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以图门江江中心为界划分国界,远处是朝俄铁路大桥。因为低矮,中国货船无法自由出入。</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6日,是我们本次出行的第十四天。我们一早在图们市看了中朝边界图们的铁路国门。驱车一百多里到防川风景区,去看一直期待中的中、俄、朝“一眼看三国”的三国交界处。防川风景区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敬信镇防川村,处于中朝和朝俄界河图们江的日本海入海口,即中朝俄交界的鼎足地带。界河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满语为"图们色禽"译为万水之源,全长约525公里,为中、俄、朝三国界江。</p><p class="ql-block"> 1860年,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包括吉林省沿海地区,使珲春成为中国东北唯一可通向日本海的地区。1886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珲春东界约》,重新划定珲春东部边界。条约明确规定中国船只可自由通航图们江口,并收复327平方公里领土。该条约通过重新树立界碑土字碑采用石材界碑,解决了此前木质界碑易被挪动的问题。 </p><p class="ql-block"> 《珲春东界约》虽明确规定通航权,但实际执行中因俄方拒绝承认“乌字碑”等细节问题,导致中国船只无法自由出入图们江口。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前方横跨于图们江上的俄朝铁路大桥,全长650米。铁路桥的左侧高出的三节为俄方所有,右侧低矮的五节为朝方所有。因为桥面低矮,我们中国货船无法出海进入日本海。因此实际上中国东北因为清政府的无能,失去了进入日本海的出海口。我们看到边界处土字碑还完好的立在那里。它见证着1886年中俄双方重勘珲春东部边界谈判后界标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土字碑</p> <p class="ql-block">边防哨所</p> <p class="ql-block">低矮的桥,一边是朝鲜,一边是俄罗斯。看着让人憋屈。</p> <p class="ql-block">沿着边境木栈道去看土字碑</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早来到图们市中朝边界国门</p> <p class="ql-block">我在图们中朝边界国门</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朝鲜</p> <p class="ql-block"> 旅游不仅让我们快乐着,同时还获得许多你不知道的知识。我希望我有能力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