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6日</p> <p class="ql-block">怀念爸爸孙锡恩</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是58年转业前的部队留影。</p> <p class="ql-block">我爸孙锡恩生于1932年,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58年炮兵第一速成中学毕业。参加过解放战争,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以后又加入了开发山东、开发北大荒的行列。他15岁自山东乳山县农村老家参军入伍,至2016年在北大荒852农场3分场去世,经历了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p><p class="ql-block">在解放战争的艰苦年代里,他当过通讯员、警卫员、班排长等。他同我们讲,在寒冬腊月中,有一次为了追击敌人,他们不顾结着冰的河水,穿着棉褲就渡过冰河去消灭敌人。棉褲全让冰水泡透了,他们全然不顾,上了对岸后,连脱掉棉褲把冰水挤干净的功夫都没有,端着枪继续前进。他说虽然双脚是麻木的,一路上气喘吁吁,但消灭了敌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他们都非常的高兴!</p><p class="ql-block">在朝鲜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同样经历了冰雪严寒和美军炮火的考验,由此他的双膝关节永远留下了疼痛的病根。1958年他隨同十万解放军转业官兵到了北大荒,投入到了60多年的开发荒原的壮丽事业中。他在部队获得过四等功一次,获解放战争奖章一枚,还有淮海战役纪念章,渡江战役纪念章。获农垦部机垦总队物质奖励一次。他是助理政工师,离休后享受副处级政治待遇。</p> <p class="ql-block">两张黑白的全家合影,第一张是在1963年在四队照的,第二张是1977年在分场部照的。</p> <p class="ql-block">北大荒人才名录中孙锡恩这一段。</p> <p class="ql-block">这四张是三分场老军人老干部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到852后,他在三分场四队当过第二任机务队长,与张太和、李巨卿等老同志一起,为开发三分场的黑土地的农机事业做出了贡献。后来他从四队调到三队担任政治指导员。在北大荒他当过拖拉机手、车长、连队副队长、指导员、机关干事、场直机关党支书,三分场服务队党支书……。从部队转业到三分场,直到1992年离休,几十年从未离开过三分场。</p><p class="ql-block">提起我爸,在三分场几乎无人不知,他工作认真,直爽刚强,坚持正义,不会奉承;为人热心,肯于帮助。他还有一个外号叫“孙拐子”,那是因为在四队的一次修车中,他不幸被拖拉机压伤了,伤势非常严重,双腿和尿道受伤。当时情况十分危险,一度已进入病危状态。后经医务人员全力抢救,终于活了过来。他被定为公伤,又一次落下了病根,每年要定期去哈尔滨的大医院作尿道疏通手术,以防尿道被新生肉芽堵塞而影响排尿。他说疏通手术十分疼痛,手术后经常影响走路,被人们戏称为“孙拐子”。受伤后,经治疗他依旧坚持工作,奔波在生产第一线。在三队任指导员时,他经常与队长一起起早贪黑地奔波在各个地号中,政治工作也做得很好。三队是个不大的连队,但粮食产量一直不落后于其它连队。</p><p class="ql-block">他的坚持原则是出了名的。他当分场机关党支书时,有一次机关过年分东西,大家都在排队领取。这时,一位刚任职不久的副场长,不仅不排队还进到屋里挑好的东西拿。群众非常气愤,就告诉了我爸。他闻听后,第二天一上班,就在办公室里找到这位副场长,当着机关人员的面,予以批评,使这位干部当面认错並深受教育。</p> <p class="ql-block">老俩口在三分场场部的家</p> <p class="ql-block">2006年拍摄的,孙锡恩与开发北大荒元老甄科在三分场。</p> <p class="ql-block">这一张是2011年郁百雄回852时,在总场为孙锡恩夫妇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这两张是2006年方喆拍摄的孙锡恩</p> <p class="ql-block">郁百雄和孙锡恩在三分场是相处八年门挨门的老邻居,这是当时的住房。</p> <p class="ql-block">2006年,郁百雄、方喆和郝圻家重返852三分场时,与三分场老领导老干部们留影。</p> <p class="ql-block">2006年北京知青郝圻家重返三分场时,看望孙锡恩。</p> <p class="ql-block">他是职工和知青的好朋友,他在分场的家,经常是工作过的连队人员或知青到场部办事后,休息的场所,家中常常是普通职工的落脚点。我家的邻居是一对知青夫妇,爸爸妈妈经常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爸爸还帮他们在屋前盖起了小仓房,帮他们盘土炕。</p><p class="ql-block">他在分场当机关党支书时,经常带头参加各项义务劳动和支援连队的夏锄秋收、排水挖土等劳动,拖着病腿和腰痛,带领大家完成任务。1981年的麦收时节,天气特别不好,连下了许多天大雨,连队的康拜因拖拉机都下不了地,地里的小麦都泡在水里,农场号召用人工抢收小麦。爸爸与分场机关人员一起,拖着病腿,天天站在五队满是泥水的小麦地里割麦子。收工回家后,脱下湿湿的裤子和鞋子,两条大腿和双脚都是肿的,总是累得先躺下休息,第二天拿起镰刀又下地干活去了。分场领导知道后,不让他再去割小麦,但他不听,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离休后,他作为一名老干部,仍能经常的参与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並为分场建设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p><p class="ql-block">由于長期劳累和伤病,后来爸爸的膝关节已肿胀得严重地影响到走路。2010年,北京来的巡回医生在红兴隆管局医院,为他做了人工双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很成功,为他解除了长年的病痛。2016年他因病在852去世,享年85岁。</p><p class="ql-block">爸爸的一生,为建立新中国和开发北大荒,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时常教育我们子女,不要忘本,要踏实做人,我们一直都牢记在心。我们一家从父亲、母亲到儿子、女儿都在三分场工作生活,做到了为建设北大荒,献了青春献子孙。</p><p class="ql-block">我们全家现在定居在陝西汉中,家庭幸福,生活稳定。852三分场是我们的故乡,我们经常会再回去看看,看看爸爸战斗过的黑土地,看看生我们养我们的三分场尖山子,看看昔日的荒友们。我们的母亲张秀枝今年快近九十岁了,身体健康,开心幸福。如今,北大荒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米粮川,这里有老爸为此付出的心血汗水和努力。怀念您,亲爱的爸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孙锡恩的子女~孙建、孙丽</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5年8月26日</p> <p class="ql-block">孙锡恩是一位48年参军入伍,50年入党的老军人老战士老党员,58年转业到852农场三分场。他的一生曾为建立新中国和开发建设北大荒,流血流汗、冲锋陷阵。我自1965年认识孙锡恩以来,六十年里,我们的来往和友谊一直没有间断过。在三分场场部,我们是相处了八年的门挨门的好邻居。他们夫妇俩和俩个孩子,对我家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帮助我们克服和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困难,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全家。</p><p class="ql-block">孙锡恩同千千万万老军人老战士老党员一样,有着为党忠诚,为国尽力,为民服务,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正直无私的优秀品德。他们是我们心中的榜样和力量,永远怀念他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郁百雄</p> <p class="ql-block">2019年,郁百雄马保平夫妇,专程前往汉中探望孙锡恩一家。</p> <p class="ql-block">郁百雄与孙锡恩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19年,孙锡恩夫人张秀枝和全家在陝西汉中的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