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青山,宁化林业迎新机

张润生

<p class="ql-block">金融活水润青山,宁化林业迎新机——林业金融政策助力宁化绿色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宁化县,73.79%的森林覆盖率(据DOC2最新数据)勾勒出一幅浓墨重彩的生态画卷。如今,这片孕育着丰富森林资源的绿色沃土,在国家最新金融政策的精准灌溉下,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p><p class="ql-block">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15条具体措施,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这对于已先后入选福建省森林县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并正在全力推进森林“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联动试点建设的宁化县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 政策红利:三大亮点精准赋能宁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次出台的金融支持林业政策包含15条具体措施,从五个方面为林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其中三大亮点与宁化县的发展需求高度契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 林权抵押贷款迎来重大突破: 通知要求加大林权抵押贷款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拓宽可抵押林权范围。这意味着宁化县丰富的用材林中幼林(如国家储备林项目中的6.5万亩中幼林抚育区域)、毛竹林(全县45.32万亩)、果树、油茶林(20.45万亩,全省第二)、设施花卉、苗木(如优质种苗繁育基地项目)等,都有望成为更便捷的抵押物。这将显著盘活宁化巨大的“绿色资产”,真正让“叶子”变“票子”,“资源”变“资本”。政策还提出构建“评估、保险、监管、处置、收储五位一体的林权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机制”,为金融机构和林农双方提供保障,解除后顾之忧,呼应了宁化探索的“福林贷”贴息政策和林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实践。</p><p class="ql-block">2.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获得专项支持: 政策明确要建立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围绕林业碳汇资源经营开发,探索完善林业生态产品抵押价值评估方法。这对于拥有“三江源头”生态优势、年固碳潜力巨大的宁化县意义非凡。宁化首创的“生态司法+碳汇补偿”机制(累计制发林业碳票3.0435万吨,完成涉林案件碳汇补偿531.7吨)以及落地的全国首笔水土保持碳汇挂钩贷款(授信200万元),将有望在更完善的评估方法和金融工具支持下,实现“空气”变现的规模化、规范化,让“碳库”真正成为“钱库”。</p><p class="ql-block">3. 林下经济与产业融合获重点扶持: 政策明确要创新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各地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围绕林菌、林药、林菜、林禽、林蜂和森林康养等加大信贷投入。这精准对接了宁化县林下经济(全县经营面积44.98万亩,产值11.9亿元)的发展方向,如湖村镇松涛公园林下种植的三叶青、治平畲畲族乡的笋竹(“宁化客家黑笋干”国家地理标志)、水茜镇的三叶青金色产业链项目、以及蓬勃发展的“森林+康养”产业(省级森林康养小镇2个、基地5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 宁化实践:绿色发展基础坚实待腾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政策红利的释放,离不开坚实的实践基础。宁化县森林资源禀赋优越,绿色发展路径清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态根基深厚: 森林覆盖率73.79%,林地面积273.7万亩,森林蓄积1664.4万立方米。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闽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联区,在保障区域水安全、生物多样性、碳汇能力建设等方面作用独特。</p><p class="ql-block">* “四库”联动布局清晰: 宁化县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建设方案(2026-2030)系统布局了“蓄水林”(如三江源头修复、闽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固碳林”(如水土流失治理固碳增汇示范林)、“用材林”(国家储备林21万亩项目)、“食物林”(油茶20.45万亩、山桐子3万亩、箬竹1.8万亩等)、“联动林”(环东华山、客家祖地、溪口红色基地等文旅康养项目)。这为金融资源的精准投放提供了清晰的项目库。</p><p class="ql-block">* 创新机制先行:</p><p class="ql-block"> * 水土流失治理“48字机制”: “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公司运作+大户承包+土地流转+农户入股+单位包干+社会参与+全面封禁+分类治理+长效管护+惠及民生”,有效整合多方力量,破解治理资金和持续性难题,获全国推广,为生态产业化提供制度保障。石壁镇厚德油茶林示范基地即是该机制成功实践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 “红绿融合”优势独特: 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拥有凤凰山等红色遗址,与客家祖地文化、丰富森林景观(天鹅洞、牙梳山等)深度融合,打造了淮土凤凰山“红绿融合”示范带等精品路线,年吸引大量游客,为“联动林”发展注入文化灵魂。</p><p class="ql-block"> * 油茶产业全链条发展: 全省油茶主产中心区,“淮土茶油”国家地理标志,“宁化山茶油”省十大农产品区域品牌。“液体黄金”油茶经济示范带项目(新造高标准林3559亩,配水肥一体化)正在推进精深加工(油茶全产业链建设项目规划精深加工线及洗护品开发)和品牌建设,是“粮库”与“钱库”联动的核心支柱。</p><p class="ql-block"> * 碳汇创新走在前面: 生态司法碳汇补偿、全国首笔水保碳汇贷、探索“油茶+碳汇”立体开发模式,为金融支持碳汇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3 产业融合:金融活水浇灌多元业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新政策支持下,宁化县林业产业有望在多个维度实现升级和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森林康养旅游提质升级: 金融支持将助力宁化依托客家祖地、天鹅洞4A景区、蛟湖文旅小镇、南山温泉疗休养基地、环东华山(济村段、石壁段)等核心资源,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如客家祖地森林步道、南山温泉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培育全域森林康养产业,实现年接待康养游客目标50万人次。</p><p class="ql-block">* 竹木精深加工加速发展: “以竹代塑”理念下,金融活水将助推宁化竹木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竹山分解点增设、技改升级(如旺鑫林业、畲福韵等龙头企业)和新材料研发,提升45万亩竹林和丰富木材资源的附加值,支撑竹业产值持续增长(2024年竹业总产值18.31亿元)。</p><p class="ql-block">* 林下经济与特色产业壮大: 金融专项支持将精准滴灌林下三叶青、黄精、灵芝(如水茜三叶青项目)、箬竹、食用菌、林蜂、林禽等特色种养业,以及台湾牛樟芝等特色项目,延伸加工链条(如箬箬竹深加工、牛樟芝深加工),推动“宁化野珍”区域品牌建设,实现林下经济产值新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 实施路径: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宁化青山,关键在于落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强化协作机制: 迅速建立县级金融支持林业改革发展工作会商机制,搭建高效的政银企林(农)信息对接平台。林业部门需加快建立健全涵盖“五个林”(蓄水、固碳、用材、食物、联动)的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库(如21个重点任务清单项目),并与金融机构实时共享。</p><p class="ql-block">* 组建专业团队: 优选林业(现有专业技术人员91名)、金融、工程造价领域人才组建专家库,为项目谋划(如碳汇项目方法学本地化)、融资方案设计、风险评估(应用“五位一体”风控)、验收监督等提供全流程智力支持。</p><p class="ql-block">* 搭建规模经营平台: 探索依托县属国有林场或林业龙头企业,建立或对接省级生态资产资源经营管理平台,通过租赁、入股、托管等市场化方式收储分散林权,实现规模经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提升抵押资产价值。深化“林票2.0”等改革,明确碳汇收益权分配。</p><p class="ql-block">* 强化科技赋能: 运用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宁化规划中的“智慧四库”数字平台),建立森林资源全生长周期识别模型和碳汇精准计量体系,为林权及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提供权威、动态、可追溯的数据支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增强金融机构放贷信心。</p><p class="ql-block">*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 在政策框架内,结合宁化实际,积极开发推广“油茶贷”、“碳汇贷”(如升级“福农*碳票贷”)、“林下经济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探索林权抵押、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大型项目银团贷款等多种融资模式。推动油茶收入保险、森林保险等扩大覆盖面,为产业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着国家金融支持林业高质量发展政策的春风化雨,宁化县的绿水青山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蝶变”机遇。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将有力推动森林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速“四库”联动从蓝图走向现实。宁化,这座三江源头的绿色明珠,正乘着政策的东风,奋力谱写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绿色田园画卷在三明大地上徐徐展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