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连海峤 墨韵系侨心——记钟开天艺术馆的跨文化对话》‌

Zts(香草庭院)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秋雨润春城 艺术鉴古今‌</b></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3日,昆明秋雨如丝,却为骤雨过后的三角梅与蔷薇镀上一层晶莹。上午10时半,在云南信道律师事务所主任、昆明市人大立法专家刘浩源等陪同下,田汉先生侄女田伟女士与旅日华侨夫婿李明晓先生,踏着湿润的石板路走进昆明黄土坡秘境M60的钟开天艺术馆。这座由老厂房改造的艺术空间,此刻因一场跨越时空的拜访而充满墨香与情谊。</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左至右:李明晓、田伟、庄静茹、钟开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左至右:田伟、钟开天、刘浩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从左至右:田伟、李明晓、钟开天、李耀波、王兰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席长卷观沧海 六百年航海梦不绝‌</b></p><p class="ql-block">“郑和船队的福船吃水多深?当时如何测量星象?先后到了哪些国家和地区?”在钟开天先生娓娓道来的讲解中,观众仿佛看见500米画卷上翻涌的浪花——这幅耗时十三载完成的《郑和下西洋》史诗长卷,用“中西兼并、三维立体、时间场景无缝衔接、材料原料体量”等五方面的创新突破再现了七下西洋的壮举。田伟女士轻抚画卷边缘感叹:“伯父田汉创作《国歌》时,也常说要让民族精神走出去。这幅长卷正是另一种形式的‘前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点睛题赠《起来》 墨痕承烽火‌</b></p><p class="ql-block">当天清晨,钟老早早起床,在家里工作室展开特制宣纸,以独特的钟体行草写下“起来”二字,并落款“起来系田汉先生国歌思想之核心”。钟老擅以书入画,其“钟体行草”兼具凌厉劲健与汉唐雄风,这幅“起来”,既强化了文字的视觉冲击力,又暗合田汉笔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厚重历史感‌,是一次艺术与历史的对话。当田伟夫妇双手接过这方墨宝,他们动情表示:“在日本侨界,我们看到《义勇军进行曲》感动了许多民众。倘若钟老的《郑和下西洋》长卷及书画作品能赴日展出,必能架起更深的文化桥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鹧鸪天·钟开天艺术馆赠墨偶成》周庭荪2025.8.26</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飒飒秋风入画廊,云开天阔现苍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银钩铁画惊风雨,墨韵铿锵动八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聆往事,记田郎,国歌初作透锋芒。</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今朝更睹钟公笔,一纸雄文唤复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以物寄情 山海若比邻‌</b></p><p class="ql-block">午宴时分,茶杯与竹筷在餐桌上达成默契。田伟女士回赠的《辉煌六十年》邮册里,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邮票静静诉说着《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史;她撰写的日文集《田汉•聂耳中国国歌八十年》则记录着三代侨胞的乡愁。钟老的夫人庄静茹女士轻抚这些礼物笑道:“艺术馆里那幅‘山花烂漫’复制品,今天要添上田老先生的《起来》,才算‘抗战精神永不磨灭’。”</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快门定格处 万水千山同‌</b></p><p class="ql-block">最终合影选在中央军委八一大楼收藏的钟老作品《山花烂漫》缩小版的复制画前。镜头里,钟老的白发与田伟、李明晓夫妇的彩衫辉映,所有参加活动的宾客脸上都露出灿烂的笑容。秋雨又至,打在艺术馆宽大通透的玻璃门面上,恰似一卷正在展开的水墨长轴——这幅画里,既有郑和宝船犁开的浪花,也有田汉蘸着烽火写就的歌词,更添了当代艺术家与海外侨胞共绘的崭新笔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附录一:</b></p><p class="ql-block">钟开天创作的500米中国画长卷《郑和下西洋》是近年来中国画坛的重要艺术创作,以宏大的规模和精湛的技艺再现了600多年前的航海史诗‌。该作品采用中国传统长卷画法,融合西方透视学和解剖学,包含1.7万个人物,展现了郑和船队28年间航行30万里的壮丽场景‌。</p><p class="ql-block">这幅长卷自创作完成以来已在北京、天津、南京、深圳、海口、香港、上海等多地展出,并被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部分创作手稿‌。钟开天表示,创作初衷是通过艺术形式弘扬中华文明和平发展的理念,体现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p><p class="ql-block">作品研讨会专家评价认为,这是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罕见的史诗性创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意义‌。长卷特别突出了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的友好交往场景,生动诠释了"睦邻友好"的中华传统外交理念‌。</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附录二:</b></p><p class="ql-block">田汉的侄女田伟是《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的亲属,长期从事中日友好交流工作,现任东方文化艺术团团长及NPO法人田汉文化交流会理事长等职。 ‌</p><p class="ql-block">主要活动 </p><p class="ql-block">田伟自1988年移居日本后,积极参与中日文化交流活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期间,她组织赈灾义演并成立东方文化艺术团,长期推动两国艺术交流。近年来多次在日本举办纪念国歌和田汉诞辰周年的文艺演出,并著有《田汉·聂耳国歌80周年》等日文书籍。 ‌</p><p class="ql-block">近期动态 </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田伟受邀参加香港书展,与《“起来!”我们的国歌》作者黄天共同主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90周年讲座,分享国歌创作背后的历史故事,并带领观众齐唱国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