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特别喜欢马。</p><p class="ql-block"> 在我眼里,马儿俊逸又温顺。奔跑的骏马四蹄腾尘,飞扬的马鬃顺畅自然,张扬着自由的灵魂,透着万分的洒脱与率性;小憩的马儿或立或卧或俯首吃草,黑眼睛里满是温情,自是娴静悠然,有着别样的静美。</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马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小时候听到的一个故事。父亲告诉我,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一支小分队经过我们村时停下来休整,战士们用车载着一匹战马,名叫腾云。腾云在战斗中受了重伤,已经奄奄一息。负责照顾腾云的小战士抱着马脖子放声痛哭。腾云很有灵性,可能感觉到自己要死了,大颗的泪珠不断地从它眼里滚落下来。在小战士悲恸的哭声里它最终闭上了美丽的眼睛。</p><p class="ql-block"> 战马的死让战士们悲痛异常,就像失去了至亲的家人一样,他们把它葬在了树林边一片丰茂的草地里,并鸣枪以示纪念。腾云的故事让我深受感动,我想,八路军和战马的亲密情谊肯定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人与动物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邻居家里养了两匹马,一匹黑色,一匹棕红色。那两匹马长相俊美,但并还算不上膘肥体壮,因为它们每天的工作都很劳累。每天天刚蒙蒙亮,邻居就赶着马车去几十里外给村里盖房的人家拉砖拉土以赚钱养家糊口。沉重的砖块被装上满满的一车,马儿需要辛苦地来回拉上好几趟。我经常看到它们在坡道上奋力拉车的样子:圆睁两眼,高昂起头颅,枷锁和缰绳几乎勒进它们的身躯和脖子,颈项上筋络暴起。每每看到它们四肢发力,奋力拉车的样子,我都会心疼的不得了。我感觉,对那两匹马来说,每天拉车的劳作就像希腊神话里西西弗斯推着巨石上山,不断重复,永无休止,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好在邻居靠着马儿日夜辛勤的劳作也盖上了自己的新房子,娶上了媳妇。他们一家对马儿都不错,这让我心里有了稍许慰藉。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仰慕徐悲鸿的《八骏图》,那动态的烈马飞奔图简直让人惊为神作:八匹骏马嘶鸣怒吼,不触而发,奋力争先,蹄下生风。看到它们会让人想起汗血宝马,骏马,千里走单骑这些类似的词语。我想,徐悲鸿画笔下的马应该属于祁连山下丝绸之路,河西走廊的大漠,它们也属于猎猎战旗的沙场。它们风餐露宿,经腥风,历血雨,这些磨砺最终让它们拥有了骏马应该具有的优秀品质。北国的劲草勒不坏它们的牙齿,暴风雪摧残不了它们的皮肤,狂风飞沙迷离不了它们锐利的双眼。在晋朝王嘉的《拾遗记》中记载有八匹骏马的名字:绝地,翻羽,奔霄,越影,逾晖,超光,腾雾,挟翼。仅仅是这八匹骏马的名字就先把我迷了个七荤八素,无论哪一个都那么光芒耀眼。 </p> <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欣赏到了意大利籍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百骏图》。与徐先生的《八骏图》相比,郎世宁笔下的马少了些野性和张扬,多了些肥美和憨态。郎世宁细腻精致的画法,马头小,马身大的比例让我想起了西方油画里古代宫廷肤白丰腴的贵妇,沉静的目光中透出些痴美的态相。那一定是些圈养在宫廷里的娇贵马儿吧?它们的马蹄必定被精致地修过,踩在绵软柔嫩的草地上;天热了,会有人给它们梳洗毛发,清水洗身;天冷了,自有遮风避雨的华堂处所;即使稍有下力的活儿,也不过是被贴上金额,配上银鞍,缨络加身,载着皇朝的达官贵人和身着华服的家眷们在铺着红毯的路上巡游一番。</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多年后,我去过青甘,也到过广袤的内蒙草原。不但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了马,并且也有了一次亲身骑马的经历。</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旅游景点的马圈旁,一位马童小哥动作利落地在我们小腿上围上一圈皮套,估计皮套是代替马靴作用的。上马前,小哥给我们讲解骑马的注意事项。他说马的胆子通常很小,突然出现的鸟或声音都会惊扰到它,所以骑马时不要突然大喊大叫,否则会很危险。也不要和前面的马靠得太近,马打起架来很疯狂。在我看来,他嘱咐的这两点很是自相矛盾,让我拿不准马到底是胆小还是暴烈。看着我们怕怕的样子,小哥让我们放心,说每匹马会有人专门负责。</p><p class="ql-block"> 等我坐在马背上时才发现给我们牵马的竟然换成了个腿脚有点儿不方便的姐姐,而且她负责一前一后两匹马。我感觉我们被马童小哥“骗”上了马,不禁有些担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果然,马儿并不顺顺当当地走路。走着走着,毫无缘由地,它猛然朝左或右大幅度地摆动头颅,我感觉自己差点失去平衡,吓得紧紧地抓住马鞍,却不敢发出声音,惟恐惊扰到它。突然,它又抬起后蹄,踢啊踢的,不知在踢什么。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胆战心惊。前面马上的旅友和我一样都是第一次骑马。本来她就很害怕马这种动物,但在我的极力撺掇下,她意识到,如果来了草原不骑马会留下很大的遗憾,也就硬着头皮上了马。但她可能实在太害怕了,每当马儿突然摆头时,她都会禁不住发出压抑的惊呼。牵马姐姐脾气可没有小哥那般和蔼,整个路程上都拉塌着一张脸,没好气地指责:不是让你不要吵不要吵嘛!你看你看,你都吓到它了。她不耐烦的吵嚷弄得大家心里更加紧张。</p><p class="ql-block"> 马儿走了还没有一百多米。因为害怕,我们极力要求找个地方让马儿停下来,吃点儿草,让它安静会儿,我们也能照些骑马的照片在朋友圈里晒晒。我们这一队游客本来就是女士多,看我们停下也就都停下了,我们赶紧拿出手机互相拍照。</p><p class="ql-block"> 突然地,远处传来一阵马蹄急促的嗒嗒声。我们循声望去,只见在刚才我们经过的小路上,一个蓝衣小伙子骑着一匹快马“突突突”地狂奔过来,只见他紧拉缰绳,满脸惊慌。很显然马受惊了,他却控制不了。我认出那小伙子是前面那一队的,只见他在马背上东倒西歪,马上要掉下来的样子。我们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个个惊得目瞪口呆。这时,我们队里有个马童小哥赶紧斜冲过去,疾步迎上前。马看见了他速度有所下降,马童小哥趁此一个纵步抓住了马缰绳,这时蓝衣小伙子已经从马上掉了下来,一只脚还别在马镫子上没来得及拿下来,好在他个子高,踉踉跄跄地好不容易下了马。</p><p class="ql-block"> 我们都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要求“打道回府”。牵马姐姐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脸上也有了难得的笑容。下了马的我们如同被大赦一般的自由,高兴地在草地上欢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敢对别人说过我非常爱马,虽然我每每遇到马儿都会禁不住停下来在远处偷偷欣赏一番。</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