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休整日。上午休息,整理照片,下午出发,开车沿着尼洋河兜风。 从尼洋河畔可以看到一条笔直的高架路。那就是尚未完工的拉(萨)林(芝)高速。 尼洋河,又称“娘曲”,藏语意为“神女的眼泪”,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拉冰川湖,源头海拔约5000米,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海拔2920米)左岸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286公里。 尼洋河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米拉山西侧的错木拉冰川湖,源头海拔约5000米,由西向东流,在林芝县的则们(海拔2920米)左岸汇入雅鲁藏布江,全长286公里。 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其流域面积约为175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72.3亿立方米,在雅鲁藏布江各支流中排名第2,仅次于帕隆藏布。 尼洋河流域的海拔高度介于2800至5000米之间,河源地区有冰川分布。受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上溯的影响,该地区降雨丰沛,植被繁茂。 尼洋河流域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至9月的雨季。由于这一时段降雨量和冰川融水的显著增加,尼洋河的水流量也是全年最高的。 我们一直来到尼洋河与雅鲁藏布江汇合处。 今年雨水多,两江汇合处的水面也非常宽阔。近处是尼洋河,远处是雅鲁藏布江。 出发时,还有阳光,能瞅到一点蓝天。到两江汇合处,则周围山上,已是雨云连天。 尼洋河流域因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被誉为“西藏江南”,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地区之一。 打卡江畔。小妹夫曾当过越剧团领导,作为演员,也曾上台演过戏。举手投足,还可以隐约看出当年的功底。 河两岸的景观各异,植被完好,风光旖旎,景色迷人,途径景点众多,阳坡遍布着茂密的柏木林,而阴坡则是冷杉和云杉的森林世界。这里野生鸟类众多,是西藏著名的黑颈鹤越冬区。 和妹妹们合影。 和妹夫们合影。我们算是发小,都是出自一个中学,从小就相识。 晚上,又厚着脸皮在阿牛茶馆蹭饭,品尝正宗藏餐,大快朵颐。盛情难却啊。 7月3日。今天卓玛的阿妈、阿爸陪我们去游览林芝的著名景点——巴松措。快到巴松措时,正碰上老虎嘴水电站开闸放水。 老虎嘴水电站是巴河巴松湖以下河段梯级开发规划的第七个梯级电站,距巴河出口处约 5.5公里。总投资 12.88 亿元,安装了 3 台 3.4 万千瓦的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0.2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达到4.955亿千瓦时。 巨龙般腾起的水头溅起的水雾和山上缭绕云雾把巴河两岸变成了云中仙境。 气势磅礴,声震峡谷。 老虎嘴水电站最大坝高84米,坝顶长度272.7米,大坝采用防渗帷幕和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最大墙深80米。水库总库容为9590万立方米,调节库容710万立方米,为日调节水库。正常蓄水位为3297米,死水位为3295米。 工程于2007年5月1日开工建设,2011年6月30日工程基本完工。 卓玛的阿爸阿妈。 过了水电站走不多远,就到了巴松措。 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490米,湖面面积达27平方公里,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 巴松措是藏东最大的冰川淡水堰塞湖之一。靠湖区降水与冰川融水补给。其地表冰川融水补给水源主要为由东北角汇入的仲措弄巴曲(曲:藏语意为河流)及由东头汇入的白朗曲和罗杰曲等三条河流。 巴松措也是雅鲁藏布江五大一级支流之一尼洋河上游支流巴河的最大补给水源。湖水全年不冻结,湖泊为开放性不冻湖。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蓝如宝石,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 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座貌似不起眼的寺庙:它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台阶下,两旁的木雕是“生殖器崇拜”的象征。 寺里有千年青冈树,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环岛有石阶小道。小道两旁摆放着一排排的转经筒,挂着五彩经幡。 香客信徒沿着小道,拨动着转经筒,为来世而祈祷。 和藏族孩子们合影。 前一个是真信佛的。后一个是装信佛的。 岛上最大的转经筒。 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盎然。 采蘑菇。不过不敢吃。装个样子摆拍一下而已。 环岛风光。 正在休息的藏民。 巴松措湖区四周被常年积雪的雪山环绕,境内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 湖体周围从低热河谷灌丛到寒寂荒凉高山稀疏垫状植被带,中间依次出现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云冷杉林、高山柳与杜鹃灌丛、高山草甸等植被垂直带;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由常绿阔叶林—高山松林—高山栎林、亚高山灌丛到高山草甸的水平地带性,其森林覆盖率达到80%。 晚上,卓玛和她阿妈、姥姥在自家的阿牛茶馆请我们品尝藏族大餐,算是为我们送行吧。阿妈还即兴给我们演唱了动听的藏族歌曲。 一家三代。 7月4日,美国独立纪念日。重温了毛主席74年前的最高指示:《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今天的行程是从林芝到拉萨。 400公里左右路程,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又从地狱回到天堂的行驶体验:林拉高速正在修建中,七一开了一段,从林芝到工布江达。新路,货车似乎不让走,清一色的小车,还特少,开起来那叫一个爽啊。然后,则是此行最烂的一段路,有时车时速5公里还差点颠断了肠。最后则是苦尽甘来,又是一段爽歪歪的高速路。 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垭口。 路旁停车,拍摄金灿灿的油菜花田。 看得出来,天气正在逐渐转好。感谢老天爷。 5点多,抵达此行的终点站拉萨,再次见到高高耸立的布达拉宫。 请路人帮我们合影一张,庆祝我们顺利抵达拉萨。 因为我们的行程中专门安排了参观布达拉宫,所以,今天只是在周围转转,看看拉萨新面貌。 拉萨,藏语意为 “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它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 公元 7 世纪,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迁都拉萨,建立吐蕃王朝。这里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 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它还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没到过拉萨,可以说就没来过西藏。 晚上,同学周总在公司设宴招待我们。他的公司在拉萨高新技术开发区。从他公司楼上可以看到高原天路——青藏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