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一次愉快的甘南行(7)上黄山记

高五幸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五幸:一次愉快的甘南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 class="ql-cursor"></span>(7)上黄山记</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 8 月 18 日这个原本充满期待的日子里,我们原计划奔赴那如梦如幻的九寨沟,去领略它那五彩斑斓的湖水和如诗如画的山林。然而,正值旅游旺季,九寨沟的门票需要提前预约,这一突发状况让我们的计划瞬间被打乱。但人生往往就是如此,充满了意外与惊喜。在一番商议之后,我们临时改道,向着黄山进发。谁能想到,这一场意外的改变,竟成了旅途中一段别样的美好邂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我们下榻的潘杨县时,我们便收拾好行囊,踏上了前往黄山的旅程。到达景区后,我们选择乘坐索道上山。坐在缓缓攀升的轿厢里,仿佛置身于一个移动的观景台。随着高度的不断上升,脚下的林木逐渐连成一片浩瀚的绿海,那郁郁葱葱的景象,宛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我们的到来奏响欢迎的乐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我们抵达了山顶。沿着曲折的栈道前行,我们朝着最高峰的观景台迈进。当我站在观景台上,环顾四周,一股震撼之情油然而生。这里海拔三千五百多米,站在如此的高度往下望去,只见山雾缭绕在峰尖,宛如巨龙吐纳的气息,时浓时淡,变幻莫测。那山雾,时而如轻纱般飘逸,将山峰的轮廓隐隐约约地勾勒出来;时而又像厚重的帷幕,将山峰完全笼罩其中,让人不禁心生遐想。而此时的太阳,仿佛也懂得欣赏这壮丽的景色,阳光洒在山石上,照到的地方,山石泛着暖金的光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的力量;没照到的角落,则深沉得像墨,与那暖金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颜色在眼前肆意铺展开来,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再看山下的游人,他们都缩成了一个个挪动的小点,宛如撒在山间的碎玉,为这壮丽的山河增添了一抹灵动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前行的途中,我们邂逅了黄龙寺。这座红墙黛瓦的寺庙静静地隐在松荫里,仿佛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散发着一种清幽的气息。我本对寺庙景致兴致不高,便在寺外的石阶上坐下,静静地等候同行的伙伴。而他们却兴致勃勃地走进了寺庙,还绕到香炉前虔诚地烧了香。听着他们出来后兴致勃勃地讲述,我才零星了解到一些寺庙的来历。从他们的字句间,我能感受到他们对古寺故事的好奇与向往。虽然我并未入内,但从这份热闹中,我也仿佛品出了几分山间古刹的烟火气,那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一种信仰与心灵的寄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我们见到了“杉松”。看那标牌上的介绍,这些树的树龄都已经过了百载。其中,有一株冷杉尤为引人注目,它竟然已经生长了二百多年,扎根在岩石缝里。那粗壮的根系紧紧地抓住岩石,仿佛在与命运顽强地抗争。它那挺拔的身姿,透着一股坚韧不拔的韧劲,让人不禁为之惊叹。更让人感到贴心的是景区的周到考虑,为了防止游人出现高原反应,每隔一段路就设置了一个吸氧室。当我推门进去,一股暖意扑面而来,那温暖的气息仿佛能驱散身体的疲惫和不适,让游客在这山间的行程中多了一份安心与保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们又去观赏了五彩石。那些石头上的纹理,就像是打翻了的颜料盘,色彩斑斓,绚丽夺目。它们映着身旁的湖水,更显得清亮动人。黄山的山是陡峭的,壁立千仞,仿佛是大自然用巨斧劈开的一般,充满了阳刚之美;而争艳池的湖水却是柔和的,清澈得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峦和天空,尽显阴柔之美。这刚柔相济的美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连呼吸都变得清新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着走着,我才深刻体会到“上山容易下山难”的道理。双腿渐渐有些困酸,但当我回头望去,那云雾缭绕的山峰、那连绵起伏的山峦、那清澈见底的湖泊,一切都显得那么美丽而动人。我突然觉得,这一路的疲惫都是值得的,因为我收获了如此珍贵的美景和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翻阅资料时,我了解到黄龙山有两则古老的传说。一则说大禹治水曾经此地,另一则与山石钙化的地质变迁有关。这两则传说,真假难辨,但却为这座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古意。比起这些传说,更让我心动的是这场“意外之游”。没有预设的路线,没有刻意的安排,却让我在不经意间收获了许多不期而遇的美好。在景区里,我们还看到了诗文画廊,那些精美的诗词和画作,仿佛是为这壮丽的山河增添了一抹文化的色彩。还有景区细致的服务,无论是那吸氧室的贴心设置,还是工作人员热情的笑容,都让我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在内地,很少能见到这样金黄金黄的湖水,那陡峭的峰峦与澄澈的川水相互映衬,看得人耳目一新,连心情都跟着轻快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我即将离开黄山时,脑海中浮现出一副楹联:“日吐东山霞映湖波翻锦章,月明西岭云烟雾霭拥空濛”。我想,这副佚名的楹联,正好可以概括黄龙景区的壮阔和迷人,也为我这次愉快的黄山之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高五幸,笔名:高五星,1954年7月22日出生,初中文化,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新寺村人。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理事、头条达人、荣耀西安网“宰相”、《美篇》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话题管理员,灞桥区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灞桥区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出版有《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散文小说诗歌文集三部。《我的祖母高王氏》一稿荣获陕西农村网征文三等奖;《港兴路惊闻喜鹊声》在首届“才子杯”文学作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19年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杰出贡献奖》,获《东方散文》“海洋杯”华语散文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励。</span></p>