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盛夏研修正当时,信阳市骨干教师培训已悄然步入第三天。</p> <p class="ql-block"><b>上午场:《手把手分享如何做教科研课题》</b></p><p class="ql-block"><b>专家简介:冯伟 正高级教师、硕士生导师,信阳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b></p> <p class="ql-block">科研课题怎么做?如何从日常教学中挖掘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带着这些疑问,老师们迎来了冯老师的科研课题专题分享课。课堂上,冯老师毫无保留,以“手把手教学”的方式,从三个核心维度层层拆解,为大家拨开科研课题的迷雾。</p> <p class="ql-block">分享伊始,冯老师便以“题目审读”为引,用一句“问题即课题,过程即研究,结果即成果,成果即成长”直击核心,瞬间点亮了在场每位教师的思路。这句话如同拨开迷雾的明灯,让大家猛然醒悟:原来日常教学里那些让人纠结的困惑、亟待突破的难题,并非教学路上的“绊脚石”,恰恰是开启教科研探索的“金钥匙”,是通往专业成长的重要起点。</p> <p class="ql-block">他还剖析了日常课题研究中常见的认知误区,顺势引出“为什么要做课题”的深层思考,让大家明白科研并非遥不可及的“高大上”任务,而是助力教学、成长自我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最受老师们关注的“如何选题”环节,冯老师用“题好一半文”道出选题的关键意义,并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实操要点。首先是“选题的来源”,引导大家从教育教学实践、政策导向、从规划纲要中找灵感;其次是“选题的原则与注意事项”,帮助老师们避开选题过大、过空等雷区;最后,针对“选题名称的表述”这一难点,冯老师没有停留在理论讲解,而是通过拆解优秀课题题目,让老师们自主发现拟题的逻辑与奥秘。</p> <p class="ql-block">随后的实操练习更是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冯老师给出多个存在问题的课题题目,让老师们找出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在实践的打磨中,老师们不仅掌握了课题名称表述的正确方法,更对科研选题有了更清晰、更具体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b>下午场:《学为中心,做中有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误区与对策》</b></p><p class="ql-block"><b>专家简介:郎建胜 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首批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专家。</b></p> <p class="ql-block">在“学为中心,做中有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意义、误区与对策”专题分享中,郎老师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做”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服务于“学”的有效手段。对学生而言,课堂上所有的实践与探索,最终都要回归到“学到了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上——这也正是本次专题分享的意义所在。</p> <p class="ql-block">但实践中常陷误区:内容方面存在知识的拓展,内容拼盘或活动组合等形式,缺乏深度融合;目标多为“标签式”“空泛式”,难落地;过程重形式轻探究,未让学生真正“做中学”。</p><p class="ql-block">郎老师指出: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问题为纽带、任务为驱动,关联学科内知识形成结构化体系,而“好问题”应具备认知冲突、能引发学生疑惑。</span>推动学习方式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整合知识、锤炼能力,让跨学科学习真正落地见效。</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最后,5位学员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与思考,依次分享了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与感悟。学员的分享让现场交流既有实践案例支撑,又充满对跨学科学习落地的深度思考。</p> <p class="ql-block">两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为老师们打开了科研课题的大门。相信带着这份收获,老师们未来能将科研与教学深度融合,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稳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