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掠影 华府沉吟(下)~华盛顿D.C. 游记

蛮兄

<p class="ql-block">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华盛顿D.C. 有个神秘地方。也需网约,才能进场。保存着美国建国以来许多重要的档案文件资料,深藏不露。</p> <p class="ql-block">某些密件,一经披露,石破天惊。给访客吊足了胃口,更想去一探究竟(试举一例,参阅本节后面,发生于62年前的总统遇刺案情简述)。</p> <p class="ql-block">内子作为同行,欣然前往。老夫饶有兴趣,愿观其详。</p> <p class="ql-block">大门雕塑基座上英文:</p><p class="ql-block">ETERNAL VIGILANCEIS THE PRICE OF LIBERTY</p> <p class="ql-block">中文翻译:</p><p class="ql-block">永恒的警惕是自由的代价</p> 美国国家档案馆 <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United States)是美国保管联邦政府档案文件的机构。官方称为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NARA),是国家的记录保存者。</p> <p class="ql-block">1934年,国会通过并由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签署成立国家档案馆的法案,授权其收集、保管和提供联邦政府记录,1937建成使用。</p> <p class="ql-block">【美国建国自由宪章三文件】</p><p class="ql-block">两个警卫分立两边,寸步不离。神情肃穆,不动纹丝。</p> <p class="ql-block">美国独立宣言原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美国宪法原件:</p> <p class="ql-block">美国权力法案原件:</p> <p class="ql-block">档案馆直属联邦政府,馆长由总统任命。国家档案馆大楼是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的总部,馆址在华盛顿特区。</p><p class="ql-block">1971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p><p class="ql-block">2023年被指定为国家历史地标。</p><p class="ql-block">国家档案馆及其分馆均向社会开放,已出版6部档案馆指南。</p> <p class="ql-block">国家档案馆体系包括:</p><p class="ql-block">档案馆大楼</p><p class="ql-block">联邦记录中心</p><p class="ql-block">总统图书馆</p><p class="ql-block">联邦公报办公室</p><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出版物和记录委员会(NHPRC)</p><p class="ql-block">信息安全监督办公室(ISOO)</p><p class="ql-block">国家解密中心(NDC)</p><p class="ql-block">政府信息服务办公室(OGIS)</p><p class="ql-block">等等设施。</p><p class="ql-block">国家档案基金会(National Archives Foundation)是独立的非营利组织,为国家档案馆展览、公共项目和教育计划提供支持。</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永久档案馆藏有:</p><p class="ql-block">13亿张纸</p><p class="ql-block">72.5件文物</p><p class="ql-block">超过450.85亿英尺的胶片</p><p class="ql-block">41万张照片</p><p class="ql-block">40 万张航拍图像</p><p class="ql-block">10万张地图、图表和建筑/工程图纸</p><p class="ql-block">超过33亿条电子记录</p> <p class="ql-block">国家档案馆大楼的圆形大厅圆顶天花板高出地面70英尺,约40英尺高的青铜门。</p> <p class="ql-block">圆形大厅因保存《独立宣言》、《美国宪法》、《权利法案》,这三份美国国家的建国文件统称为“自由宪章”。原件的永久陈列地而闻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参观,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圆形大厅弧形墙壁上装饰有由巴里·福克纳绘制的两幅壁画,描绘了《独立宣言》和《宪法》的“演讲”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航拍中国·1945】</p> <p class="ql-block">1945年抗战胜利后,美军留下了一组珍贵的航拍老照片,捕捉了迄今最完整、最丰富的中国城乡航拍景观。这组航拍老照片一直在美国华盛顿国家档案馆,从未公开发表。</p><p class="ql-block">随着《航拍中国·1945·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精选展》,这段尘封的历史就此揭开。这组老照片共几百张,展览精选北京30幅,天津、青岛、上海各10幅。包括1945年9月4日紫禁城建筑群的大部分。</p> <p class="ql-block">直到2025年3月18日,美国国家档案馆,才首次公布肯尼迪遇刺案记录。</p><p class="ql-block">【肯尼迪遇刺案件回顾】</p><p class="ql-block">约翰·肯尼迪遇刺案(Assassination of John F. Kennedy),1963年11月22日,发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案件导致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p> <p class="ql-block">在约翰·肯尼迪遇刺80分钟后,达拉斯警方抓获了案件嫌疑人李·哈维·奥斯瓦尔德。</p><p class="ql-block">11月24日,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在被转移到另一个监狱时,被杰克·鲁比枪击身亡。</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杰克·鲁比因癌症死于狱中。</p> <p class="ql-block">在2023年的一项民调显示,65%的美国人认为约翰·肯尼迪是被阴谋杀害的。</p><p class="ql-block">从1963年至1993年,有115名与约翰·肯尼迪遇刺案相关的证人在各种事件中“自杀”或被杀。</p><p class="ql-block">1992年,美国政府发布法案,要求所有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档案,必须在2017年以后对外公开。</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2025年3月18日晚,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网站分批公布了2200多份与约翰·肯尼迪遇刺案有关的未删节文件。</p><p class="ql-block">多达6.3万多页,包括打字报告、手写笔记和录音等。</p><p class="ql-block">至此,美国政府已分批公布了32万份文件中的99%。</p><p class="ql-block"> ~摘自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档案馆规定:</p><p class="ql-block">凡年满16岁的公民(包括外国人),只要持有身份证,就可以利用已经开放的档案。</p><p class="ql-block">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是指美国国家档案馆根据相关法律和政策,对原本保密的文件进行审查后,向公众公开的文件。</p><p class="ql-block">以下是对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的详细解释:</p> <p class="ql-block">一、解密背景与目的</p><p class="ql-block">背景:美国国家档案馆作为美国政府的重要机构,负责保存和管理大量政府文件和记录。这些文件涉及国家安全、外交政策、军事行动等多个领域,部分文件因涉及敏感信息而被列为保密文件。</p><p class="ql-block">目的:解密文件的目的是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促进历史研究和学术交流。</p><p class="ql-block">二、解密流程</p><p class="ql-block">审查与评估:美国国家档案馆会对保密文件进行定期审查,评估其是否仍然需要保密。审查过程涉及多个部门和专业人员的参与,以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p> <p class="ql-block">解密决策:</p><p class="ql-block">经过审查后,对于不再需要保密的文件,美国国家档案馆会作出解密决策,并将其向公众公开。</p><p class="ql-block">公开方式:</p><p class="ql-block">解密文件可以通过美国国家档案馆的官方网站、图书馆、档案馆等渠道进行查阅和获取。</p><p class="ql-block">三、解密文件的意义</p><p class="ql-block">促进历史研究:</p><p class="ql-block">解密文件为历史学家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p><p class="ql-block">增强政府透明度:</p><p class="ql-block">解密文件的公开有助于增强政府的透明度,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p> <p class="ql-block">保障公众知情权:</p><p class="ql-block">解密文件的公开是公众知情权的重要保障,有助于公众了解政府决策和行动的依据。</p><p class="ql-block">四、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尽管解密文件已经向公众公开,但部分信息可能仍然受到法律的保护,如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因此,在查阅和使用解密文件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美国国家档案馆解密文件是保障公众知情权、促进历史研究和增强政府透明度的重要举措。</p><p class="ql-block"> ~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打的前往国会山,8:30进场接受机场级别安检,水与食物不准带入,大包寄存。</p> 美国国会大厦· 国会山 <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大厦是美国国会所在地,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Washington D.C.)。国会大厦位于国家广场东侧的一座山坡顶上,被称为国会山。</p> <p class="ql-block">接待大厅准备有多种文字参观指南,访客可选择语言免费自取,以方便各国游客。</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把国会大厦称为Capitol(也叫Congress building),把它看作是民有、民治、民享政权的最高象征。</p><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1793年9月18日由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亲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p> <p class="ql-block">1814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期间被英国人焚烧,部分建筑被毁。</p><p class="ql-block">后来增建了参众两院会议室、圆形屋顶和圆形大厅,并多次改建和扩建。</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大厦是立法部门的所在地。参议院位于大楼的北翼,众议院位于南翼。</p><p class="ql-block">国会由参、众两院组成,两院在国会大厦南北两侧翼楼里,各自的议事大厅开会。</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议事大厅】</p> <p class="ql-block">三层结构的主席台,处在众议院议事大厅的主要位置。</p><p class="ql-block">议长或议长指定代表,在立法顾问的协助下在主席台主持议事。</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层空间供辅助议事的文秘人员使用。他们的工作包括宣读议案、计票、以及记录辩论。</p> <p class="ql-block">国会众议院自其1789年经酝酿问世后,就一直设有对公众和媒体开放的旁听席。</p><p class="ql-block">从1979年开始,众议院辩论程序开始通过电视现场直播。</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新的北翼楼于1859年竣工后,参议院搬进了使用至今的议事大厅。</p><p class="ql-block">一百张桌子以半圆形布局排列,并根据议员所属政党分配。</p> <p class="ql-block">除少数情况外,参议院议事过程对公众开放。媒体、工作人员、家属、外交人员、以及游客都可以到旁听席旁听。</p><p class="ql-block">自1986年起,参议院每天的立法过程都有电视直播。</p> <p class="ql-block">参议院</p><p class="ql-block">参议院有一百名成员,每州各有两名参议员代表。参议员须年满三十岁,为该州居民,成为美国公民至少已有九年。</p><p class="ql-block">参议员的每个任期为六年,为使各期议员任期交错,每两年要有三分之一的成员参选。</p> <p class="ql-block">美国副总统兼任“参议院议长”,但在日常工作中,参议院会议通常由临时议长(多数党的资深议员)或其他受托议员主持。副总统只在参议院表决中双方持平的时候才作为议长参加投票、打破僵局。</p> <p class="ql-block">众议院</p><p class="ql-block">自20世纪初,美国国会众议院有表决权的议员人数一直是435人。每隔十年,在全国人口普查过后,都要根据各州人口规模调整其众议员名额,并可能重新划定选区。每州至少有一名众议员。</p> <p class="ql-block">【众议院议事大厅】</p> <p class="ql-block">众议员必须年满二十五岁,系本州居民,成为美国公民至少已有七年。</p><p class="ql-block">众议员任期两年。众议院议长负责主持议事。如美国总统无法履行职务,其众议院议长在替补人名单中,排列在副总统之后。</p> <p class="ql-block">特殊权力</p><p class="ql-block">在美国宪法规定的权力制衡系统中,联邦政府的权力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机构分享。国会参、众两院也实行分权。</p> <p class="ql-block">宪法同时赋予参、众两院宣战、维持国家武装力量、课税、举债、铸币、规范商业、以及制定政府运作所需的所有法律的权力。</p> <p class="ql-block">而在涉及条约和官职人选的提名问题上仅有参议院才有权提供咨询和给予认可。</p><p class="ql-block">当选举人团投票结果无法确定总统人选时,众议院有权决定谁是总统选举中的当选者。</p> <p class="ql-block">这种情况在1800年和1824年的选举中曾两次发生。</p><p class="ql-block">只有众议院有权启动弹劾程序(即起诉总统或其他联邦官员)。</p><p class="ql-block">而只有参议院才有权审判被弹劾官员以及决定是否将其撤职。</p> <p class="ql-block">亨利•克莱参议员在老参议院大厅就《1850年妥协案》慷慨陈词。</p> <p class="ql-block">【议员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各众议员的办公室设在位于国会大厦南侧、沿独立大道排列的三座楼内,即加农、朗沃斯和雷本办公楼内。</p> <p class="ql-block">各参议员的办公室设在位于国会大厦北侧、沿宪法大道排列的三座楼内,即拉塞尔、德克森、和哈特办公楼内。</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圆形大厅】</p> <p class="ql-block">圆形大厅是国会大厦的主体结构,但国会立法不在这里进行。</p><p class="ql-block">大厅自林肯总统时期以来就一直是为逝世的美国总统、国会议员、军事英雄、以及杰出公民举行国葬仪式的庄严场所。</p> <p class="ql-block">到访的国家元首和特别来宾的欢迎仪式也时常在圆形大厅举行。</p><p class="ql-block">这里还举行过很多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p> <p class="ql-block">圆形大厅内悬挂的巨幅帆布油画中,有四幅是乔治•华盛顿将军的随从参谋,约翰•特朗布尔创作的,它们重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其他四位画家的作品,所描绘的是美国早期开拓,人口聚居点的形成发展。</p> <p class="ql-block">在圆形大厅高达180英尺的天棚上,是意大利裔美国画家,康斯坦丁诺•布鲁米迪绘制的《华盛顿升天图》。</p><p class="ql-block">象征美国民主与技术进步的人物,簇拥着乔治•华盛顿。</p> <p class="ql-block">国会大厦里很多房间和走廊的壁画,以及装饰都出自布鲁米迪之手。</p><p class="ql-block">他在绘制美国历史中主要事件的装饰画期间不幸去世,这项工作后来由其他画家完成。</p> <p class="ql-block">【国会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通过一条长走廊,就从国会大厦走进国会图书馆。</p><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图书馆于1800年正式开放,它设立在华盛顿国会山上。</p><p class="ql-block">是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图书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在美国国会的支持下,通过公众基金、美国国会的适当资助、私营企业的捐助,及致力于图书馆工作的全体职员共同努力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联邦文化机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知识宝库。是美国知识与民主的重要象征,在美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据最新统计,它藏有七千五百万作品。</p><p class="ql-block">仅合订本大约有一千八百万册,</p><p class="ql-block">它保存各类收藏近1亿2100万项,</p><p class="ql-block">超过三分之二的书籍是以多媒体形式存放的。</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占地面积三十五英亩,书架总长度长达848公里。</p><p class="ql-block">其中包括很多稀有图书、特色收藏、世界上最大的地图、电影胶片和电视片等。</p> 美国总统府-白宫 <p class="ql-block">白宫(The White House),又名美国总统府,位于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p><p class="ql-block">白宫既是美国总统及其家人的住所,也是一座鲜活展现美国历史的博物馆,美国国家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白宫始建于1792年10月13日。1800年,建筑即将完工时,约翰·亚当斯总统搬入。</p><p class="ql-block">除了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外,白宫是历任美国总统的官邸。</p><p class="ql-block">白宫为白色新古典风格砂岩建筑,主要由主楼和东、西两翼三部分组成,东为宴会活动厅、西为行政办公楼及总统办公室。</p><p class="ql-block">主楼外观3层,实有6层,共132间客房,总占地面积达7.3万平方米,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家中枢之一。</p> <p class="ql-block">1814年8月24日,英国军队入侵了美国首都华盛顿(1812年战争期间)并放火焚毁了总统官邸,白宫仅剩石砌外墙和砖砌内墙残余。</p><p class="ql-block">1817年,白宫重修竣工,为掩盖焚烧痕迹,外立面灰墙被漆为白色。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James Monroe)搬进这座建筑。</p><p class="ql-block">1901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将总统官邸正式命名为“白宫”。</p><p class="ql-block">1952年,白宫整修竣工。哈里·S·杜鲁门总统重新迁入了白宫。</p> <p class="ql-block">白宫经历过多次扩建和改造工程。最重要的扩建是增建了东翼和西翼。</p><p class="ql-block">西翼内设有著名的"椭圆形办公室",即总统的主要办公室。</p><p class="ql-block">该建筑其中部分房间可以开放给游客参观,包括绿厅、蓝厅、红厅以及国宴厅等。</p> <p class="ql-block">【预约参观白宫流程】</p> <p class="ql-block">预约规定‌: </p><p class="ql-block">需通过美国国会议员或其旅游协调员提交申请,外国公民可通过本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协助。‌‌</p><p class="ql-block">申请需提前21至90天提交,不接受临时预约。‌‌</p><p class="ql-block">预约确认后,游客将收到指定游览时段通知,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护照或驾照)。‌‌</p> <p class="ql-block">开放时段‌:</p><p class="ql-block">白宫东翼对公众开放时间为每周五、周六上午8:00至11:00(联邦假日除外),每次参观时长约1小时。‌‌</p><p class="ql-block">白宫曾因疫情关闭两年。</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5日起恢复有限开放,初期每周开放2天并限制人数。</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后调整为当前开放时间。‌‌</p> <p class="ql-block">【电视剧中场景再现】</p> <p class="ql-block">因为手续复杂,未能提前预约,只能游荡在戒备森严的白宫之外拍照。其中场景,似曾相识。</p><p class="ql-block">眼前涌出好多熟悉的场景,不禁浮想联翩。哦,都是近期看过两部美国电视剧中的镜头。</p><p class="ql-block">一部是长达73集的美国系列政治题材电视剧《纸牌屋House of Cards》,由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出品,由詹姆斯·弗雷等执导,鲍尔·威利蒙编剧,凯文·史派西、罗宾·怀特等主演。</p> <p class="ql-block">该剧改编自迈克尔·道布斯创作的同名小说。主人公弗兰克·安德伍德是美国众议院多数党党鞭,一个老谋深算的职业政客。他为夺取总统宝座,不择手段,冷酷无情。其妻克莱尔不输于他,为当总统,也敢杀夫杀情人。</p><p class="ql-block">该剧 从2013~2018年,分成1~6季拍成播出。</p><p class="ql-block">2014年,获第71届金球奖电视类-剧情类最佳剧集提名。</p><p class="ql-block">2017年,该剧获第69届艾美奖剧集类最佳音乐创作奖。</p> <p class="ql-block">正在看《指定幸存者Designated Survivor》是一部由ABC出品的白宫政治电视系列剧。由保罗·麦奎根等执导,基弗·萨瑟兰、娜塔莎·麦克艾霍等主演。</p><p class="ql-block">该剧讲述了9.11后,又一次对国会山的恐怖袭击。国家主要领导人等,上千人死亡之后,被预先指定的幸存者,低职位无党派的一名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Tom Kirkman,按顺序接任总统而广受质疑。经过妥善处理一系列事件,逐渐成为合格总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该剧第一季共21集,</p><p class="ql-block">于2016年9月21日在美国首播,</p><p class="ql-block">2017年5月17日播出完结。</p><p class="ql-block">第二季于2017年9月27日首播,</p><p class="ql-block">第三季于2019年6月7日首播。</p> <p class="ql-block">【预约参观白宫流程】</p><p class="ql-block">预约规定‌: </p><p class="ql-block">需通过美国国会议员或其旅游协调员提交申请,外国公民可通过本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协助。‌‌</p><p class="ql-block">申请需提前21至90天提交,不接受临时预约。‌‌</p><p class="ql-block">预约确认后,游客将收到指定游览时段通知,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如护照或驾照)。‌‌</p> <p class="ql-block">开放时段‌:</p><p class="ql-block">白宫东翼对公众开放时间为每周五、周六上午8:00至11:00(联邦假日除外),每次参观时长约1小时。‌‌</p><p class="ql-block">白宫曾因疫情关闭两年。</p><p class="ql-block">2022年4月15日起恢复有限开放,初期每周开放2天并限制人数。</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后调整为当前开放时间。‌‌</p> <p class="ql-block">【美国崛起的历史过程】</p> <p class="ql-block">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东有大西洋,西有太平洋,环卫两面。</p><p class="ql-block">北美仅有加国小兄弟,南美邻国皆为弱小,不足为虑。</p><p class="ql-block">美国本土自1776年成立以来,仅遭遇过‌三次‌外敌入侵:</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p><p class="ql-block">英国从欧洲和加拿大调集军队,与美国进行了长达8年的战争。</p><p class="ql-block">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这是美国成立后首次遭遇的外部军事威胁。 ‌</p><p class="ql-block">第二次:1812年英美战争</p><p class="ql-block">美国因不满英国对加拿大殖民统治,主动挑起战争。</p><p class="ql-block">1814年,英军占领缅因州并火烧白宫,迫使美国签署《根特条约》。 ‌</p><p class="ql-block">第三次: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p><p class="ql-block">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夏威夷珍珠港,导致美军伤亡惨重,促使美国正式加入二战。 </p> <p class="ql-block">全世界都在研究,为什么美国建国仅249年(1776-2025),就发展成为超级大国的呢?历史学界普遍认为:</p><p class="ql-block">美国崛起的历史过程始于殖民时代,历经独立战争、领土扩张、工业革命和两次世界大战,最终在二战后确立全球超级大国地位。</p> <p class="ql-block">殖民时代与独立建国(1607-1789年)</p><p class="ql-block">‌殖民开端‌:</p><p class="ql-block">1607年英国建立首个殖民地詹姆斯敦,随后形成13个英属殖民地。</p><p class="ql-block">欧洲移民引入先进技术,发展农业和贸易,但英国高压政策(如《印花税法》)激化矛盾。‌‌</p><p class="ql-block">独立战争‌:</p><p class="ql-block">1775年列克星敦枪声触发战争。</p><p class="ql-block">1776年《独立宣言》宣布独立。</p><p class="ql-block">美军在法国支持下赢得萨拉托加战役(1777年)等关键胜利。</p><p class="ql-block">1783年《巴黎条约》确认美国独立,奠定民主政治基础。‌‌</p> <p class="ql-block">领土扩张与西进运动(1783-1865年)</p><p class="ql-block">通过购买(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战争(1846-1848年美墨战争夺取德克萨斯等地)及条约,领土从80万平方公里增至约900万平方公里,覆盖北美大陆。‌‌</p> <p class="ql-block">社会与经济影响‌:</p><p class="ql-block">西进运动推动人口西迁,但伴随对原住民的驱赶和冲突。</p><p class="ql-block">奴隶制引发南北分歧:南方依赖种植园经济,北方发展工业,最终导致1861-1865年内战。</p><p class="ql-block">北方胜利废除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p> <p class="ql-block">工业革命与经济转型(1865-1914年)</p><p class="ql-block">工业化加速‌:</p><p class="ql-block">内战结束后,解放黑奴提供劳动力,铁路建设(如跨大陆铁路)联通全国。</p><p class="ql-block">钢铁、纺织业兴起,技术创新(如电力应用)推动经济飞跃,19世纪末工业产值跃居世界首位。‌‌</p> <p class="ql-block">社会变革‌:</p><p class="ql-block">城市化进程加快,移民潮(欧洲为主)带来多元文化,但贫富差距和劳工问题凸显。‌‌</p><p class="ql-block">两次世界大战奠定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霸主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冷战开始后和苏联平分天下。</p><p class="ql-block">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p> 故国近代沉思录 <p class="ql-block">迄今为止,中华民族已经具有五千年文明。自秦朝(公元前221年)以来,已成为大一統的封建王朝。</p><p class="ql-block">衣食足而礼仪兴,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万邦来朝,屹立于世界之巅,已有两千年之久(1450年前)。</p> <p class="ql-block">当时美洲大陆还是一片蛮荒,野兽出没,不毛之地。印第安人,渔猎为生,刀耕火种,艰难繁衍。</p><p class="ql-block">美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和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对西方近代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农业技术‌:中国深耕犁、耧车(近代播种机原型)等农具引入欧洲后,引发了欧洲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p> <p class="ql-block">天文观测‌:</p><p class="ql-block">中国通过长期天文观测掌握了木星、土星周期等规律。</p><p class="ql-block">唐朝至元朝,组织了大规模天文测量,为西方天文学提供数据支持。 ‌</p><p class="ql-block">数学与冶金‌:</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十进制计数法、青铜冶炼技术(如标准化生产流程)等,</p><p class="ql-block">对西方数学和冶金技术发展具有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世纪英国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工业革命。</p><p class="ql-block">19世纪爱迪生发明电灯,法拉第提出电磁感应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等一系列理论,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蓬勃发展。</p><p class="ql-block">明朝(1368-1644)的中后期,直到晚清,封建王朝均闭关自守,坐井观天。</p><p class="ql-block">“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在自然科学、人文艺术等诸方面落后于西方。</p> <p class="ql-block">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打上家门,才如梦初醒,尝到了落后挨打的滋味。</p><p class="ql-block">外敌反复入侵,开始了近代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历史。</p><p class="ql-block">还记得,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尽管邓世昌们浴血奋战,可叹器不如人,技不如人,最终壮烈,以身殉国。</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1900年,1.8万八国联军击溃11万清军,北京城破。慈禧携光绪西逃,圆明园再遭洗劫。</p><p class="ql-block">还记得,民国时期,大上海十里洋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1931-1945,长达14年,中华民族艰苦卓绝,付出3500万伤亡的惨重代价,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战争。</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1949,解放军百万雄师饮马长江。一艘英帝国“紫石英号”竟敢骚扰碰瓷,没想到碰上了硬茬。落花流水,自取其辱。</p><p class="ql-block">1949.10.1.伟人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振聋发聩,响彻寰宇。</p> 中美关系的爱恨情仇 <p class="ql-block">《庚子赔款历史回顾》</p><p class="ql-block">1901年,清政府与十一国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赔款。</p><p class="ql-block">庚子赔款是指1901年9月7日,帝国主义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所规定的赔款。因为1900年(农历庚子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而赔款,故名,简称“庚款”。</p><p class="ql-block">1900年6月10日,英、德等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8月攻占北京。</p> <p class="ql-block">清政府为维护统治政权,于1901年9月7日与英、俄等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p><p class="ql-block">规定赔款按当时中国人口计算,每人一两,共计4.5亿两白银。</p><p class="ql-block">由于清政府无力付清,赔款算作清政府借款,规定年息4厘,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2238150两,以海关税、常关税、盐税作抵押。</p><p class="ql-block">1909年开始,美国率先退还赔款,随后苏、英等国陆续退款,德、日赔款因战争终止。</p><p class="ql-block">直至1943年1月,中国与英美两国废除原有不平等条约,签订新约,庚子赔款因此取消。</p> <p class="ql-block">【西学东渐 庚款留美】</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早赴美留学是1872年8月11日,中国第一批留学生启程赴美,有陈兰彬,容闳等。</p> <p class="ql-block">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京城,迫使清廷下跪求饶,割地赔款。</p><p class="ql-block">强盗进门烧杀抢掠一空,还逼人签下欠债条约,数字他定。</p><p class="ql-block">这完全是无中生有,强加于人,最屈辱的一笔冤枉债。</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强盗逻辑!</p><p class="ql-block">美国对华相较于日、欧列强之贪婪,拒不归还,尚存怜悯之心,已显怀柔之意。</p><p class="ql-block">1909年起,美国将清政府的赔款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p> <p class="ql-block">落后挨打,痛定思痛之后,晚清洋务派和民初当政者,对于青少年学生留学已是乐见其成,推波助澜。</p><p class="ql-block">实乃:</p><p class="ql-block">大势所趋,西学东渐。</p><p class="ql-block">言犹在耳,小邻已先。</p> <p class="ql-block">美国将退还部分庚款充作留美学习基金,接受了首批180名赴美留学生。于1911~1924年,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p><p class="ql-block">欧洲爆发一战,北洋政府宣布加入战胜国行列,停付了战败国庚款。其他列强只得步美国之后尘,减免赔付尾款,指定用于教育文化实业发展。</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中国累计支付庚子赔款本息,总额约6.52亿海关两。</p><p class="ql-block">扣除美英等国收到后退还的赔款约0.76亿海关两,中国最终实际支付赔款约5.76亿海关两,占赔款本息总数的58%。</p><p class="ql-block">直到1939年,民国政府才停止赔付。</p> <p class="ql-block">1905年协和医学院</p> <p class="ql-block">从三十年代起,美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学生首选留学的西方国家。</p> <p class="ql-block">近代以来,美国通过庚款、教育及教会等形式,在中国建立了12所教会大学:</p><p class="ql-block">辅仁大学</p><p class="ql-block">燕京大学</p><p class="ql-block">津沽大学</p><p class="ql-block">协和医学院</p><p class="ql-block">铭贤学堂、</p><p class="ql-block">私立金陵大学</p><p class="ql-block">金陵女子文理学院</p><p class="ql-block">私立福建协和大学</p><p class="ql-block">华南女子文理学院</p><p class="ql-block">华中大学</p><p class="ql-block">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p><p class="ql-block">私立华西协合大学</p><p class="ql-block">~摘自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私立华西协合大学(1910-1951),即由美、英、加5个基督教会联合创办的‌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校址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华西坝。</p><p class="ql-block">其学校历史名称演变:</p><p class="ql-block">华西协合大学(1910-1951)‌:初创时期为综合性大学,设文、理、医、牙等学院,以中西合璧的教育体系著称。‌‌</p><p class="ql-block">华西大学(1951-1953)‌:1951年10月被中国政府接管后更名,仍保留多学科结构。‌‌</p><p class="ql-block">四川医学院(1953-1985)‌:1953年院系调整后,学校转型为医药类院校,名称变更为四川医学院。‌‌</p><p class="ql-block">华西医科大学(1985-2000)‌:1985年经卫生部批准更名。</p><p class="ql-block">2000年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旗下有临床医学院等一系列医药卫生领域相关学院‌‌及专业。在国内名列前茅,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华西学子,深以为荣。</p> <p class="ql-block">【二战时期 中美并肩】</p> <p class="ql-block">二战期间,中国坚定加入同盟国,对抗徳意日法西斯发动的侵略战争。</p><p class="ql-block">美国出钱出力,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辟驼峰航线和史迪威公路,运输军队和援华物资。</p> <p class="ql-block">2023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旧金山出席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发表演讲时专门提到中国军民在抗战时期,奋勇救助美国飞行员,以及获救美国军人后代回访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他说:“我相信,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两国人民友谊,一定能够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回顾轰炸日本事件》</p><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期间,美军飞机从中国出发轰炸日本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两次重要行动:</p> <p class="ql-block">杜立特行动(1942年)</p><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18日,美军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空母舰起飞,空袭日本东京。</p><p class="ql-block">完成任务后,因燃油耗尽,15架飞机在中国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地坠毁,64名飞行员被中国军民营救。</p> <p class="ql-block">这是美军首次从中国基地起飞对日本进行轰炸的行动,其中14号机组5名队员安全降落在江西上饶,受到当地村民的救援。 ‌</p> <p class="ql-block">在轰炸机前面列队照相的是杜立特空袭的一号机组,来自第34轰炸机中队。</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哈罗德·杜立特中校(左二)副驾驶,理查德.E.科尔中尉、领航员亨利.A.波特中尉、投弹手弗莱德.A.布雷默军士,机枪手保罗.J.莱纳德参谋军士。</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轰炸行动(1944年)</p><p class="ql-block">1944年6月15日,美军B-29轰炸机从中国成都起飞,轰炸日本九州八幡钢铁工业中心。这是美军远程战略轰炸机首次经由中国基地起飞对日本本土实施轰炸。</p><p class="ql-block">同年10月至12月,飞虎队第14航空队多次从中国出发,轰炸了香港、宝庆(湖南.邵阳)等地的日军目标。 ‌</p> <p class="ql-block">其他支援行动</p><p class="ql-block">除直接轰炸外,美军还通过中印驼峰航线,史迪威公路帮助运送军队及物资,支持中国抗战。</p><p class="ql-block">1944年,美军观察团赴延安考察,开启中美官方合作新篇章。图为包瑞德上校率领观察组检阅第18集团军(八路军)仪仗队。</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场 兵戎相见】</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之初,亟需修复战争创伤。百废待兴,无暇他顾。邻居求救,施以援手,仓促地卷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武器简陋,凭着勇气和血肉之躯,抗住了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p><p class="ql-block">把武装到牙齿的17国联军打回三八线,坐上谈判桌,签署停战协议。</p><p class="ql-block">从此赢得对手尊重,也让世界刮目相看。</p> <p class="ql-block">难怪乎,美五星上将布莱德利说了几句意味深长的名言:</p><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老兵纪念碑(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位于华盛顿特区国家广场,纪念在朝鲜战争期间服役的美军及盟军。‌</p> <p class="ql-block">中朝各地也有多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供人们凭吊致敬。</p> <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 恢复正常】</p> <p class="ql-block">朝鲜战场扳手之后,中国人民遭到近三十年的敌视封锁。加之中苏反目成仇,处境艰难。直到七十年代初,中美领导人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化敌为友,建交合作。</p> <p class="ql-block">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西方世界重归于好。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互利互惠,合作共赢。</p> <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正常化之后,国家元首互访频繁。据统计,截至2025年,共有8位美国总统(尼克松,福特,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特朗普),对中国进行了13次正式访问。</p> <p class="ql-block">中国领导人访美:邓小平(1979)一次,江泽民(1997、2002)两次,胡锦涛七次,习近平六次(包括其他任职),另外,温家宝总理四次,李克强总理一次。</p> <p class="ql-block">【风云变幻 密切接触】</p> <p class="ql-block">最近的是2024年11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双方回顾了过去四年中美关系走过的历程,并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也是2021年以来,中美两国元首的第14次互动。</p><p class="ql-block">围绕在美国政府过渡期推进对话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沟通,为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教育交流 促进发展】</p><p class="ql-block">据统计,中美建交后,1978~2024年间,中国赴美留学生超过百万人之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促进了两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和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1978年,小平同志富有远见卓识,排除各种障碍,大力支持选派赴美留学生,掀起了中国学子留美浪潮。从最初的52人启程,到峰值时期的超过 38万人 ,其中大多数回来为祖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示范作用。</p> <p class="ql-block">每个留学生的选择都是个人梦想、家庭期待与时代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虽然近年来留美学生总数有所下降,但美国高等教育对许多中国学生和家庭而言,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赴美留学,是文明互鉴 ,取长补短。促进经济,双赢合作。</p><p class="ql-block">赴美留学优势:优质教育资源、多样化专业选择、多元化文化体验以及广阔的就业市场。</p><p class="ql-block">但是,现在好景不再,外国人就业政策收紧,限制更多。</p><p class="ql-block">赴美留学弊端:高昂的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以及其他杂费。特别是名校就读,所需费用达数万至十余万美元/年(人民币每年50万至百万左右),十倍于国内教育成本,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p><p class="ql-block">除非能够获得奖学金,但是竞争激烈。僧多粥少,成功率小。需要权衡利弊,量力而行。</p><p class="ql-block">据2025年8月13日消息,白宫信息与监管事务办公室已批准一项改革H-1B签证分配方式的提案。</p><p class="ql-block">拟将现行的随机抽签改为“加权选择”模式,优先考虑高薪资、高技能申请者。</p><p class="ql-block">最新消息,从今年九月二日开始,持H1B和其他非移民签证者,逾期需要回母国面谈通过,方可续期。</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7日最新消息,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答记者问。</p><p class="ql-block">彭博社记者:特朗普总统表示,欢迎更多中国留学生赴美,目标人数是60万左右。</p><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的两倍。中方对此有何评论?</p><p class="ql-block">郭嘉昆:教育交流合作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交往与了解。</p><p class="ql-block">希望美方将特朗普总统欢迎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的表态落到实处。</p> <p class="ql-block">招收國際學生对美國經濟有重要意义,学费收入是美国高校的重要资金来源。除此之外,还带动了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业发展,形成围绕国际学生的产业生态。</p><p class="ql-block">特朗普在白宮內閣會議上強調,中國學生對美國高等教育體系非常重要。并直言不讳地说,如果没這些中国學生,美國許多大學將面臨倒閉。</p><p class="ql-block">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Lutnick)也支持此说法:這是理性的經濟判断,如果沒有這60萬學生,15%的美國大學將會倒閉。</p><p class="ql-block">据美聯社報導,美國國際教育工作者協會的數據顯示,僅2023-2024 學年,國際學生就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38億美元,並創造了37萬多個就業崗位。</p> 二战纪念日 华府沉思时 <p class="ql-block">游览华府之际,正是二战胜利815纪念日,人们都在从不同角度去反思,给世界带来深重苦难的那场战争。</p> <p class="ql-block">和平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仗剑才能扶犁。</p><p class="ql-block">中国没有称霸之野心,</p><p class="ql-block">只会牢记历史的教训。</p><p class="ql-block">叹曰:</p><p class="ql-block">居安思危,友好睦邻。</p><p class="ql-block">多事之秋,乱世风云。</p><p class="ql-block">枕戈待旦,警钟长鸣。</p><p class="ql-block">厉兵秣马,保家卫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据中国日报 华盛顿2025年8月20日电,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华盛顿D.C.联合举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影像和艺术展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谢锋大使致辞:“血与火铸造的中美人民友谊,始终是中美关系发展的不竭源泉。</p><p class="ql-block">时刻提醒我们:中美应该成为伙伴和朋友,彼此成就,惠及世界。</p><p class="ql-block">时刻提醒我们:不忘战争年代结下的深厚情谊,不移和平共处之心,不坠合作共赢之志。”</p> <p class="ql-block">延宕起伏几年,两场冲突尚未停止。中美作为负责任而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互释善意,携手合作。必将造福于两国、亚太地区、以至于世界。</p> <p class="ql-block">可谓:</p><p class="ql-block">中美关系,源远流长。</p><p class="ql-block">回眸历史,国耻勿忘。</p><p class="ql-block">合则两利,斗则俱伤。</p><p class="ql-block">和平共处,惠及各方。</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p><p class="ql-block">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他希望今年年内或者尽快访问中国,中国对此持开放态度吗?</p><p class="ql-block">郭嘉昆表示,中方一贯按照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和推进中美关系,同时坚定维护自身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我们希望美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p><p class="ql-block">郭嘉昆指出,元首外交对中美关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战略引领作用,中美两国元首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和沟通。</p> <p class="ql-block">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希望尽快访华,外交部已作回应。这是一个非常积极重要的信号,值得世界期待。</p> 笔者华府沉吟诗之三 <p class="ql-block">七律·忧思天下</p><p class="ql-block">岁华有序又逢秋,</p><p class="ql-block">尽享承平庆九州。</p><p class="ql-block">合作共荣呼大国,</p><p class="ql-block">纷争不断觑环球。</p><p class="ql-block">俄乌怨敌硝烟乱,</p><p class="ql-block">巴以哀民血泪流。</p><p class="ql-block">和善为邻皆得利,</p><p class="ql-block">促谈止战欲何求?</p><p class="ql-block">2025.8.15</p><p class="ql-block">鸣谢:背景资料及部分图片摘编自网络,公益引用,致谢作者。</p><p class="ql-block"> 202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