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吃过早饭,我们一行就匆匆离开了布尔津。</p><p class="ql-block"> 对内地人来说这个点出发再正常不过了,许多比这个时间早起两个多小时的人比比皆是。在公园、在马路、在地铁;或晨练、或上学、或上班……而因为时差的问题,新疆的作息时间与内地起码相差两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由此看来,吾等也算是这方勤快的人。</p> <p class="ql-block"> 到了布尔津,方知喀纳斯只是布尔津的一个小村落。过去,这个西北边陲的小县城默默无闻鲜为人知,因为喀纳斯的名气大嗓,而今一时间游客、开发商蜂拥而至,酒店如雨后春笋鳞次栉比。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操着各自的口音,穿梭于大街小巷,叫卖着本地瓜果特产的小贩,也已分不清他到底是外来户还是本地人。</p><p class="ql-block"> 一到夜晚,霎时灯火辉煌人声鼎沸。人们纷纷前往网红桥——“喀纳斯塔桥”驻足打卡,在不断变化绚丽灯火映衬下,加之音乐喷泉摇曳身姿的衬托,使得这座哥特式建筑已然成为这个县城的标志,分外抢眼。</p> <p class="ql-block"> 一路颠簸,借着昨夜的酒性迷迷糊糊地上路,在似醉非醉、似醒非醒的状态下已经进入了喀纳斯景区。原来昨夜已入喀纳斯旅游文化范围,但从行政管辖划分而言喀纳斯仅是县里的一个村,湖因喀纳斯得名,而名声的取得却又离不开湖本身。只因路途过于遥远,加之杜康惹得的后劲,茫茫然恰恰应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谛。</p><p class="ql-block"> 喀纳斯真正的核心景区就只有三个村:喀纳斯、白哈巴、禾木,但三个景区的距离又相距甚远,少则几十,多则近百,紧邻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由此可见新疆的广袤。三地的景致也各具特色,人说:玉树琼花喀纳斯,袅袅炊烟白哈巴,水墨丹青数禾木。喀纳斯以湖胜出:“三湾两湖一水怪”,号称“人间净土、神的花园”;白哈巴以哨出名:图瓦人小木屋升起的炊烟伴着拖拉机耕作闲适地躺平,呼应着五星红旗飘扬下的前方哨所,护佑的是整个村落一方宁静;禾木村以画面而动人:特别是日出日落时分,晨雾与落霞萦绕顾盼着图瓦村落,朦胧与静谧让禾木成为了仙境,真正配得上“最美乡村”的称号。</p> <p class="ql-block"> 喀纳斯的风景,纵使用再多的语言和华丽的文字来描述都显得苍白乏力,尤其是秋天的色彩如上苍掉落的调色盘,许多人把它与九寨黄龙相提并论,而我则不以为然。因为美是一种感受,它是主观的,全凭自我感觉。所以,关于喀纳斯赞美,我不是诗人,我只有闭嘴!反倒是喀纳斯些许轶事不妨絮叨一番。</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关于喀纳斯的水怪,我不能确定有或没有,因为我没看见。我兴致勃勃专门去向船老板打听,人家轻描淡写地回一句:“它已经下班啦。”其他人不信,但我信了!</p><p class="ql-block"> 说在白哈巴村往前有一条“中(国)哈(萨克斯坦)大峡谷”,是两国的交界线,虽然我办了边境证,但我没去。不过去到白哈巴村租上一个民宿,独自在边境线上发会儿呆,这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再说禾木,听着名字就流露出几分优雅。在老村,虽然商业气息愈发浓烈,原住的图瓦人几乎被哈萨克族人取代,但少数民族风情的原汁原味尚存。大街上哈萨克小伙吹着口哨引来无数的鹰隼,将准备好的牛羊内脏抛向天空,引得漫天鹰隼争抢俯冲。而好事的游客纷纷拿出手机相机一顿狂拍,也不知照得几许,成功几许?殊不知这也是营销生意。</p> <p class="ql-block"> 说到生意,其实哪个热门的景区不都在营销,没火的也已经在营销的路上。在禾木的吉克普林,你以为是道路颠簸,殊不知别人正在大兴土木,基础设施的改造当然免不了道路遭殃,原来是一家投资公司正在建造一座规模宏大的国际滑雪场。借着东风,顺着滑雪索道一路攀升到达顶峰——云霄峰,看四国风光别有滋味,但如果运气太差,若遇云遮雾绕,哪只有茫然四处,我位独尊。</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的概念看,把欧亚大陆作为整体,真的这里是亚欧的中心,不怨成吉思汗的后人总认为这里才是自己的后苑,也不枉土尔扈特人被人欺凌百年后,又千里迢迢踏上东归的路途。</p><p class="ql-block"> 就拿图瓦人的来世今生而言,版本也有多个,自认为是西伯利亚独立的一支,却处处与蒙古族人息息相通,这到底是民族的自觉,还是精神的狭隘不得而知。也许,在游牧民族的内心里,自由地放荡才是流淌在骨子里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于是,关于喀纳斯的寻梦,是乎在心底已有了答案。</p><p class="ql-block"> 内心的追求始终是一个梦想,初心在,誓不改,就像这里曾经西行的故人,也总归要踏上回家的路。人如此,家如此,族亦当如此!何况一个小小的湾湾?</p><p class="ql-block"> 也许,归途的风景,总有一处是抹不去的故乡底色;追寻的远方,始终荡漾着带不走乡愁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再见,喀纳斯!</p><p class="ql-block"> 再见,咋平添出又一个心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iu~~ 2025.8 搁笔乌苏</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