕都值得你珍藏。信仰映山川,你心胜万景。</p> <p class="ql-block">红墙灰瓦,上香祈福,愿心所念,皆能如愿!</p> <p class="ql-block">我们留宿六天的五观堂</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美景</p><p class="ql-block">山海自由归期,风雨自由相逢,意难终将和解,万事终将如意。</p> <p class="ql-block">菩萨顶</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山台怀镇灵鹫峰顶,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国务院公布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年),原名大文殊院,初为青庙,明永乐年间纳入藏传佛教体系后成为黄庙之首。</p><p class="ql-block"> 寺院历经唐代重建改称真容院,清顺治年间改为喇嘛庙,康熙、乾隆时期敕命改建为皇家行宫并覆盖三彩琉璃瓦,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寺前108级石阶象征山西旧属108县,御题"灵峰胜境"木牌楼及乾隆御碑印证其皇家属性。清代获赐提督印统辖五台山黄教寺庙,现存明代铜锅、文殊殿滴水檐等独特景观,每年农历六月举办藏传佛教法会延续宗教仪轨。</p><p class="ql-block">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菩萨顶,大雄宝殿</p> <p class="ql-block">佛顶智慧</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智慧的源泉。登上佛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宁静,仿佛所有烦恼都被洗净了。这里的每一尊佛像,每一块石碑,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和哲理,让人思考人生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五台山-随缘而来,随心而到,一方净土,三柱清香。每一步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层都是一次超越自我的蜕变。当你踏上这108个台阶时,你的灵魂也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愿心所念,皆能如愿! 🙏🙏🙏</span></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在这里,每一阵风都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美景和人文气息,让我留恋往返,心灵得到了升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古刹,真的是历史的见证者。在这里漫步,总能感受到那种厚重的文化气息。无论是寺庙的建筑风格,还是墙壁上的壁画,都让我们想起那些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万佛阁:</p><p class="ql-block">一、地理位置与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位置‌: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五台山风景区台怀镇中心,罗睺寺以南约100米处。</p><p class="ql-block">‌历史‌: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原为塔院寺属庙,清代时改为独立黄庙,成为藏传佛教寺院。</p><p class="ql-block">二、建筑布局与特色</p><p class="ql-block">‌整体布局‌:五爷庙整体坐北向南,由文殊殿、五爷殿、万佛阁、僧舍、戏台等组成,占地面积489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文殊殿‌:坐东朝西,三檐歇山顶,原供万佛,现一层迁入文殊、观音、普贤三菩萨像。</p><p class="ql-block">‌五爷殿‌: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雕梁抱厦,供奉五龙王及四位龙王兄长,前置康熙御赐半副銮驾。</p><p class="ql-block">‌万佛阁‌:因文殊殿内供有万尊泥塑贴金小佛像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戏台‌:坐南朝北,清代为五爷唱戏祈雨而建。</p><p class="ql-block">‌特色‌:布局紧凑独特,融合汉藏风格,无牌楼山门。</p><p class="ql-block">三、信仰与文化</p><p class="ql-block">‌五爷传说‌:五爷即广济龙王菩萨,是文殊菩萨在台怀本土化、世俗化的产物。传说中,文殊菩萨为改变五台山恶劣的气候,到东海龙宫借“歇龙石”,龙王的五个儿子前来讨要,被文殊菩萨降服。随后文殊菩萨让五爷镇守北台,守护五台山一带的百姓。五爷从此成为五台山的护法神,协助文殊菩萨护佑一方众生。因此,五爷庙寄托着人们祈愿农作物丰收、不发生灾害、家人健康、事事顺遂的美好心愿。</p><p class="ql-block">‌民俗活动‌:五月十三为五爷的圣诞日,信众会举行祈福盛会。六月还会举办庙会,连演戏曲酬神祈雨。</p><p class="ql-block">‌五爷庙以其独特的建筑布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香火而著称,是五台山不可错过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佛国圣境,5A级景区,夏景</p><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美,真的是让人心醉神迷的地方,在这里,你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绝美风景,还能领悟到佛教深邃智慧。每一步都像是在走进一幅画,带着宁静与灵性,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佛国圣境,5A级景区,秋景</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不仅仅有清凉的气候,还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在山间小路上漫步,被那满眼的绿意和蓝天深深吸引。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自然的魅力,让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广化寺</p> <p class="ql-block">导游讲给游客时,说:一定要把这几个字拍回家去。</p> <p class="ql-block">广化寺</p><p class="ql-block">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台怀镇营坊村北端,北邻普寿寺,东临清水河,占地面积约1.32万平方米,是五台山重要的藏传佛教黄教寺院。该寺坐北朝南,现存山门、天王殿、文殊殿等清代建筑,主殿供奉文殊、观音、普贤三大士像,并以黑底白线雕刻的十六尊者石刻闻名,每尊高1米、宽0.5米。寺内保存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八角单亭阁式青石塔,刻有“宋故金坛郎十宫德之塔”铭文及金刚浮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广化寺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以悠然姿态,望岁月方长。</p> <p class="ql-block">转一转拜一拜🙏🙏🙏</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每一处美景都有灵气</p><p class="ql-block">第三个日程:白云寺;佛母洞。</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入口点</p> <p class="ql-block">佛祖庇护我们善始善终,吉祥如意!</p> <p class="ql-block">在白云寺景区中午吃完斋饭,朝拜莲花佛🪷🪷🪷</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心怀敬畏,步步生莲,旅人的每一步都踏着祈福的节拍。</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景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莲花池</p> <p class="ql-block">白云寺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区留影</p><p class="ql-block">宁静之地:五台山的宁静让人心灵得到洗涤。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傍晚的夕阳🌇,都会让你感受到一种无法言语的安宁。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仿佛所有烦恼都随风而去。</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区留影</p><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不仅仅是一个旅游胜地,更是一个修行之地。我在这里领悟到许多关于生命和内心平静的道理。每一座庙宇都蕴含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让人不禁沉思,反省自己的人生方向。</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观</p><p class="ql-block">云端之美:在五台山,我亲身体验到了那种仿佛置身云端的感觉。站在高处,俯瞰四周美景,真的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在佛顶那一刻,觉得自己和整个宇宙都连接在了一起,心中满是感动。</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p><p class="ql-block">距台怀镇12.5公里,是台内景区稍许偏远的极具魅力的一座寺庙,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台怀镇乘车去佛母洞,大概需要三十分钟就能到达佛母洞山脚下。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座高大素洁的汉白玉牌楼,这座牌楼是由佛母洞僧人悲月住持新建的,四柱三门,雕花镂空,可谓独立深山,别具情韵。我们现在进寺之后所映入眼帘的是蜿蜒起伏、高耸入云的1580级台阶,那么这个如此高的台阶也正是说明了我们一心向往的佛教圣地是如此神圣。所以,又被称为“正觉路”。当我们拾级而上,沿“正觉路”登临佛母洞时,身心顿觉空阔祥和。怀顾四周一片苍松翠柏,这里的植被覆盖也是五台山最好的。在不知不觉往前走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座红墙绿树中的寺宇,宛若是空中涌现的一朵芙蓉,这就是佛母洞。佛母洞为一天然石洞,洞前的寺院始建于明代,殿宇全部拆掉,佛像大规模毁坏,僧人一律赶出寺庙,所以现在佛母洞除了有几间僧舍外,只剩下这一天然石洞。《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即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穹隆深迥。进里许,黯然闻波涛,悚怖不能生出。念观音名,愿造像。忽见一灯,寻光得出,乃造石佛于洞口。千佛洞因此得名,又名佛母洞。佛母,指释迦牟尼的生母摩耶夫人,她生下释迦牟尼后七天便去世了。佛教传说,摩耶夫人是奉了前世佛的旨意降临尘世间,任务就是孕育释迦牟尼以播佛教。释迦牟尼诞生了,摩耶夫人的任务完成了,所以马上脱离凡体,又回到了佛界。寺后有一个由地下水侵蚀而成的石灰岩洞,洞深约17米,分内洞和外洞,内洞椭圆形,小于外洞,两洞之间有小石孔,上下长而左右窄,呈椭圆形,最宽处直径有28厘米,仅容一人出入,令人奇怪的是,身材再肥大的人也能进得去出得来,身才再小巧的人进来出去也要费点周折,这就是佛母洞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 佛母洞灵迹与释迦牟尼佛的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的母体内形,脏腑分明,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象逼真,洞口恰好处于右边肋下,所以人们就把这个石灰岩洞称为佛母洞。佛母洞是五台山的灵迹,它与众生有缘,入洞为“投入母胎”,出洞为“佛母重生”。由此小洞出入一次,等于转生一回,可消除烦恼,流转生死,一年之内多次出入此洞可连续转生,多种福田,多获圣果。</p><p class="ql-block"> 佛教中还认为佛母不仅是指生育释迦牟尼的摩耶夫人,还指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因此游客每穿一次洞又可获得文殊大智,变得聪明伶俐。</p><p class="ql-block"> 但是由于洞小又暗,所以进出时仍须寺庙僧人的指导,进洞时男的先伸左手,女的先伸右手,出洞时,男的先伸右手,女的伸左手,进出都不可以伸错,很有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佛母洞两侧的对联写道:“心如大地,慈怀天下,腹中藏有渡人船;身似菩提,悟彻乾坤,无欲则净自成佛。”</p><p class="ql-block"> 佛母洞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的佛教信徒和游客,并且以它独特的方式教导着众生,迎接一批一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区</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索道</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索道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索道入口处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景观</p> <p class="ql-block">遇见五台,心之所向。</p> <p class="ql-block">踏台寻心静,方向自会来,在五台山的每一步中,找到内心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佛母洞索道出口处</p> <p class="ql-block">大堂听经文,福慧双增。每日清晨必坐大堂听经。</p> <p class="ql-block">第四个日程:朝拜五台山的五个台。朝拜北台的路上</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海拔二千多米高处,仙气飘飘,云雾缭绕中牛群马群自由自在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是五台山的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这里的气温常年偏低,四季如冬,是体验高山雪景的最佳地点。峰顶的灵应寺内供奉无垢文殊菩萨,代表着纯洁与神圣。站在北台之巅,环顾四周,群山如波,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让人不禁对大自然和佛法产生无限的敬畏与向往。</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每一处景色,每一个瞬间,都蕴含着对心灵的指引与启发。无论你是所求宁静,还是希望在夏日找到一片清凉,这里总能满足你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澡浴池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中、北二台之间的岭上,古时,这里有一眼圣洁的泉水,喷琼迸玉,神膏毕沸,人们见了无不喜爱。因大智文殊菩萨在此沐浴显圣的传说而闻名于世。澡浴池始建于隋文帝时期,后经历代扩建,寺庙兴盛。因其寺中留有传说中大智文殊菩萨沐浴显圣之传说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关于文殊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沐浴,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但是文殊和康熙皇帝在这里发生的故事,人们却是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 说是三百年前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康熙大帝在北台上完高香,打道回宫。路过澡浴池的时候,发现了异常情况。</p><p class="ql-block">远远地看见几个良家女子正在池边洗衣服,正想仔细观察是否有绝代佳人好带回后宫,却猛然发现池内有一个和尚在裸体而浴,而且其乐融融。这还了得,出家人四大皆空,美女面前洗澡,成何体统!于是,康熙皇帝拔出弓箭,怒而射之。箭带着皇帝的愤怒和威严朝着和尚飞奔而去,直接刺中了和尚的右肩膀。面对飞来横祸,和尚只有逃之夭夭,一眨眼,已经没了踪影。关于和尚是否来的急穿衣不得而知,但肩上的箭肯定没顾上拔下来,因为洒下了斑斑血迹。</p><p class="ql-block"> 康熙顺着血迹一路追赶,一直追到了台怀镇的菩萨顶,却发现殿内文殊菩萨塑像的右肩上插着一支箭。皇上是何等的聪明之人,突然之间就恍然大悟:原来是文殊菩萨幻化成俗人在与民同乐啊。自己不明就里,却把他射伤,真是不应该啊!于是敕封该殿为“带箭文殊殿”,塑像为“带箭文殊”。</p> <p class="ql-block">心的寄托</p><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一个充满宁静与美丽的地方,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心灵平静。每一步都仿佛走在云端,带来无尽的释然与喜悦,这段旅程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中台翠岩峰,位于台怀西北10公里处,海拔2894米,是仅次于北台的五台第二高峰,于东台之俊、南台之秀、西台之险、北台之高比较,中台最大的特点是台顶平坦宽阔,方圆2.5平方公里,所以又叫平顶山。远望中台,它的山形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p><p class="ql-block">  中台顶寺庙叫演教寺,坐北向南,占地1188平方米,创建于隋朝,重建于唐朝,明代重修,武宗赐额“演教”。传说文殊在此讲经说法。当时寺庙规模较大,而且并非纯是佛教寺庙,还供有玉皇大帝等道教神像。现在的演教寺是近年重建的,正殿内主要供奉孺童文殊。在这里,文殊成了敬父母、忠君主的佛门神童。殿前我们看到还有一座造型奇特的舍利塔,高23米,传说是唐代的蓝谷法师向梵僧索要来若干舍利,先建了铁塔藏在里边,后来又建了这座石塔将塔包裹了起来。在寺庙西南,传说是文殊菩萨开坛讲法的地方,所以建有文殊说法台。台的正中是汉白玉雕砌的讲台,四角有四个覆钵式石塔,说法台前还有一座汉白玉祈光塔,为明成化年间秋崖法师同晋主祈光遂愿而建,可以说是中台的一大灵迹。</p><p class="ql-block">  中台顶上巨石堆积,有棱有角,有的如大象、有的像卧牛,被当地人称为“龙翻石”。传说是文殊菩萨从东海龙王那里取来的歇龙石,老龙王的五位龙子追到五台山讨还时,挥舞龙爪,在台顶上狂翻乱搅后形成。其实,它是冰川活动留下的遗迹,大约在250万年以前当时地球进入第四纪时,大自然一反常态,五台山温暖的气候突然变冷了,境内遍布冰川,滑动刻蚀形成了槽谷,槽谷中的巨石被山洪冲击逐渐蚀裂消失,而山顶上的巨石却安然无恙的留了下来,由于年代久远,台顶四季多雨雪雾霜,龙翻石表面滋生了厚厚的苔藓,碧绿青翠,所以中台被称为翠岩峰。</p><p class="ql-block">  在中台顶上,一眼望去,简直就是一片石头的海洋。那些朝圣的僧侣信众们,还把一块块的石头叠垒成佛塔的形状,看去就像是涌动着波峰的石头海浪。站在这里往北可以眺望到雁门塞外,向东可以俯望到冀中平原。如果在山梁上,看到的就是台怀寺庙群的微缩景观。由于这里雄阔宏大,处于五个台顶中心,所以雍正皇帝曾作诗说:“五台清莲蔟翠环,峨峨一朵涌中间”。</p> <p class="ql-block">展开臂膀拥抱五台,遇见五台,心之所向。五台山,这个充满灵气的地方,心向往之的圣地,在这里,仙气飘飘,佛音缭绕,让人感受到无比的宁静与安详。每一步都像是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仿佛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西台顶,又名挂月峰,海拔2773米,顶部平坦,方圆一公里,顶部的石海巍然壮观。西台周围有灵迹十七处,其中最著名的有,魏文人马迹、八功德水、二圣对谈石、牛心石、石门、秘魔岩、龙洞等。西台建寺法雷寺,始建于唐,主供狮子吼文殊。</p><p class="ql-block">  西方,在五行中属金,金是稀有物,具有沉降作用,对水火等形成的灾害有抑制功能。到西台里朝礼,可以避水火之邪气,得金石之沉降,脾气暴烈的人变得稳重,即使一触即发的凶险也能避之远去。</p><p class="ql-block">  文殊大圣西来东土,入教传法,以大智度化众生,将五行巧妙地纳入自己的修习实践中去,将中西文化有机融合,把互为生克的五行拿来教化众生,“刚柔相济”“以柔克刚”等中国元素充分体现出来,使众生在生命的旅程中体会到了避让、互敬、相持等,都是人生的大智慧。</p> <p class="ql-block">南台</p><p class="ql-block"> 南台顶距台怀镇南面25千米,海拔2489米,台顶面积约14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南台顶是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繁花似锦,千峦弥布,五彩缤纷,因之取名为"锦绣峰"。顶上建有普济寺,内供智慧文殊佛像。是五个台中春季来的最早冬季来的最晚的台,也是山形最平缓自然风光最绚丽的台,农历四月,北面四台还是冰天雪地,而南台山腰却是百花怒放。南台锦锈峰,又名仙花山,五个台中,东、北、中、西4台连襟而立,唯南台孤立耸峙,绝然挺拔。其山势,如一巨大骏马静卧于山巅。《清凉山志》云:“山峰耸峭,烟光凝翠,细草杂花,千峦弥布,犹铺锦然,故以名矣。”登临南台,较为方便。乘汽车从金阁岭沿沙石公路可直达南台。徒步登临,则道路较多,从灵境、金岗库、刘定寺均有山路相通。</p><p class="ql-block"> 普济寺在南台顶,隋文帝时新建,明成化间重修。</p><p class="ql-block"> 寺东有一石砌宝塔,为普贤舍利塔。塔身高16米,7层,上部为瓶形,中部有仰覆莲瓣,下部雕有人、马、龙等图案,塔内为木构建筑,外用石包装。塔内有盘旋阶梯,拾级而上,放眼四望,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望海峰东台名,位于台怀以东二十里处,海拔2796米。</p><p class="ql-block">东台史实:</p><p class="ql-block">隋文帝时台顶始建寺院。元代重建时名位望海寺,明代嘉靖年间重修,内供聪明文殊。</p><p class="ql-block">观景日出:</p><p class="ql-block">山顶建有望海楼,登楼可望日出。现在,望海楼虽不存,云海仍可望,若在盛夏放晴之夜,闻鸡鸣而起,身着皮衣,从台怀镇乘车,沿公路盘旋而上,半小时即可登上望海峰顶观日出。</p><p class="ql-block">东台传说:</p><p class="ql-block">台顶有北宋宣和年间建的笠子塔。东台畔有一石窟,名罗延窟,窟内风气凛然,盛夏有冰。相传,曾有一异僧入罗延窟不返,在外留下笠子,后人建塔藏之。台怀北的坡面称为枣林坡,现在望去苍茫一片。传说北魏永安年间,有一个叫延庆的人,狩猎逐鹿至此。随从的仆人得到一位长者的指点,找到一片枣林,吃了一阵,还把枣装满口袋,返回来送给延庆。延庆好不奇怪,这么高寒的山上怎么会有枣林呢?复循迹寻之,那片枣林却不见了。所以这面坡叫成枣林坡。</p><p class="ql-block">感受东台:</p><p class="ql-block">宋代丞相张商英也曾作诗描绘东台:“迢迢云水陟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东北分明观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如今,登东台观云海,是人们游览五台山的一大兴趣。</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东台</p> <p class="ql-block">登上黛螺顶</p><p class="ql-block">黛螺顶1080级台阶的佛教寓意源自‘十界各有百八’的教义,象征消除1080种烦恼、增添智慧。</p><p class="ql-block">十界百八烦恼‌:佛教将众生分为十界(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每界包含108种烦恼,总计1080级台阶对应消除所有烦恼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智慧修行‌:攀登被称为“大智路”,寓意通过体能修行与精神净化,逐步断除执念,提升智慧,最终达到“逢凶化吉、一生平顺”的境界。‌‌</p><p class="ql-block">‌三步一拜的虔诚‌:部分信徒以三步一跪拜的方式登山,需完成360次叩拜,既是对身体的考验,也是对心性的磨炼。‌‌</p><p class="ql-block">‌小朝台殊胜‌:因乾隆皇帝未能遍访五台山五顶,黛螺顶汇聚五方文殊像,登顶即完成“小朝台”,被视为圆满的朝圣方式。‌‌</p><p class="ql-block">踏过1080级台阶,愿烦恼随风散,智慧伴云生”;‌‌“每一级都是修行,叩问本心,方见天地澄明”。</p> <p class="ql-block">第五个日程:完成小朝拜,登上黛螺顶🙏🙏🙏;取圣水。</p> <p class="ql-block">黛螺顶下山途中留影。</p> <p class="ql-block">登黛螺顶下山途中午餐,山西刀削面。</p> <p class="ql-block">第六个日程:自由活动。</p><p class="ql-block">我们再一次朝拜五爷庙,殊像寺,显通寺金塔,选购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罗睺寺庙里,我们的住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朝拜五台山一行人,部分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朝拜五台山,巧遇多年未见的亲戚,同车抵达,同时朝拜五台山,有缘人在这里相见,甚是欢喜!</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每一步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修行之旅。站在高处俯瞰,山川河流尽收眼底,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心若清净时,处处皆美景”。每一次驻足,都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内心也因此愈加平和。</p> <p class="ql-block">⏰🌿时间匆匆如流水,一晃一周的五台山朝拜,圆满结束。留恋不舍被誉为“因缘五百年”的人间圣地,以其深厚的佛教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文殊菩萨的道场,佛教徒心中的圣地,其道场的加持力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来到这里,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到一种纯净和宁静的氛围。五台山的寺庙大多坐落在景色秀丽的深山老林中,红墙灰瓦、古木参天,给人一种庄严而宁静的感觉‌。走进五台山罗睺寺,一个披着红墙外衣的千年古刹,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显通寺的东边,名字来源于佛教经典中的一段故事。据说,释迦牟尼佛在出家前曾娶妻生子,他的儿子就叫罗睺罗。罗睺罗在15岁时出家,成为了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罗睺寺的名字也因此得来,意为佛普渡众生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罗睺寺以其独特的幕后小楼而闻名,这些小楼专门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罗睺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后殿中心安装的“花开现佛”装置。此外,罗睺寺还有一对唐代石狮,增添了寺庙的历史韵味。我们这次朝拜五台山,就入住罗睺寺。梵音缭绕,香火情长,五台山的一草一木皆入我心,离别之际,满是不舍,愿他日再重逢。🙏🙏🙏💝🪷🪷🪷 让快乐每天都在你身边 所求皆所愿,所行皆坦途。🍎✌🤗🌻</p><p class="ql-block">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p> <p class="ql-block">编辑 六合悦铭</p><p class="ql-block">摄像 同行队友</p><p class="ql-block">审核 美篇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