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北戴河5⃣追本溯源山海关

安居乐业 行摄天下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是北戴河旅游的最后一天。我们追本溯源,来到长城的源头-山海关。北戴河山海关是中国长城东端起点,以“天下第一关”闻名,兼具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历经263年建成,是明清边防重镇,曾多次抵御外敌入侵,被誉为“两京锁钥无双地”。</p><p class="ql-block"> 该图为迎恩楼,“迎恩”即迎接皇帝恩泽之意。因京城北京位于山海关以西,皇帝的恩泽、赏赐、粮草饷银均自西而来,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地处海陆咽喉要冲,是明长城东端起点,与嘉峪关并称“长城三大奇观”。山海关城门上是2003年复建的迎恩楼。</p><p class="ql-block"> 迎恩楼为砖木结构,九脊歇山顶,通面阔五间,高19.47米,分双层,气势宏伟。与军事防御性质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不同,迎恩楼属城楼体系。</p> <p class="ql-block">  山海关浮雕墙。山海关是明朝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军事重镇。山海关古城原有许多牌楼,后逐渐毁弃。</p> <p class="ql-block">  “祥蔼博桑”城楼,指的是山海关古城的​​西门—迎恩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桑”又作“搏桑”,意为“太阳升起处,到处吉祥瑞气”,隐喻“皇恩浩荡,恩泽天下”,</span>清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登临此楼时御笔亲题。</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与“天下第一关”镇东楼同时建造。曾多次修缮,后毁于1953年4,于​​2005年按原貌复建​​。目前的城楼是仿明代大式砖木结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北戴河山海关以雄伟的长城关隘为核心,融合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是兼具教育意义与休闲价值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图片上 城门上方刻有“京朝”二字的城门为:山海关城楼东北门。其具有历史意义与交通便利性,是游客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老式存钱柜(也叫百宝箱)。柜子正上面有个细长孔,可以往存钱柜里塞进纸钞、硬币。据导游介绍,摸一摸,能带来好运和财运,我们纷纷排队,好好摸一把存钱柜,长期把游人抚摸,把柜面摸得油光水滑的包浆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东行,到了天下第一关“维蕃首善”牌坊前面,现存的维藩首善坊是根据历史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绿树成荫的古街,游人兴致勃勃,随处可见游玩、买特产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游览明清古街,品尝花生糕、绿豆糕等特色小吃,感受关内关外的多元文化。花生糕是工人用木锤千锤百炼出来的,成为当地知名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茶园说书馆。时间不够,只能扫一眼参观一下,不能细细品味说书人的故事了。</p> <p class="ql-block">  “维藩首善”牌坊守护着闻名世界的“天下第一关”城楼,想进城楼里面寻觅历史印记,还需要买票,因为时间关系,就欣赏一下“天下第一关”的外部雄姿,便折返了。</p><p class="ql-block"> 五百多年前,明成化皇帝降旨,要在山海关城楼上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大匾。当时镇守山海关的兵部主事接到圣旨后,马上派人爬上箭楼,量好尺寸,请木匠做好了一块长一丈八尺、竞五尺的巨匾。匾做好后,兵部主事亲自到萧象拜访,请萧显内巨匾写字。萧显为两榜进士,曾任福建按察司佥事,书法好,晚年因年老辞官,回山海关老家赋闲。此匾非他莫属。</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文化馆。我们花了30元,得以进门游览。</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文化馆朱红色正门。</p> <p class="ql-block">  在灰色砖墙上,一个大大的“闯”字。</p> <p class="ql-block">  冲破樊篱,勇闯关东,游人帮忙一起“推车”,融入历史,体味前人的不易。</p> <p class="ql-block">  大墙大炕酸菜缸,玉米碴子杀猪菜,山东人的义气重交与东北人的豪迈爽直,交融一起,成为东北黑土地的生活基调。</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胖导游,为我们详细介绍闯关东的历史背景、历史沿革,让我们对这段历史进行大概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重拾“闯关东”精神,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实现宏伟中国梦。</p> <p class="ql-block">  进入闯关东文化馆的多彩走廊,体验闯关东老乡的艰苦岁月。</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的人群里有些淘金客,用最原始的方法淘金,罗筛、手推车、双手。</p> <p class="ql-block">  “闯关东”的基本都是山东人,和当地东北人一样,睡火炕。<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北火炕是北方常见的取暖设备,是用土坯或者砖块垒成留有烟道的炕。秦末汉初在东北地区火炕已经形成,有长达两千年的历史。东北火炕的三个功能:床、沙发、餐厅。</span></p><p class="ql-block"> 东北农村冬季因寒冷,睡火炕是长期形成的取暖方式,尤其适合父母与未成年子女共同居住。部分家庭仍保留此习俗,认为既能保暖又能促进亲情交流。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年轻人逐渐迁出,传统炕房减少,睡大炕的家庭比例有所下降。</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镇远镖局”,有点拳脚功夫,可以当镖师湖口。</p> <p class="ql-block">  公馆指仕宦寓所,山海关西大街有个田公馆,是民国曾任‌山东督军兼省长田中玉所建。城市建筑不仅体现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政治权力,更是城市文化的象征。有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方式就是去看看那座城市里的建筑。因为知道了这些建筑的前世今生,就能从某一方面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 </p><p class="ql-block"> 田公馆建立者田中玉,字蕴山,生于直隶临榆(今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毕业于山海关北洋武备学堂炮科。他曾在北洋军第一镇炮队第一标统带、兖州镇总长等职位任职,并在中华民国成立后代理山东民政长。1919年,田中玉被任命为‌山东督军兼省长,但在1923年的‌临城劫车案后,因外国公使的压力,他引咎辞职,之后隐居‌大连。1935年7月病逝于大连,享年66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霓裳汉服馆。古城区内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  易昌源刘氏。古城区内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  看完天下第一关,游览老龙头。2003年启动保护开发项目,复建迎恩楼、望洋楼等标志性建筑,并修复6000米长城本体,重现明清风貌。</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链接长城入海石城的最著名的老龙头,地势高峻,可俯瞰海天一色。游客可在此感受“入海披风斩浪”的磅礴气势,体验赶海活动。</p> <p class="ql-block">  细腻的海滩,有孩子们的参与,才让这个古城充满灵动。</p> <p class="ql-block">  赶海的孩子和游人,远处是船舶。</p> <p class="ql-block">  皮划艇在海中随着海浪惬意的摇动着。</p> <p class="ql-block">  五颜六色的游泳圈,给来玩水的人们提供了方便。</p> <p class="ql-block">  沙滩电车,可以满足孩子们在沙滩驰骋的快意。当然,大人想玩照样可以。</p> <p class="ql-block">  感谢美友的点赞评论,添加10张山海关、老龙头老照片(老照片均来自网络下载,有侵权可留言删除。),欢迎大家对照、访古,在评论区留言,看哪张老照片对应现在的新照片。</p> <p class="ql-block">  历史悠悠,往事如烟,从山海关的变迁,看出现在的幸福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