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0日,三晋大地五日游最后一天行程:乔家大院,容启科技玉文化博览。我们一行人带着满心期待,踏上了探访这座晋商传奇宅院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1818年—1907年),字仲登,号晓池,山西祁县乔家堡人,清朝末年著名晋商。乔家商业第三代传人,人称“亮财主”。</p><p class="ql-block">本欲走入仕途,刚考中秀才,兄长故去,只得弃文从商,主持“在中堂”家业。</p><p class="ql-block">乔致庸共有六子、十一孙。</p> <p class="ql-block">乔家大院门口,映入眼帘的便是一面“福”字壁墙,红砖青瓦间透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导游告诉我们,这“福”字不仅是乔家的门面,更象征着他们对生活的追求与对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为实现自己青年时“货通天下、汇通天下”之宏愿,以“维护信誉,不弄虚伪”的儒术为商业经营主导思想。其祖业包头商号获利倍增,于“复盛公”之外,又增设“复盛全”、“复盛西”等多处,左右着包头整个市场。</p> <p class="ql-block">大院里共分六处宅子吧,东北女导游小金引领我团队一一逛完1——6号院子后,我们便自由活动。天气有点阴湿,她让大家拍照时小心地滑,完后按规定时间在大院门外广场集合。</p> <p class="ql-block">“复”字号商业金融集团成为了资力最雄厚,连号最多,声势最大的一个商业组织,下属的众多店铺遍布全国各地,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渗透在各行各业里,经营范围十分广泛。</p> <p class="ql-block">在大院的某处展室,我们看到了一块写着“乔家经商之道”的牌匾,上面列出了乔家的商业理念,包括准备充足、谨慎从事、审时度势、稳步前进等原则,以及诚信经营、货真价实、注重名誉等核心价值观。牌匾下方还讲述了乔贵发的创业历程和乔致庸以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站在那条古色古香的街道模型前,仿佛能听见当年商贾云集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院里的厨房,听说主人所聘用的厨师为终身制。厨房里摆满了陶罐和铁锅,几位游客正拿着相机仔细拍摄。导游说,乔家的饮食讲究,厨师不仅要技艺高超,更要忠诚可靠。</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待人随和,讲究诚信为本、“以德经商”。乔致庸一生做出诸多善行。</p> <p class="ql-block">乔致庸还把亲拟的对联让人刻就,挂在内宅门上:“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农惜食非惜财,缘惜福”,以此告诫子孙要注重节俭,不可贪图安逸。</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见到了乔家四大镇宅之宝之一——万人球。据说这球是最早的监视器,能反射出屋内各个角落的景象,让主人随时掌握家宅动态。</p> <p class="ql-block">镇宅之宝之二——犀牛望月镜。它寄托了“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乐业鸿运来”的美好愿景,至今仍被供奉于宅内。</p> <p class="ql-block">镇宅之宝三——九龙灯。这盏灯是红木材质,设计精巧。当年慈禧太后逃难山西时,乔家曾捐银相助,慈禧便将这盏九龙灯赐予乔家。灯重71斤,将豪华、美观与实用完美结合,是世间罕见的文物珍品。</p> <p class="ql-block">镇宅之宝四——九龙屏风。这是乔家在八国联军侵华后从民间购得的皇家遗物,上面雕有九条龙,象征“九五至尊”,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慈禧太后及侍女之蜡像。在一处展厅内,我们见到了慈禧太后与侍女的蜡像。太后端坐宝座,神情威严,侍女立于一旁,姿态恭谨,背景是雕花屏风,整个场景还原了当年宫廷的庄重氛围。</p> <p class="ql-block">张之洞与乔致庸。虽然张之洞是晚清重臣,而乔致庸是晋商代表,但两人在时代洪流中曾有过交集。张之洞对乔家的商业信誉颇为赞赏,乔致庸也曾在某些事务上给予张之洞支持,这段历史也成为乔家大院中一段耐人寻味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站在乔家大院的广场上,望着那高高的砖墙与红灯笼,心中不禁感慨:这座宅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敬意,告别了这座承载着晋商精神的古老大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