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福州有个上下杭。上下杭是北宋时期形成的航运码头(古称上航、下航)紧邻闽江北岸,占地31.73公顷。作为清末民初福州商业中心,这里保存了14处会馆遗址和260座中西合璧建筑,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闽商文化发祥地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span>承载着福州商业兴衰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素有“福州传统商业博物馆”之称的上下杭,有许多历史遗迹与文化底蕴。这里磷次栉比的历史古建筑,每一扇斑驳的门板、每一面错落有致的石砖墙都记录着风霜雨雪的过往。我在回旋的时空里寻觅旧时光的痕迹,见证上下杭千年的商贸兴衰。</p> <p class="ql-block">“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宋代诗人龙昌期曾在《三山即事》中描绘了福州上下杭市井商贸与市井生活的繁荣景象。现代的福州上下杭、三捷河等区域仍保留着“船入市”的古韵,沿河漫步依然感受到昔日商贸繁荣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我从古色古香的木制牌坊步入三捷河畔,三通桥横卧河上。该桥始建于清嘉庆十一年,为敞肩式二墩三孔花岗石拱桥,桥栏石板保留清代题刻“嘉庆丙寅年仲秋吉旦造”。桥面设31级台阶,每五六级设小平台,这里曾是商贸水运枢纽。</p><p class="ql-block">作为历史上福州水运要道,三通桥连接苍霞洲与上下杭地区,桥下百舸争流,桥上行人络绎,是福州古代“东方威尼斯”商贸繁盛的见证。彼时商船络绎不绝,如今游人熙熙攘攘。站在桥上,我仿佛穿越历史来到百年繁华船运码头,又犹如误入江南流水人家的感觉,远处水流潺潺,白墙红灯,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过桥后,眼前便是水部尚书庙,是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陈文龙而建。陈文龙为南宋状元,官至参知政事,抗元被俘后绝食殉国。庙宇融合明清建筑风格,很是气派。庙內现存清代康熙、嘉庆、道光皇帝题赐的牌匾及大量碑刻、石柱楹联等文物。大思想家严复为其赋诗 “ 天水亡来六百年,精灵犹得接前贤。而今庙貌重新了,帐里英风总肃然。”表达了对陈文龙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的景仰之情。</p><p class="ql-block">传说与陈文龙殉国后显灵保护海上船队有关,称为“海王”。古时百姓出海多拜妈祖,而公家官员远航则多来此庙祭拜水部尚书,祈求风平浪静、商路畅通。</p> <p class="ql-block">尚书庙的斜对面就是张真君祖殿,该殿位于双杭街道星安桥畔。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采用重檐歇山顶与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此处因三河交汇形成“ 圣君殿水两头涨” 水文奇观,被明清商贾视为"财源随潮而来"的吉兆,成为福州商帮选址于此的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明清至民国时期,祖殿长期作为福州商会、金融公会议事场所,1914年成为全市钱庄票据流通管理中心,现存民国时期“垂裕堂张重修憔善社监督”等商业题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沿着三捷河畔行走,我来到星安桥,只见身着古装头戴簪花的女孩在此拍照打卡,古装古桥很应景,我一并收录镜头。</p><p class="ql-block">星安桥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因连接当时双杭的“福星铺”与苍霞的“安乐铺”,桥名取自两地名中的“星”与“安”二字,故名星安桥。是清代福州城南连接闽江渡口与陆路的重要通道。承载着福州商贸与航运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该桥历经嘉庆、光绪、宣统、民国等多次重修,现存石栏板保留了“乾隆丙午年新建”、“嘉庆乙丑年重修” 等题刻。</p> <p class="ql-block">作为近代首开通商口岸的福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繁华</span>的贸易催生了林立的会馆。上下杭最鼎盛时期曾有过14所会馆。永德会馆就是其中最亮眼的会馆之一,是一座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元素相融合的近现代建筑。</p><p class="ql-block">永德会馆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再建于民国20年。系永春、德化两县的简称。 两县地域毗邻,都产陶瓷,其大宗商品通过航运飘洋过海远销东南亚。</p><p class="ql-block">现在的会馆依然展销“中国白德化瓷器”。走进会馆,仿佛穿越了时空,一件件精美的白瓷作品映入眼帘,温润如玉,洁白似雪,不得不惊叹德化白瓷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p> <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来到了下杭路144号德发京果行旧址,这座大楼始建于1900年,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是福州南北京果行业的重要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德发京果行创办于清光绪年间,是福州南北京果行业中的老字号,与其余三家分店合称“四德”,商界有“京果水牛”之美誉,盛极一时。果业以双杭地区兴化帮开设的为主,主售糖类、粉类、南北货、土产类、兼顾鱼翅、海参、鲍鱼等高档干货,货源充足,品种齐全,正是“货备千万种,供给千万家”。</p> <p class="ql-block">烟火是生活的底色, 书香是精神的高梁。在彼此的交融中, 酿造出“上头”的醇厚意境。在永德会馆的斜对面,隔河飘出书香。鹿森书店是一家宝藏书店,毗邻三捷河畔,建筑风格融合明清与民国元素,门头悬挂复古铜牌标识。商家很好地把卖书跟咖啡店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靠水边而坐,江南韵味十足,来了就不想离开,与时间一起冥想。</p> <p class="ql-block">青瓦白墙,水韵悠长。除了岸上的喧嚣,波光粼粼的河面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画卷。游客们泛舟河上,欣赏两岸的古桥和街巷。船桨划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沧桑与变迁。我驻足倾听,仿佛能听到那流水中夹杂着的旧时光的声音。 </p><p class="ql-block">老街上的店铺,大多保留着传统的木质门板和雕花的窗户。透过半掩的木门,可以看到店主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用熟练的手法制作着各种福州小吃。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茶香和食物的诱人味道,勾起了人们深藏的味蕾记忆。</p><p class="ql-block">夜晚,华灯初上,国潮非遗艺术季的表演更是将整个街区的气氛推向高潮。来自福建各地的表演者,带来了永春拳、莆仙戏等传统艺术,还有现代的国潮剧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完美结合。</p> <p class="ql-block">2014年5月,福州上下杭被认定为福建省首批9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 5 日,福州市上下杭街区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以“匠心铸造经典 共筑闽韵相传”为主题,成功入选“2022全国优秀文化遗产旅游案例”。</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福州市上下杭文化休闲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中央电视台于2025年8月20日通过《东方时空》节目报道了福州上下杭的夜生活,重点展示了沉浸式巡游、嘻剧场表演等夜间文旅项目。光影艺术与古厝融合。</p><p class="ql-block">三捷河拱桥全息投影秀重现百年前码头盛景,永德会馆的激光楼体秀通过光影演绎千年闽商文化。</p><p class="ql-block">三通桥至隆平桥的游船线路,可观赏灯影摇曳的古河道景观。</p> <p class="ql-block">一路走来,我感觉上下杭就象是岁月绘就的立体长卷,每一块青石板都镌刻着闽商往来的足迹,每一扇雕花窗木棂都凝结着百年前商家云集的盛景。漫步纵横交错的巷陌,指尖抚过被风雨侵蚀的砖石,能触摸到百年前挑夫肩头扁担的余温。</p><p class="ql-block">三通桥下的流水依然潺潺,倒映着两岸红墙骑楼的倒影,恍若时光在此凝固成琥珀。古戏台飞翘的檐角上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低呤着闽剧的婉转曲调。</p><p class="ql-block">当暮色降临,灯笼次第亮起,暖黄的光晕里,茶馆飘出的茉莉香与酒肆陈酿气息交织,勾勒出最鲜活的市井烟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梅如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梅如雪(最后一张网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曲:美丽的茉莉花</span></p> 感谢您的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