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 影:孤帆远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903694</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西南部,距腾冲市区5公里。和顺古镇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是云南著名的侨乡。现为国家5A级风景区,并荣获“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首。图为古镇入口处景点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拥有100多所百年宅院,八个宗祠,九座寺观,九座石桥,六个洗衣亭,九座牌坊,13道闾门,24个月台等景点。和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传承而闻名,建筑大多保留明清汉族文化特色。2007年5月30日,和顺古镇被中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图为景区入囗处照壁墙,题字“世界腾冲,天下和顺”。</p> <p class="ql-block"> 宽畅的古镇大道</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火山环抱,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一座火山,镇中为马蹄形盆地,境内最高海拔2091米,最低海拔1490米。和顺古镇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商贸名镇、文化名镇和旅游名镇。这里是一代哲人艾思奇的故里,是著名的翡翠大王的家乡,是中国西南地区著名侨乡,是7000多居民依然和谐生活的一个活着的古镇。图为“和顺顺和”牌坊建于2001年,是和顺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8月12日上午在雨中来到和顺,也在雨中游览了古镇。古镇面积17.4平方公里,辖三个社区和八个自然村。</p> <p class="ql-block"> 又一座牌坊</p> <p class="ql-block"> 虽然阴雨天,游客依然云集,双虹桥头熙熙攘攘。</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有4000多年的人居历史,原居民为佤族。明初洪武年间,汉民大批入滇,寸、刘、李、尹、贾五姓始祖跟随蓝玉、沐英平定云南及滇西后,以军职留镇腾冲,屯兵驻防,定居于阳温墩村。</p> <p class="ql-block"> 后来又有张、杨、钏、许、赵五姓陆续来到,构成“十个大姓”的汉族居民。明代晚期称为“河上屯”,清初改为“河顺”,康熙年间改名为“和顺”至今。</p> <p class="ql-block"> 参观马帮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该馆展示了云南马帮文化。马帮,就是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上的主要运载手段。</p> <p class="ql-block"> 从明代到清末,和顺逐渐由军屯向农耕社会过渡,因人口增多而开始向缅甸等地谋生。清末至民国时期,和顺出国热升温,在缅甸等地形成了商业热潮,涌现出许多跨国商号。</p> <p class="ql-block"> 参观古法造纸馆</p> <p class="ql-block"> 非遗文化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参观“总兵府”</p> <p class="ql-block"> 走进去瞧瞧,现在都是商铺…</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洗衣亭</p> <p class="ql-block"> 环绕古镇的水道,可供游客乘船游览。</p> <p class="ql-block"> 一处咖啡店</p> <p class="ql-block"> 家风走廊</p> <p class="ql-block"> 和顺的山、水(当地称野鸭湖)</p> <p class="ql-block"> 雨烟朦胧中看和顺</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水车正在缓缓的转动…</p> <p class="ql-block"> 参观艾思奇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艾思奇(1910年3月2日~1966年3月22日),出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蒙古族,原名李生萱,中共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p> <p class="ql-block"> 艾思奇于1930年考入日本福冈高等工业学校;1934年6月任职于《申报》报社。193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奉调至延安工作,先后任教于陕北公学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1938年任教于延安马列学院,并任哲学研究室主任;1939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秘书长;1946年任《解放日报》总编辑。…</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题:“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p> <p class="ql-block"> 全国解放后,艾思奇于1955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60年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1966年3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56岁。艾思奇毕生致力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参观的观众还真不少</p> <p class="ql-block"> 艾思奇故居,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是艾思奇之父李日垓任云南民政、司法两司司长及矿物督办时所建的新居。1979年,艾思奇夫人王丹一回腾冲,将故居捐赠给腾冲县人民政府。1984年10月27,艾思奇故居正式对外开馆。</p> <p class="ql-block"> 和顺的山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 李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刘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百岁坊(原坊曾被毁,此坊新建)</p> <p class="ql-block"> 游和顺古镇得有好体力,建筑物全修在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客依旧不少,处处人头攒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和顺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和顺图书馆成立于1928年,是本乡旅缅华侨为振兴家乡文化教育而捐助创办的乡村图书馆。1980年纳入公共图书馆建制,现有藏书11万余册,分藏古籍、民国、中华再造善本、现代等书库。图书馆内有胡适,熊庆来,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和顺图书馆被誉为中国乡村最大的图书馆,现在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一座乡村图书馆,建筑面积可不算小。</p> <p class="ql-block"> 图书馆连通着“文昌宫”</p> <p class="ql-block"> 屋内“透视”的外景</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上还分布着元龙阁、中天寺、魁阁等宗教建筑,阴雨天都放弃了它们。还有一处被称为弯楼子“民居博物馆”,因腿脚不灵也没前往。</p> <p class="ql-block"> 前总理朱镕基于2006年8月题字</p> <p class="ql-block"> 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题字</p> <p class="ql-block"> 资料介绍,600多年来,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西洋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的荷池</p> <p class="ql-block"> “千手观音”古树</p> <p class="ql-block"> 这个石碑应该有年头了?</p> <p class="ql-block"> 古镇外扩建的仿古一条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 后记:雨中和顺,走走停停,除仔细参观了艾思奇故居、和顺图书馆之外,其他景点拍照后均未停留,并在古镇一餐馆吃顿中饭,大概耗时4个多小时。当天一是雨中行路不便,二是突发左膝疼痛,故尚有几处景点没能走到。印象是基本上保留着古镇风貌,但原始的东西并不很多,商业气息浓厚,“画蛇添足”的内容不少,这已是国内“古村、古镇、古城”的通病。纯朴原始的古迹、古遗址在国内已不可能遇见!但是,来到腾冲,和顺古镇值得一去。</p><p class="ql-block"> 游览拍摄于2025/08/12</p><p class="ql-block"> 图文编辑于2025/08/25~26</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谢谢朋友们欣赏与关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